首页 > 灵异恐怖 > 港综:我的卧底遍布香江 > 第517章 网银

第517章 网银(1/2)

目录

年轻人眼睛一亮,连忙答应。李工操作售票机,熟练地选择场次、座位,用自己的会员账户支付后,将打印出来的电影票递给年轻人:

“您看,这样就好了,下个月系统支持内地支付后,您直接在官网买就行,不用这么麻烦。”

送走年轻人,李工对阮梅和周生说:

“内地观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支付方式单一,我们已经跟内地的‘网银在线’(2006年内地主流在线支付平台,符合当时科技水平)对接,10月就能上线内地手机号支付功能,支持人民币结算,到时候跨区域购票占比肯定还能涨。”

阮梅点点头:

“支付问题要尽快解决,内地市场是重点,不能因为这个影响观众体验。另外,让宣发部的陈总多推推跨区域购票的活动,比如买香江门店的票送TVB剧集周边,吸引更多内地观众。”

她没有亲自去联系陈总,而是对小陈说:“你回去后跟陈总说一声,让他本周内出一个跨区域购票的宣发方案,不用我再跟进。”

“好的阮董,我记下来了。”小陈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

上午十一点,中影集团技术部的张科长突然打来电话,李工开了免提:“李工,你们的数字影院管理系统我们看了,很符合内地院线的需求,想引入到内地院线联盟,覆盖200家影院,你们有没有兴趣合作?我们愿意每年支付500万港元的授权费。”

李工眼睛一亮,看向阮梅,阮梅微微点头示意他答应。

“张科长,我们当然愿意合作!具体的合作细节我们可以面谈,比如系统的适配、数据对接、维护服务,我们都能提供定制化方案。”

李工回答,“我下周可以去首都跟您对接,带上系统的演示版和技术文档,确保能满足内地院线的要求。”

张科长笑着说:“太好了!我们这边已经跟200家影院打过招呼,他们都很期待这个系统,能提升不少运营效率。你们尽快过来,争取11月就能启动系统适配,明年1月全量上线。”

挂了电话,李工兴奋地对阮梅说:“阮董,这可是个大单子!每年500万港元授权费,而且能借助中影集团的渠道,把我们的系统推向更多内地影院,未来还能跟TVB的剧集宣发联动,比如在系统里推荐TVB的合拍剧。”

阮梅笑着说:“这是好事,你跟中影的对接要抓紧,技术细节要把控好,别出纰漏。另外,让法务组的高律师准备合作协议,不用我亲自跟,你们直接对接就行。”

她看了看时间,对小陈说:“我们该回TVB了,制作部还等着看系统的演示视频,你把李工刚才展示的数据分析模块录下来,回去发给周总监,不用我再跑一趟。”

离开铜锣湾门店前,周生递给阮梅一份《功夫2》点映场的观众反馈表:“阮董,观众对电影评价很高,有80%的观众说会推荐给朋友,还有不少观众问什么时候能看《大江风云2》,我们可以借着这个热度,在系统里多推推《大江风云2》的预告片。”

阮梅接过反馈表,翻了几页:“这个建议不错,让宣发部跟李工对接,把《大江风云2》的预告片放在售票机的等待界面,观众购票时就能看到,不用我再安排。”

下午两点,阮梅回到TVB总部,刚走进办公室,制作部总监周生就拿着一份剧本走了进来:“阮董,《大江风云2》的剧本改到第四稿了,我们参考了数字影院管理系统里的观众数据,增加了不少‘内地商人与香江企业合作’的情节,您看要不要再调整?”

阮梅没有接过剧本,而是说:“不用给我看,你跟李工对接,把系统里的观众偏好数据再细化一下,比如25-35岁观众喜欢什么类型的剧情,按这个来调整剧本,定稿后给我一份书面报告就行,不用我亲自审核。”

她补充道:“另外,A股上市的宣传短片,制作部要加入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镜头,展示我们的技术实力,下周我要看到样片,让小陈跟你对接细节。”

周生点头离开后,阮梅打开电脑,查看李工发来的系统运营数据汇总:

截至9月10日,飞天院线50家香江门店、12家内地门店全部完成数字影院管理系统上线,较原计划提前1个月;

系统上线后,售票效率提升50%,人工成本降低20%,会员活跃度提升20%;

跨区域购票占比8%,预计10月支持内地支付后将提升至15%;

中影集团合作已初步敲定,每年授权费500万港元,11月启动适配;

看着这些数据,阮梅满意地点点头。她知道,数字影院管理系统不仅能提升院线的运营效率,还能为TVB的剧集宣发和A股上市提供支撑——A股路演时,这套系统的技术亮点和盈利模式,会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筹码。

下午四点,李工又传来好消息:中影集团已经把合作意向书发过来了,约定下周在首都面谈;内地支付对接的进展也很顺利,“网银在线”已经完成系统测试,10月15日前就能上线;

阮梅让小陈把这些消息整理成书面报告,发给天养义,用于A股上市的材料补充,不用自己亲自沟通。

傍晚六点,香江的夜色逐渐降临,铜锣湾飞天院线门店的灯光亮起,《功夫2》的点映场即将开始。周生看着售票大厅里熙熙攘攘的观众,又看了一眼实时数据——全天售票量突破2000张,创了门店开业以来的新高。

他拿出手机,给李工发了条消息:“系统很给力,明天继续加油!”

很快收到李工的回复:“放心,我会盯着系统运行,有问题随时联系。对了,‘影片推荐算法’12月就能上线,到时候观众买票后会收到个性化的影片推荐,比如看了《卧底》的观众,会推荐《大江风云》,能进一步提升票房。”

周生笑着收起手机,看向正在检票入场的观众——有的观众在讨论系统的便捷性,有的在期待电影的剧情,还有的在拿着电影票拍照发朋友圈。他知道,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全量上线,不仅改变了飞天院线的运营模式,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影体验,而这,只是飞天集团“飞天纪元”的又一个新起点。

接下来的日子里,系统的优化工作按计划推进:

9月,李工团队完成“剧集推荐”模块的测试,观众购买电影票后,会收到匹配的TVB剧集宣传信息,《武侠宗师》的剧集预约量当天就增长了30%;

数据分析模块的题材分类功能上线,TVB制作部收到第一份报告,发现“改革开放题材”的观影人数占比达45%,立刻调整《大江风云2》的剧本,增加更多内地改革开放后的生活细节;

10月内地支付功能正式上线,支持内地手机号注册、人民币支付,跨区域购票占比当天就提升至12%,鹏城、沪市的观众纷纷通过系统购买香江门店的《功夫2》场次;

李工赴首都与中影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约定2007年1月完成200家内地影院的系统适配,每年授权费500万港元,授权期限3年;

“影片推荐算法”上线,根据观众的观影记录推荐相似影片,观众的复购率提升15%,《卧底前传》因为被推荐给《卧底》剧集的观众,票房又增长了20%;

李工向阮梅提交了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年度运营报告:

系统覆盖飞天院线62家门店(50家香江、12家内地),全年提升售票效率50%,节省人工成本1200万港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