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遇水则发(1/2)
“老大,雨不大,但地面有点滑,一会儿奠基的时候小心点。石碑已经准备好了,刻着‘飞天长三角影视基地’,放在地块中央,周围摆好了铁锹和红绸。”
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地块中央,那里立着一块高1.5米的青石碑,碑身上的字用金色涂料勾勒,在细雨中格外醒目,石碑周围放着10把系着红绸的铁锹,旁边停着10台黄色的挖掘机,车身上贴着飞天集团的紫荆花LOGO。
苏市政府的张局长这时也走过来,他穿着藏青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笑着与王莽握手:
“王总,恭喜啊!长三角影视链奠基,这可是我们苏市文化产业的大事,今天虽然下雨,但也是‘遇水则发’的好兆头。”
“借张局长吉言,希望基地能顺利建成,为苏市的文化产业添砖加瓦。”王莽回应,目光扫过远处的人群——除了施工人员,还有沪市、苏市的十几家媒体记者,正举着相机拍照,“辛苦张局长特意过来,还麻烦政府协调了这么多资源。”
“应该的!”
张局长打开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
“我们已经跟电力、水务部门打好招呼,基地建设期间用水用电按工业标准收费,比商业标准低30%;另外,员工落户政策也落实好了,香江调过来的技术人才,凭飞天集团的工作证明就能直接落户昆山,不用等社保年限。”
七点整,奠基仪式正式开始。郑生(南华证券投行部总监)作为嘉宾主持仪式,他拿着话筒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雨声和话筒的电流声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影响现场的气氛:“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飞天长三角影视基地的奠基仪式!飞天集团作为香江文化企业的代表,此次在昆山落地影视链,不仅能带动当地就业,更能促进香江与内地的文化融合……”
郑生的话音落下,张局长上台发表讲话,他手里拿着一份红色的政策文件,声音洪亮:“我代表苏市政府宣布,对飞天长三角影视基地给予三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第一,税收优惠——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全免,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占总额50%)全额返还;
第二,资金支持——给予1000万港元文化创新补贴,用于采购特效设备,补贴分两笔发放,今天奠基后发放500万,2007年投产时发放剩余500万;
第三,配套保障——协助解决物流、人才引进问题,在基地周边规划公交专线,对接沪市、苏市的交通枢纽,方便剧组和员工通勤。”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时刻。张局长走下舞台后,王莽接过话筒,他看着台下的人群,声音沉稳却有力:“感谢苏市政府的支持,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长三角影视链不仅是一个影视基地,更是连接香江与内地文化的桥梁——我们计划投入80亿港元,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8个集装箱影棚、1个特效实验室、员工宿舍和影视主题酒店,2007年6月投产,优先承接《功夫2》后期制作和《大江风云2》拍摄;
二期建设古装实景街、艺人培训中心,2008年12月竣工,届时基地年产能将达100部影视剧,能带动2000人就业。”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香江方向:“飞天集团从香江起家,如今扎根内地,离不开两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未来,我们会继续推动香江与内地的文化合作,让更多优秀的合拍片走向市场,让香江文化更深入内地,也让内地文化通过香江走向世界!”
讲话结束后,奠基仪式进入核心环节——王莽、张局长、陈工、郑生等10位嘉宾,分别拿起系着红绸的铁锹,走到青石碑旁。细雨还在飘落,工作人员早已在石碑周围挖好了土坑,坑底铺着红色的绸缎。随着主持人的倒计时“3、2、1”,10把铁锹同时落下,将湿润的泥土覆盖在石碑底部,黄色的泥土与青色的石碑、红色的绸缎形成鲜明的对比,格外醒目。
记者们蜂拥而上,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陈工趁机向王莽汇报:“老大,集装箱影棚的施工队已经联系好了,是苏市本地的‘昆山建筑公司’,他们有搭建集装箱建筑的经验,之前给沪市的电视台做过演播棚,成本能控制在每平米800港元,比传统棚低30%,8个影棚总共能省320万港元。”
“很好,成本控制是关键,A股上市的盈利预测里,基地的成本数据要准确。”王莽叮嘱道,“特效实验室的设备采购也要抓紧,从好莱坞进口的35胶片剪辑设备,要提前跟海关沟通,避免清关延迟影响投产。”
奠基仪式结束后,王莽接受了《内地电影报》《沪市文化报》等媒体的采访。《内地电影报》的记者问道:“王总,飞天集团为什么选择在昆山建设影视链?相比横店、松江,昆山的优势在哪里?”
