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半岛:我是大明星 > 第231章 试镜

第231章 试镜(2/2)

目录

没有过多的台词,他的表演重心放在了眼神和微妙的肢体反应上。

面对“挑衅”,他的眼神里是有狼性的狠戾,但微微抽动的嘴角和过度用力的拳头,又泄露了底层少年的怯与慌。

那种被命运压迫到极致后反弹出来的、混杂着绝望和挣扎的抗争感,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当他赶走那些人后,回头看向陈念的那一眼。

所有的凶狠像潮水般褪去,眼神里剩下的是不知所措的笨拙,是一种想关心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窘迫,还有一丝生怕自己被嫌弃的卑微。

那眼神极其复杂,转换却自然无比,瞬间戳中了现场所有人的心。

表演结束,沈复迅速从角色状态中抽离,又恢复了那种平静无波的神情,仿佛刚才那个激烈挣扎的少年只是幻影。

帐篷里安静了几秒。

曾国祥猛地从监视器后抬起头,脸上是无法掩饰的震惊和激动。

他原本的疑虑已被彻底击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挖到宝藏的狂喜。

沈复的表演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那种精准、那种深度、那种瞬间切换状态的能力,根本不像一个偶像,更像一个沉浸行业多年的戏骨!

“就是你了!”曾国祥几乎是脱口而出,他快步走到沈复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北就是你了!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表演更是……更是无可挑剔!那种眼神,那种状态,就是我想要的小北!”

副导演也围过来,满脸兴奋:“太棒了!尤其是最后那个眼神,脆弱又凶狠,挣扎又坚定,层次太丰富了!”

周东雨也笑着点头:“沈复,你吓到我了,刚才完全就是小北本人。”

沈复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近乎肯定的决定,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颔首道:“谢谢曾导肯定。我会尽力。”

他的平静反应再次让曾国祥感到意外,但此刻这种反常的镇定,在曾国祥看来已变成了天才演员特有的专注和沉得下心。

“好!好!”曾国祥连说两个好字,“剧组筹备已经基本完成,因为男主演的变故已经耽搁了进度。你回去尽快处理完手头工作,能多快进组就多快进组!细节让小林跟你团队对接!”

“明白。”沈复应道,“我会协调好时间,尽快报到。”

离开片场时,山城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沈复眯了下眼,助理小周已经激动得语无伦次:“沈复老师!太好了!曾导这就定了!当场就定了!这可是曾国祥的电影啊!”

“嗯。”沈复拉开车门坐进去,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联系公司,协调后续行程吧。另外,跟剧组确认一下具体的进组时间和需要提前准备的事项。”

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并无太大波澜。这一切,仿佛只是按下了前世已知的播放键。然而,属于他的“小北”,才刚刚开始。

尽管试镜成功,且是以一种近乎碾压的方式获得了角色,沈复并没有立刻离开重庆。

他让助理小周先回BJ处理工作协调和进组前的事务,自己则留了下来。

他知道,即使拥有前世的记忆和表演模板,真正的“成为”角色,仍需扎根于真实的土壤。

曾国祥的肯定是一次通关文牒,但接下来的拍摄,他需要让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小北的气息。

他按照之前拿到的地址,找到了那条位于YZ区的老巷。

比照片和纪录片里更具冲击力——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老旧砖石、饭菜油烟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电线在头顶杂乱交织,晾衣竿从窗户伸出,挂满了各色衣物。

孩子们追逐打闹,老人坐在门口的小凳上摇着蒲扇。

沈复换上了那件旧连帽衫,融入其中。他不再是一个观察者,而是试图成为一个暂时的“居住者”。

他去了阿明打工的工地,没有表明身份,只是说想找点零活干。

工头看他身板不算最强壮,但眼神里有股韧劲,便让他试着搬砖。

沈复沉默地加入队伍,一整天下来,汗水浸透了衣服,肩膀和手臂酸胀难忍,手掌也磨得发红。

休息时,他和工人们蹲在角落吃廉价的盒饭,听他们用重庆话闲聊,抱怨工钱,念叨家长里短。

他观察他们疲惫而麻木的神情,休息时瘫坐在地上的姿态,手指夹着廉价香烟时的那种短暂放空。

他也真的去了王记小面摊,不是吃,而是帮忙。

学着端面、收拾碗筷、擦桌子。

老板王叔是个嗓门大心眼也好的中年人,看他手脚麻利又不多话,便也由着他帮忙,偶尔给他煮碗面当酬劳。

沈复观察着来来往往的食客,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穿着廉价工服、眼神里带着倦怠又有点不服气的打工仔,他们如何快速地吞咽食物,如何沉默地付钱离开。

晚上,他就在老巷里漫无目的地走。

看昏暗路灯下打牌的老人,看躲在角落偷偷抽烟的少年,看窗户里透出的微弱灯光和电视闪烁的蓝光。

他感受着这种环境下生活的那种具体的、粗粝的质感——那种为生存奔波的精疲力尽,那种无处可去的茫然,以及偶尔从缝隙中透出的微弱却坚韧的生机。

这些体验,与他脑海中四字的表演细节相互印证、融合。

他更加理解了那些细微动作和眼神背后的生活逻辑。

小北的驼背不仅仅是因为疲惫,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姿态;他的沉默不仅仅是个性,更是因为无人可诉、也无话可说;他眼神里的狠戾,是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为自保而演化出的武器;而那偶尔流露的柔软,则是生命本能对温暖和美好的渴望,即便那渴望被深深压抑。

他将这些新的感悟仔细记下,不是机械的记录,而是带着体验后的温度和理解。

几天后,当他离开重庆时,他看起来粗狂了些许,眼神里也多了一些沉淀下来的东西。

那种属于偶像沈复的明亮光泽暂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内敛、更复杂的气质。

他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不仅仅是准备好去“演”小北,更是准备好让“小北”从他身体里长出来。

飞机起飞,舷窗外的山城逐渐缩小。

沈复闭上眼,脑海里不再是四字的脸,而是那条潮湿的老巷,是工地的尘土,是面摊的热气,是无数个“阿明”沉默而坚韧的背影。

他睁开眼,看向窗外翻滚的云海,目光平静而坚定。

小北,我们片场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