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汉障不臣土 > 第243章 议北伐

第243章 议北伐(2/2)

目录

“还没打就想着败?依我看,就是你们这些人顾虑太多!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冲得快,杀得狠,鲜卑人一样是,两肩膀扛一个脑袋,砍了就死!”

帐内争论顿起,鹰派主张,立即挥师北上。

鸽派则希望更加谨慎,甚至建议,再等待更好的时机。

谢安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并不急于表态,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让将领们,充分表达意见,同时也看清,不同人的心思和立场。

第三幕:安定音

待争论稍歇,所有目光,再次集中到谢安身上。

谢安缓缓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扫过众将。

“牢之勇猛,高衡锐气,可嘉。参军之忧,亦非无的放矢,乃老成谋国之言。”

他先肯定了双方,缓和了气氛。随即他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一锤定音。

“然,战机稍纵即逝,不容犹豫。北伐青兖之策,既定不移!”

“然,亦不可骄狂冒进。故此战,需遵循三则。”

“一曰‘快’,兵贵神速,一击必中,绝不纠缠。”

“二曰‘狠’,攻坚破垒,不留余地,震慑敌胆。”

“三曰‘稳’,每得一地,即刻巩固,步步为营,勿贪勿冒。”

他具体部署:“以谢玄为北伐大都督,总督各军。”

“刘牢之为前军先锋,率精兵五千,三日内渡淮,直取彭城,打响北伐第一仗!”

“高衡为左军指挥,沿沂水北上,策应主力,扫荡琅琊郡胡兵。”

“中军由谢玄亲率,跟进策应,主攻廪丘、广固。”

“后军及粮草辎重,务必保障,水路畅通,万无一失。”

部署完毕,他看向众人,目光深邃:“此战,关乎国运,亦关乎诸位前程。”

“谢某在此承诺,凡立功者,必不吝封赏!田宅、爵位、钱财,朝廷皆可满足!”

“然,若有畏敌不前、贻误军机者,军法无情!”

恩威并施,赏罚分明,众将凛然,齐声应诺:“谨遵丞相号令!北伐必胜!”

第四幕:暗流涌

军议散去,众将各自满怀心思地离去准备。密室中,只剩下谢安与谢玄叔侄二人。

表面的激昂之下,深层次的隐忧,并未消除。

“叔父,朝中反对之声,尤其是王、虞等家,若在后方掣肘……”谢玄低声道。

“无妨。”谢安淡然一笑,“谢子言那里,已有‘礼物’准备妥当。”

“他们此刻,自顾不暇,不敢妄动。即便有杂音,陛下也会‘体谅’将士艰辛的。”

他提及那个,被药傀控制的司马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那……荆州桓冲处?”谢玄最担心的还是这个,实力强大的邻居。

“桓冲……”谢安沉吟道,“他此刻,正被慕容绍,搅得焦头烂额,无力他顾。”

“我已去信,表奏其麾下,数将之功。”

“并允诺,北伐所得青兖赋税,可分润荆州一部,以示同盟之意。”

“他虽未必尽信,但至少,可暂保中立。”

一切似乎都已算计周全,但谢安眼中,仍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影。

他走到窗边,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忽然问了一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

“玄儿,你说,若是冉闵……若是他竟能创造奇迹……”

“从邺城围困中脱身,甚至……重创了慕容恪,我等又当如何?”

谢玄一愣,随即失笑:“叔父说笑了……”

“邺城被围得,铁桶一般,冉闵已是必死之局,岂有生机?”

“万一呢?”谢安追问,眼神认真。

谢玄收敛笑容,沉思片刻,目光逐渐变得锐利。

“若真有万一……则慕容恪元气大伤,河北必乱。”

“届时,我军北伐目标,便不应仅是青兖!”

他的手指,猛地砸向舆图上的河北大地。

“当疾驰渡河,直取邺城,收编冉闵残部,尽占河北之地!”

谢安看着侄儿眼中,燃烧的野心,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好,心存大志,方能成就大业。但眼下,先打好青兖这一仗。”

“去吧,让我北府兵旗,飘扬在黄河之南!”

谢玄躬身领命,大步离去,甲叶铿锵,斗志昂扬。

密室中,谢安独自一人,目光再次落回舆图。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邺城的位置,眼神复杂难明。

广陵议北伐,定下的虽是,剑指青兖之策。

但在这位,江左宰相的心中,棋局的变化,永远留有余地。

北府兵这柄利剑,最终将斩向何方,或许还要看北方那场,惨烈大战的最终结局。

暗流依旧在涌动,北伐的号角即将吹响,但它的最终旋律,尚未完全谱就。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