王莽笑着回答:“昆山的优势有三点:第一,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到沪市、苏市、杭市都很方便,方便剧组取景和发行;第二,政府支持力度大,税收、人才政策都很优惠,能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我们计划打造‘现代戏+特效制作’的特色,与横店的古装戏基地形成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这对整个长三角的影视产业都有好处。”
另一位记者问:“基地投产后,会优先与内地剧组合作吗?TVB的合拍片会占多少比例?”
“我们会公平对待所有剧组,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江的,只要题材好、市场潜力大,都会提供支持。”
王莽回应,
“TVB的合拍片会占30%左右,比如《大江风云2》《武侠宗师》,这些合拍片会兼顾两地观众的喜好,既能体现香江文化,也能融入内地元素,相信会受到市场欢迎。”
采访结束后,天养义拿着手机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老大,香江总部传来消息,飞天资本股价涨到26.8港元,绿色上涨2.2%,市值240亿港元,李家成先生还发来贺电,说李氏集团愿意参与基地周边的地产开发,比如建设员工宿舍和商业配套。”
“好,让天养礼跟李氏集团对接,具体合作细节你们商量,不用我亲自跑。”王莽回答,“另外,跟阮梅说一声,奠基仪式很顺利,TVB的合拍片可以按计划推进,让制作部周生把《大江风云2》的拍摄计划发给陈工,不用她操心。”
天养义立刻拨通阮梅的电话,开了免提:“阮董,奠基仪式很成功,苏市政府给了不少优惠政策,老大让我跟您说,TVB的合拍片可以按计划推进,让周生把《大江风云2》的拍摄计划发给陈工。”
电话那头传来阮梅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条理:“知道了,我已经让周生准备了,今天下班前会发给陈工,不用我亲自跟进。另外,TVB制作部正在拍A股上市的宣传短片,里面会加入长三角影视链的镜头,下周给你们送样片,不用你们特意来取。”
“好的阮董,谢谢您。”天养义挂了电话,对王莽说,“阮董都安排好了,不用她亲自跑,都是
中午十一点,奠基仪式的后续活动结束,嘉宾们陆续离开。王莽留在地块,跟着陈工查看施工区域。陈工指着一块平整的土地:“老大,这里是特效实验室的位置,地基已经打好了,深度2米,能承受重型设备的重量;那边是集装箱影棚的区域,已经做好了地面硬化,下周就能开始搭建集装箱。”
他拿出一张设计图,铺在临时搭建的桌子上:“每个集装箱影棚面积1000平米,用的是海运集装箱改装,外面贴隔音棉,里面装灯光、通风系统,能满足现代戏和后期制作的需求;影视主题酒店有200间客房,按三星级标准建设,每间客房都有独立的化妆间,方便剧组使用,预计年营收2000万港元。”
王莽看着设计图,手指在“艺人培训中心”的位置停住:“艺人培训中心要跟苏市影视学院合作,定向培养技术人才,比如特效师、灯光师,避免依赖香江人才,这对基地的长期发展很重要。”
“已经对接好了,苏市影视学院的王院长今天也来了,我们约定下周签署合作协议,开设特效制作、摄影摄像两个专业,每年招100人,课程按基地的需求设置,毕业后优先输送给我们,月薪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0%。”陈工回答,“王院长还承诺,会派老师来基地授课,不用我们额外付费。”
下午一点,王莽准备返回香江。离开前,他对陈工说:“每周给我发一次进度报告,重点汇报成本、工期和设备采购情况,有问题及时沟通,不要等问题积累大了再解决。”
“放心吧老大,我会盯着的,保证2007年6月按时投产。”陈工保证道,手里紧紧攥着施工进度表。
坐在返回香江的车上,天养义调出飞天集团的现金流数据:“老大,长三角影视链一期投入30亿港元,来自港股飞天资本的现金流,目前港股账户还有50亿港元现金,足够覆盖后续的建设和运营,不会影响A股上市的募资准备。”
“很好,资金安全是底线,不能出任何差错。”王莽回应,看着窗外掠过的苏市街景——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成片的稻田上,绿油油的稻田与远处的工厂形成鲜明的对比,像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