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 131章 失踪

第 131章 失踪(1/2)

目录

课间操时间,小学生们好奇地聚在警戒线外。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指着地基坑问:“叔叔,你们在挖宝藏吗?”

张建国放下水平仪,从工具包里掏出几顶安全帽:“来,都戴上,叔叔教你们看图纸。”

他粗壮的手指点在图纸上,孩子们挤作一团听得入神。

第二天施工时,来了几个家长。穿工装裤的李大叔摸着新砌的墙砖点头:“这水泥比我们厂厂房用的都好。”

张建国正在检查钢筋间距,闻言抬头:“孩子天天碰的东西,不能马虎。”

他顺手拿起检测锤敲击墙面,发出坚实的闷响。

沈秀兰是中午来的,提着个保温桶。她看着已经砌起一米的围墙,眉头微微一动:“进度比预期快?”

“天气好,水泥干得快。”张建国递过安全帽,指着墙根处的排水槽,“按你说的,加了防积水设计。”

沈秀兰蹲下身仔细查看,手指划过水泥接缝:“明天区教委要来参观,准备个展示区吧。”

下午工休时,张建国带着工人们清理出一块场地。

沈秀兰让火锅店送来茶水,自己则在工地旁支起简易展板。

她将各种建材样品分类摆放,每样都贴上标签。

次日一早,三辆自行车停在工地前。区教委的考察组戴着安全帽,最年长的周主任摸着新型防护材料问:“这个成本比普通砖墙高多少?”

沈秀兰正在给围墙浇水养护,闻言直起身:“单价比普通材料贵三成,但使用寿命长十年,综合成本反而低。”

她递过计算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公式。

考察组有人蹲下检查地基深度,拿出卷尺量了量,惊讶道:“比标准要求还深十公分?”

张建国正在拌水泥,头也不抬:“北方冬天冻土层深,基础不牢容易开裂。”

正在这时,放学铃声响起。小学生们排着队经过工地,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跑过来,往张建国手里塞了颗水果糖:“叔叔辛苦啦!”

一周后围墙主体完工,银灰色的新型材料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最后验收那天,王校长带着全校老师来看新围墙。

体育老师用力推搡墙面,围墙纹丝不动。

“这下放心了。”王校长笑着对沈秀兰说,“后面体育馆翻新的工程,还得麻烦你们。”

沈秀兰从挎包里取出合同,嘴角轻轻一扬:“早就准备好了。”

工人们开始收拾工具时,张建国突然喊停。他指着围墙转角处:“这里再加个防撞条,孩子跑闹容易撞到。”

夕阳西下,崭新的围墙上兴兰建设的铭牌闪闪发光。

沈秀兰站在校门口望着围墙,轻轻点头。

炉火在铁皮炉子里噼啪作响,沈秀兰坐在小板凳上,手里缝着叶妍棉袄上掉落的扣子。

针线在布料间穿梭,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想着白日里红星小学那堵新砌的围墙。

叶昭推门进来,带进一股寒气,他脱下警服外套挂在门后,肩章上的霜花渐渐融成水珠。

“今天教委的人来了。”沈秀兰咬断线头,把棉袄叠好放在一旁,“说咱们的围墙比标准多深了十公分。”

叶昭蹲在炉边烤手,火光映着他粗糙的指节。

“该的。”他简短地说,伸手拨了拨炉里的煤块,“孩子跑闹的地方,多深都不过分。”

沈秀兰起身给他盛粥,黄澄澄的小米粥冒着热气。

她看他低头喝粥的样子,额发垂下来遮住了眉眼。

这样的夜晚,她上辈子从未有过。那时她总是一个人守着空屋,等着永远不会回来的前夫。

“李文博那边……”她斟酌着开口,把咸菜碟子往他那边推了推。

叶昭放下碗,目光沉静。“他动不了兴兰。”他的手在桌上摊开,掌心有粗粝的茧子,“工程质量摆在那儿,谁都说不出话。”

炉子上的水壶咕嘟作响,白汽袅袅上升。沈秀兰看着水汽后面叶昭的眉眼,忽然想起白天在校门口,那个小姑娘给张建国塞糖的画面。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这么多年的坚持,总算值得。

叶昭忽然站起身,从抽屉里取出纸笔。他伏在桌上画着什么,铅笔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沈秀兰凑过去看,见他画的是他们家院子的平面图。

“这里,”他的铅笔点在西墙根,“装个灯。”

笔尖又移到院门处,“拉根铁丝,系上铃铛。”

沈秀兰看着图上细致的标注,连电线走向都画得清清楚楚。

她没问为什么,上次的红漆还留在门板上,虽然刷了漆盖住,仔细看还能看出痕迹。

“明天我找材料。”叶昭收起图纸,语气平常得像是说要添个碗柜。

他抬头看她一眼,又补充道:“灯装亮点,你晚归好走路。”

沈秀兰的心轻轻一颤。她没说过晚上回来害怕,但他都知道。

炉火暖融融地烤着她的脸,她伸手把煤灰盆往他脚边挪了挪。

“店里今天卖了八坛蘸料。”她换个话题,声音柔和下来,“裴晓蝶说能做成罐装卖更好。”

叶昭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王校长介绍的活,”他翻开一页,上面记着几个电话号码,“文化局宿舍要翻新暖气管。”

他们头碰头地看着本子上的记录,沈秀兰的发丝擦过叶昭的下巴。

他顿了顿,继续往下说:“张建国带二队去接,你管账。”

炉火渐渐弱下去,叶昭添了新煤。铁钳碰在炉壁上,叮当一响。

沈秀兰望着跳跃的火苗,忽然轻声说:“这么久以来,我第一次觉得踏实。”

叶昭转头看她,炉光在他眼里跳动。他没说话,只是把手覆在她手上,掌心粗糙而温暖。

“以前总觉得要争口气,”她的手指在他掌心蜷了蜷,“现在才知道,有人并肩站着,比什么都强。”

窗外风声渐起,拍打着新糊的窗纸。叶昭起身检查门窗,手指划过窗框的缝隙。

“明天再加层油纸。”他说着,走回炉边时顺手把她滑落的毯子往上拉了拉。

沈秀兰看着他忙活,忽然想起什么。“北戴河的海,”她眼睛微亮,“等案子结了,真能去看?”

叶昭唇角微微一动。“嗯。”他应着,从抽屉里取出工具箱,“先装铃铛。”

他蹲在门边忙活,沈秀兰举着手电给他照亮。

铁丝在他手里弯成合适的弧度,铃铛系上去,轻轻一碰就叮铃铃响。

她看着他的背影,宽阔的肩背挡住门外漆黑的夜。

“好了。”他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一阵风过,铃铛清脆地响起来。

沈秀兰关上门,把寒风挡在外面。炉火正旺,粥碗还冒着丝丝热气。

她看着叶昭收拾工具的身影,心里那片空了许久的地方,忽然就被填满了。

“睡吧。”叶昭熄了灯,炉火的光在墙上投下温暖的暗影。

铃铛在风里轻响,一声又一声,像守夜的更漏。

沈秀兰在黑暗里轻轻应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