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365章 回家过年

第365章 回家过年(2/2)

目录

从小到大,大伯对他照顾有加,父母离世后更是多次接济他,哪怕因此惹得婶婶不快。

他相信,大伯让奶奶住在这里,一定有其原因。

果然,陈昌军招呼两人在柴火房坐下后,便主动道出了缘由:

“前年下了场大暴雨,偏房进了水,天一放晴、太阳一晒,整面墙都塌了,连堂屋都受了牵连。

要是再不管,不出半年,这房子恐怕就全倒了。

你奶奶坚持要修,说不管你还回不回来,都得给你留个能落脚的家。

我就带人彻底翻修了一遍。

修好之后,你奶奶又说,房子得有人住才有生气,不然照样垮得快。

她就从我那边搬了过来,说是要替你守着这个家。

她年纪大了,我时不时送点柴来,也好让她烧火做饭。

现在你回来了,你奶奶就继续去我那儿住。”

陈天听完大伯的讲述,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这就是家人。无论你走多远、离开多久,总有人记得你,为你留一盏灯、守一个家。

“大伯,我这次回来也住不了几天,过完年就得走。”

还是让奶奶继续在这儿住着吧,这儿就是她的家,也是我的根。”陈天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道。

他心里清楚,大伯家并不宽敞,更重要的是,婶婶和奶奶在生活习惯上总有些摩擦,长期住在一起难免生出矛盾。

倒不如保持现状,奶奶身体还硬朗,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分开住反而大家都自在。

奶奶这时握住了陈天的手,轻声说:“过年这几天,我去你大伯那儿住,你们三人就安心住这儿,等过完年再说。”

老屋原本有三间房,但其中一间早已改成了杂物间,如今能住人的只有两间卧室。

奶奶心细,不想让孙子为难。

陈天反握住奶奶的手:“您就别操心啦,我在市里已经订好酒店了。”

“这次回来主要是看看您,还有……去看看爸妈。”

“这像什么话!”奶奶一听就急了,语气带上了几分责备:“哪有回家过年还住外面的?!”

可她看着孙子俊朗的脸,语气又软了下来,“住酒店得多花钱啊?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何必浪费这个钱。”

大伯也神情严肃地点头附和:“小天,看得出来你在外面挣了些钱,但这些钱得攒着将来娶媳妇用,不能大手大脚地花。”

从奶奶和大伯的话语中,陈天隐约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在外的事业似乎一无所知。

不过这也不奇怪。

千禧年之初,还不是后来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虽然互联网已经悄然兴起,但在这个小村庄里,别说安装能上网的电脑了,就是有电视的人家都屈指可数。

况且,陈天真正发迹也就是这一年的事,远未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互联网上的喧嚣,传不到这个偏安一隅、宁静如旧的小村庄。

他十五岁就离开了家乡出去打拼,这些年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变化极大。

若非极为亲近熟悉之人,根本不可能将眼前这个沉稳的男人与记忆中那个瘦弱懵懂的少年联系起来。

因此,即便村里有人偶然看到了央视那期采访节目,也绝无可能将电视里那个身家亿万、侃侃而谈的企业家,和本村走出去的“陈天”画上等号。

要不要向奶奶和大伯透露自己公司的实情,陈天内心有些犹豫。

他并非担心露富后会带来什么麻烦,而是深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很可能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说得太多,他们未必能听懂,甚至可能误以为他在编造故事、糊弄家人。

想到这里,陈天便顺着大伯的话接了下去:“大伯,钱的事您真不用操心,其实我在深城开了家公司,规模还挺大的。”

奶奶和大伯果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开公司?做什么的?”

“是做互联网的。”陈天试着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CC、淘宝这些您们听说过吗?都是我公司参与做的产品,现在用的人很多,也赚了些钱。”

“CC我倒是听说过!”大伯猛地想起来了。

“前阵子你表姐整天往镇上的网吧跑,我抓了她好几回!她就说……是在上面聊什么CC!”

说到这里,大伯的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语气里透出担忧:

“你搞的这个CC……不犯法吧?小天,咱们老陈家的人可以穷,但绝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啊!”

陈天表情微微一僵。

他立刻明白了大伯的担忧。

在大多数老一辈的眼里,网吧、游戏厅这些与“网络”沾边的地方,几乎等同于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谁家孩子沾上了,成绩必然一落千丈。

也正因如此,当大伯听说他做的正是这些“不正经”的网上东西时,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担心他是否走了歪路。

见陈天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张思雨适时地开口解围:

“大伯,陈天做的生意不仅完全合法,还上过央视的专访节目,受到了表扬呢。”

“真的?”奶奶和大伯几乎同时转向陈天,异口同声地问道。

他们或许弄不懂什么是互联网,但“央视”这两个字的分量,他们再清楚不过。

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能登上央视的,必定是了不得的、为国家争光的人物。

如果陈天真的上了央视,那简直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足够摆上三天宴席来庆祝。

陈天向张思雨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顺势接话道:“当然是真的,我电脑里还存着当时节目的录像呢,一会儿就拿给你们看。”

为了让最亲的人安心和自豪,陈天不介意稍稍“炫耀”一下自己的成绩。

“还有录像?怎么看?”大伯顿时来了精神,语气急切地催促道。

他倒不是关心陈天赚了多少钱,而是瞬间被“家族荣誉感”所击中。

作为陈天父亲那一辈的长兄,“光宗耀祖”的观念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在这个小村庄里,谁家若能出一个大学生,不仅那家人脸上有光,整个家族都觉得有面子,走在村里腰杆都能挺直几分。

更何况是自家侄子这种能上央视专访的“大人物”?

这远比单纯赚了多少钱更让他激动和看重。

若此事属实,老陈家该是多么风光?

陈昌军光是想象一下,就激动的难以自持。

“看什么看,饭都没吃呢,吃完再说。”哪怕奶奶也很想看,但还是更心疼孙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