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雷君的成功秘诀(1/2)
对苹果的收购已成定局,乔布斯也已返回美国,着手筹备两家公司的合并重组事宜。
从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苹果在法律意义上已归属e。
乔布斯“功成身退”,而陈天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
如何筹措这笔巨额收购资金。
尽管他早先倾向于启动e融资通道,利用米国风投的资金来完成对苹果这家米国企业的收购。
这是最简单、最快捷获取大额外汇的方式。
但事到临头,陈天却犹豫了。
他比谁都清楚,e此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其真正的价值远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哪怕他开出一个在旁人看来已是高估的报价,但在未来回首,这些风投依然会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就意味着,陈天还是吃了个哑巴亏。
但资本游戏从来就是如此,你想要别人的钱,别人就要拿走你的股份,赌一个不太确定的明天。
这本来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交易,毕竟未来谁说得准?
尤其是迭代速度极快的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本身也承担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但问题就在于,陈天能清晰看到e的未来。
因此,每一次融资、每一次让渡股权,对他而言都仿佛是一次割肉。
不想割肉,那就只能转向在国内筹措资金,直接向央行申请贷款,或许凭借几分情面真能批下来,但这无疑会引来诸多议论与非议。
若是华夏币还好说,可苹果股东绝不会接受华夏币交易,只能使用外汇。
可二十一世纪初的华夏,自身仍处于外汇紧缺阶段。
国家正急需大量外汇从西方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此时除了少数国企,国内几乎没有几家企业市值能达到24亿美元,更不用说要从央行一次性获得如此巨额的外汇了。
央妈现在也并不宽裕。
它甚至还在指望陈天这个“争气”的、成功出海的孩子,能从国外赚取外汇反哺国内。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愿意拿出宝贵的外汇支持他去收购一家米国“电脑公司”?
陈天还记得,当初CC出海时急缺外汇,要在全球配置服务器和设立办公点。
他找到相关领导说明情况,最终申请到了十亿美元的外汇额度。
额度虽然是批下来了,但在当时外汇捉襟见肘的背景下,央行方面表示只能分期拨付。
结果,除了第一个月到位的一亿美元之外,剩余的额度就再也没了消息。
好在那一亿美元确实解了橙天的燃眉之急,让CC得以在美国初步站稳脚跟。
后来,依靠CC和美版农场自身的盈利,公司已经能够在海外持续发展,陈天也就没有再继续追讨剩余的外汇额度。
如今再找央行贷款这条路,大概率是走不通了。
即便对方碍于情面愿意给出承诺,后续能否真正兑现,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是不想给,是实在无能为力,当前国内需要外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但苹果收购案拖不得。
不融资、不贷款,这二十四亿美元,又能从哪儿来呢?
陈天眉头紧锁的样子被雷君看在眼里,他上前询问道:“陈总,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在想收购苹果资金的事,我总觉得,现在让e融资太亏了。”陈天如实说道。
雷君顿时睁大眼睛,之前他们商量好的心理估值可是三百亿美元,就这还觉得亏?
他第一次听陈天提出这个估值时,还暗自担心风投会不会认可这个数。
“我觉得融资其实……”雷君刚想接话,却被陈天抬手打断:
“让我再想想。”
雷君并不知道陈天还有什么渠道能弄到这么多外汇,但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没再出声打扰。
央行没有外汇可给,那国外的银行呢?
如果直接在美国的银行贷美元,根本就不存在外汇问题。
然而,美国银行业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大规模坏账,早已吸取教训。
此时几乎不可能再接受以互联网企业的资产作为质押来发放贷款。
说到底,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产品无非是一串代码,除了机房服务器,都是电脑、办公桌椅这些,根本没什么值钱的实物资产。
那么,股权质押呢?
这其中也存在问题。
银行毕竟不是风投,不会接受陈天提出的“偏高”估值。
他们往往倾向于大幅压低公司估值,尤其是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之后。
此时若想从美国银行获得24亿美元贷款,e很可能要质押超过一半的股权。
这还多亏了e背后站着陈天和他一手打造的“橙天系”,换作其他互联网公司,此刻根本别想从银行贷到一美元。
股权质押贷款无疑是一场豪赌。
一旦e发生贷款逾期,所质押的股份就将落入银行手中,他们有权进行随意处置转让。
真到了那一步,就算陈天最终还清了贷款,e可能早已易主。
对普通创业者而言,这种贷款方式风险极高,一招不慎,就可能公司、股权两空。
但陈天却认为,这恰恰是当前最适合他的融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个人预见能力的优势。
在别人眼中这是押上公司命运的冒险,对他而言,却是一场无风险的“借鸡生蛋”操作。
至于贷款需支付的高额利息?
与过早让e融资带来的损失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此前没有想到这一层,主要还是因为陈天的思维一直局限在国内融资渠道,忽略了美国高度发达的银行体系。
何况,e与苹果合并重组之后,也算半个美国企业了嘛,从老美银行里撸点款子完全合情合理。
但他也清楚,这笔贷款必须尽快偿还。
一旦合并后的“苹果”迅速崛起、势头强劲,大量股权仍质押在米国银行手中,很难保证这些人会不会眼红生变、横生枝节。
“我有了个初步的想法,说出来咱们一起探讨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陈天收回思绪,对雷君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