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叛徒”的自省(1/2)
潘玫的脸刷的一下红了。
进来这么久,这是陈荣顺跟她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他叫她潘总,是认定她的身份只是南玫公司总经理,不是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玫子,在三坊七巷的存亡面前,不谈旧识旧情,只有公事公办。陈荣顺是这个意思吗?
陈雨帆脸色煞白,他以为陈荣顺会欣喜于他的回来,和赵惠兰一样,没想到......他已经失望了吗,在他离家出走之后,对他的期待不再,甚至对他所做的事也一并质疑?“离开这里”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再把他当作三坊七巷的人了吗,他是叛徒?
陈雨帆觉得这次带潘玫回来,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他以为他有机会好好阐述一番改造方案,再听听老街坊们的意见......没想到,大家对三坊七巷的改造反弹如此大,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陈氏祖厝的大门,在他们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
陈雨帆只觉得今天的阳光灿烂都是假象的,此刻他周身泛冷,浑身颤抖。
一只手握住他,暖意缓缓传来,“雨帆,没事,一开始总是难的。”潘玫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陈雨帆呆呆点头。
南后街上,一家饰品店店,店员将各种小玩偶挂了出来,挂满整个店面门口,花花绿绿,分外醒目;街对面,一家奶茶店,围了几个年轻人,有说有笑,还有游客捧着奶茶在前面拍照留恋......
潘玫看着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又似有不同。南后街诞生以来,几经岁月沧桑,如今,又和她二十多年前看到的模样不一样了。有一段石板路甚至变成了柏油路,骑车是好骑了,却没了当初的味道。
“我还是喜欢我小时候住的三坊七巷和南后街,”潘玫突然开口,此时,潘玫和陈雨帆坐在沿街的一家甜品店里。
陈雨帆面带不解。
潘玫笑了笑说,那时,南后街上有各种店铺,生活的吃穿用度在这里都可以买得到,从柴米油盐到刻印、笔墨、裱褙,还有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现在这些在南后街里,都看不见了。你小时候见过这些吗?”
陈雨帆想了想,“我在巷子里见过,没在南后街上见过。”
“是啊,传统手工艺总比不上奶茶店、服装店吃香的,慢慢就被挤了出去。”潘玫感叹道,“但是,一座城市如果拥有一处历史宝藏却没有很好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那是对历史的一种不尊重。三坊七巷的价值,从建筑价值到历史价值,再到人文价值,都是全国少有的,我去过北京,就连北京都没有一处像三坊七巷这么完整的街区,如果三坊七巷能改造得好,那真是一件造福世人的好事。”
陈雨帆点点头,又陷入惆怅,“可惜,老街坊们都不愿意听我们解释,就连我爸......”
“雨帆,”潘玫笑道,“好事多磨,不要着急,我们去找林氏元宵看看。”
时间接近傍晚,还没到饭点,林氏元宵店里,客人寥寥。林山围着围裙正在揉面。
“林叔,”陈雨帆踟蹰地,叫了一声林山。
林山抬头一看,是陈雨帆,又低下头去,“你来干嘛,恩馨不在。”手里揉面的力度又重了几分,震得铁盆铿铿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