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39章 将殒桐城(下)

第339章 将殒桐城(下)(1/2)

目录

然而,就在谷口方向,烟尘骤起,大地传来沉闷而整齐的踏步声!

“立盾!竖枪!”

一声冰冷、威严、充满铁血气息的号令响彻谷口!

只见赵玄清亲率早已埋伏好的重步兵方阵,如同从大地深处涌出的钢铁森林,瞬间填满了本就狭窄的谷口!

一面面沉重巨大的塔盾被重重顿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连接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冰冷铁壁!

盾牌之间的缝隙中,无数长达丈余的锋利长矛如同毒龙的獠牙,猛地探出,密密麻麻,闪烁着死亡的寒光,令人望之胆寒!

重步兵们如同扎根大地的山岳,沉默而坚定地彻底封死了魏阳军逃生的最后希望!

“骑兵!骑兵冲锋!给我撞开他们!”

冯坤眼睛赤红,几乎要滴出血来,歇斯底里地命令尚未完全混乱的骑兵发起决死冲锋。

但重步兵结成的严密阵型,辅以地利,岂是轻骑兵能够轻易撼动?

战马嘶鸣着撞上冰冷的铁盾和如林的长矛,瞬间被刺穿撞翻,骑士惨叫着跌落,后续的冲锋在这铜墙铁壁面前被撞得粉碎,只留下更多尸体和绝望。

就在魏阳军前有钢铁壁垒堵路,上有无穷箭雨覆盖,进退维谷、陷入绝境、士气濒临崩溃之际——

“靖乱军!项莽在此!魏阳鼠辈,纳命来!”

“苏落在此!破敌!”

山谷两侧,再次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如同猛虎出柙!

项莽率一支身披重甲、人马皆覆铁叶的重骑兵,如同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从左侧山坡一处缓坡猛冲而下,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砸向魏阳军已然混乱不堪的中段侧翼!

而几乎同时,苏落率领另一支轻捷迅猛的轻骑兵,如同灵活的致命尖刀,从右侧迂回掠过,狠狠刺入魏阳军更为混乱的后阵和辎重队伍!

三重打击,一环扣一环,如同精密而冷酷的死亡机器,完美运转!

魏阳军彻底陷入了毁灭的深渊。

指挥系统完全失灵,号令无法传达。各部被分割包围,各自为战,甚至为了争夺狭窄的躲避空间而自相践踏。

冯坤纵有万夫不当之勇,此刻也已回天乏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带来的精锐之师被一点点分割、吞噬、歼灭,鲜血染红了葫芦谷的每一寸土地。

惨烈的激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

山谷内尸骸枕籍,断肢残躯随处可见,流淌的鲜血几乎汇成了小溪,空气中浓郁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魏阳军一万五千援军,除极少数机警者见势不妙,从一开始就拼死从两侧近乎垂直的陡坡攀爬逃脱,以及主将冯坤在亲兵队拼死血战、几乎全部战死的代价下,丢盔弃甲,身带数创,狼狈不堪地逃回庆城报丧之外,其主力几乎被全歼于此!战场上遗弃的军械、旗帜、粮草、马匹,不计其数。

当葫芦谷大捷的震天欢呼和冯坤仅以身免的败讯,几乎同时传到桐城内外时,桐城守军原本翘首以盼援军、苦苦支撑的士气,瞬间彻底崩溃瓦解,如同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的病人,陷入一片绝望的死寂。

武阳看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毫不犹豫,立刻下令一直伴攻桐城的部队转入真正的、全力以赴的猛攻!

士气攀升至顶点的靖乱军将士,如同出闸的猛虎,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向那些已然失魂落魄、毫无战意的桐城守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外围营垒几乎未遇像样抵抗便接连被攻破,守军或望风而降,或丢盔弃甲逃入内城。

不到一日功夫,桐城外围所有防御工事、所有营垒全部易手,残存的魏阳军狼狈不堪地缩回内城,桐城,至此彻底变成了一座被靖乱军重重围困、孤立无援的孤城。

葫芦谷一战,是一场酣畅淋漓、决定性的胜利。

它不仅仅是一场战术上的完美伏击,更是一场战略上的巨大成功。

荀仲业派出的这支最精锐的机动兵力损失殆尽,意味着他再也无力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野外反击,彻底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只能龟缩在庆城和太湖这两个据点之中,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审判。

靖乱军则通过此战,缴获了海量的军械、铠甲、马匹、粮草,实力不仅未因太湖之败受损,反而大幅增强。

更重要的是,此战彻底扫清了笼罩全军数日的太湖败北的阴霾,将靖乱军的士气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无论是百战老兵还是新附士卒,无不对武阳的指挥艺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信任倍增。那些新附的士兵,更是通过这场辉煌的胜利,完成了心理上的彻底转变,归属感、荣誉感和战斗意志空前高涨。

武阳站在葫芦谷一侧的高坡上,秋风吹动他的战袍,猎猎作响。

他俯瞰着山下正在紧张有序地打扫战场、收拢战利品的胜利之师,目光却已然越过了已成瓮中之鳖的桐城,投向了远方那座最终的目标——庆城。

通过桐城大捷这场精彩的“围点打援”,他成功地将老辣的荀仲业逼入了战略上的绝境,庆州大战的全局,至此,已基本定鼎。

辰时的阳光透过桐城府衙临时充作中军大帐的雕花木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大帐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武阳端坐主位,玄甲未卸,目光沉静地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将领:沉稳的诸葛长明,杀气未消的牙门三将赵玄清、李仲庸、孙景曜,悍勇的赵甲、钱乙,伤愈归队、眼神更加锐利的孙丙,以及苏落、项莽、韩章等一众新锐,还有李丁、谢戊等核心骨干。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未尽的气息和大战将至的压迫感。

“诸位,”

武阳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桐城已下,荀仲业已成瓮中之鳖。然,庆州大局,尚未定鼎。”他微微颔首示意。

诸葛长明会意,手持细杆,走到中央那座精心制作的庆州沙盘前。沙盘上山川城池栩栩如生,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诸位将军请看,”

诸葛长明羽扇轻点沙盘,

“荀仲业经连番挫败,手中残军约四万,分守两处:庆城,是其根本,屯兵三万,粮草充足,城防经过多年经营,极为坚固;太湖,驻军一万,倚仗水网与我周旋,乃其侧翼犄角。”

他话锋一转,细杆移向沙盘边缘,语气变得沉重。

“然,真正迫在眉睫之威胁,在此处——魏阳朝廷,已命丞相庞涓,遣十大神将之一的蒙骜,统率二十万大军,星夜驰援庆州!”

“蒙骜”

二字一出,帐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城关镇惨败的老兵将领,脸色更是瞬间变得难看。

那是曾给予靖乱军起兵以来最沉重打击的对手,其用兵之狠辣凌厉,众人记忆犹新。

诸葛长明继续道。

“据最新探报,蒙骜前锋已出魏阳境,其主力二十万,最快十日内,便可抵达庆州边界!”

十日!

这个时间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沙盘上,代表蒙骜大军的红色箭头,正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指向庆州腹地。

“形势已然明朗。”

诸葛长明总结道,

“我军必须在蒙骜大军抵达之前,彻底解决荀仲业,完全掌控庆州,方能据险以抗强敌。否则,内外夹击,我军危矣!”

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二十万!还是蒙骜那杀才!”

赵甲第一个跳起来,满脸虬髯都因激动而抖动,

“元帅!没时间犹豫了!趁蒙骜还没到,集中全部兵力,猛攻庆城!跟荀老贼拼了!就算崩掉满口牙,也要在十天内砸开庆城!”

“拼?拿什么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