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38章 将殒桐城(上)

第338章 将殒桐城(上)(1/2)

目录

“将军!”

身旁亲兵惊呼,想要上前护卫。

“别管我!向前冲!撕开缺口!救人为要!”

孙丙咆哮着,面目狰狞,竟生生将腿上的箭杆折断,任鲜血染红战马马腹,他依旧挺矛狂呼,浴血奋战!其悍勇疯狂之气,极大地激励了所有骑兵,他们以孙丙为最锋利的矢尖,不顾伤亡,以命搏命地向前猛冲,终于在一片混乱和血泊中,硬生生撕开了一道短暂而不稳定的缺口!

“快!向这里靠拢!撤退!”

孙丙浴血高呼,声音已然沙哑。

那些还在洪水和围困中苦苦挣扎的靖乱军残兵,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生机,爆发出最后的力气,拼命向缺口处涌来。

孙丙和他率领的骑兵则如同礁石,死死抵住两侧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试图重新合围的魏阳军,用生命为同袍的撤退争取着每一息宝贵的时间。

此时,武阳已亲率主力步兵上前,在河谷出口处迅速列成坚固的防御阵线,强弓硬弩齐齐指向追击的魏阳军方向。

“弩手预备——放!”

密集的箭雨再次升起,带着复仇的怒火,狠狠砸向追兵,有效压制了魏阳军的追击势头。

武阳面色冷峻如铁,冷静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层层设防,接应着孙丙和那些侥幸逃出的残兵,一步步艰难地脱离这片死亡河谷。

荀仲业立于远方山坡,远远望见靖乱军败而不乱,救援坚决,防御有度,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冷哼一声,并未命令部队过分追击,只是挥手让旗号打出,收兵回营,重新稳固了防线。

残阳如血,将它的余晖泼洒在更加血腥、狼藉的河谷之上。

河水依旧浑浊,漂浮着尸体、破碎的兵器旗帜和辎重。

清点损失的结果令人窒息:出征时五千精兵,仅退回两千余人,且几乎人人带伤,阵亡、被洪水冲走、被俘者近三千之众!

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的老兵骨干。

得胜以来高昂的士气遭受重创,军营中弥漫着失败的低迷、悲怆和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愤怒。

当晚,武阳的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却寂静得如同坟墓。

武阳独自站在那张巨大的地图前,背影僵硬,脸色铁青得吓人,目光死死盯着那条吞噬了他近三千将士的黑石涧河谷,仿佛要将那地图烧穿。

案几上,那份带来毁灭的“情报”早已被他撕得粉碎,碎片散落一地。

他彻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当众将怀着沉重与不安的心情被召集到大帐时,看到的是武阳布满血丝却冰冷如寒潭的双眼。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帐下每一个将领,声音因一夜未眠而沙哑,却带着一种沉重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昨日之败,罪在我武阳一人。是我,被接连胜利冲昏头脑,刚愎自用,轻敌冒进,误判军情,坠入荀仲业老贼奸计,致我近三千忠勇将士血染河谷,埋骨异乡…此过在我,无可推诿,亦无可宽恕!”

他停顿了一下,帐内落针可闻,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然,此败,其价值,远超十场虚浮的胜仗!”

武阳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痛彻骨髓的领悟,

“它打醒了我们!它用鲜血告诉我们,荀仲业非是庸才,其用兵之老辣、算计之狠毒,远超我等预估!它更用这三千英魂告诉我们,‘骄兵必败’,乃千古不易之铁律!”

他猛地一拍案几,发出砰然巨响。

“从今日起,全军需谨记此血之教训!刻骨铭心!所有军情谍报,必须多方印证,反复核查,慎之又慎,宁可疑而不用,不可信而不察!往后用兵,需如履薄冰,谋定而后动,未算胜,先算败!任何人,包括我武阳在内,若再犯此轻敌躁进之错,军法无情!”

帐下众将皆低头肃立,心中凛然,既为惨败悲痛,亦为主帅的严厉自责与清醒反思所震撼。

这场突如其来的惨败,如同一次冰冷残酷的淬火,虽然带来了剧烈的伤痛和损失,却也彻底烧掉了军中盲目滋长的骄躁之气。

武阳的当众认错与反思,反而让将领们更加敬畏和信服。

他们明白,这位主帅,正在从失败的灰烬中汲取着可怕的力量,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坚韧,也更加难以被战胜。

这项用三千将士鲜血换来的教训,沉重得足以压垮常人,却必将成为靖乱军未来征战天下最坚实的基石。

太湖之败带来的沉重阴霾,如同深冬时节挥之不去的浓雾,死死压在靖乱军大营上空,持续了数日之久。

营中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躁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默。

士兵们默默地擦拭着染血的兵刃,包扎着身上的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草药混合的苦涩气味,更深的,是一种失败带来的屈辱与难以排遣的愤懑。

中军大帐内,武阳与诸葛长明对坐良久,案几上那张巨大的庆州地图,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武阳的手指最终重重按在标志着黑石涧河谷的位置,那里被一道凌厉的朱砂红叉覆盖。

“荀仲业…老而弥辣。”

武阳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奇异地去除了所有新胜后的浮躁,沉淀下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此败,是我武阳亲手将机会送到了他刀下。他如今,定然以为我急于雪耻,会不顾后果,疯狂寻求决战。”

诸葛长明的羽扇无声轻摇,目光却锐利如针,缓缓点在地图上另一个点——“桐城”。

“主公所言,直指要害。荀仲业小胜一阵,正揣摩我军心态。他既料定我军心浮躁,急于求成,我们便…送他一个‘急于求成’看看。”

计策,在无声的眼神交汇中迅速成型。

接下来的几日,靖乱军营寨中有意无意地透出一股日益焦灼的氛围。

武阳故意在众将议事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耐与躁动,厉声斥责各部进军迟缓、督造器械不力,甚至上演了一出当众鞭挞一名因小事延误的运粮官的戏码(事后则密令军医好生医治,并予以厚赏安抚,晓以机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