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222章 供应链出大问题了!(二合一)

第222章 供应链出大问题了!(二合一)(1/2)

目录

陈天骨子里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或者说前世的“小民意识”早已深入骨髓。

从创立橙天伊始,他就固执坚守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信条,将股权视若禁脔,一直对牺牲股权换取资金发展公司极为排斥。

如果陈天满足于只做一个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他完全不需要任何融资。

他的商业逻辑里,先知先觉就是最大的资本,靠着精准的行业预判和生态布局,橙天早已建立起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公司虚拟增值和游戏业务像两台源源不断的造血机器,支撑着一个个互联网新项目的孵化。

即便面对大型项目开发,陈天宁愿蚂蚁搬家式地分期投入,也绝不愿让渡半分股权。

然而,他将脚迈入硬件制造领域后,这份固执和坚持第一次遭遇了现实的狙击。

即便是MP3这种“低端”电子产品,经他初步了解后,其上游产业链的投入规模已让他瞠目结舌。

以被人瞧不起的MP3国产闪存供货商华虹NEC为例,这家在业内尚属“小字辈”的半导体企业。

97年成立时总投资就超过12亿美元,到99年才开始量产较为落后的0.5微米硅片。

这样一家半导体“小厂”,三年间算上研发和设备累计投入已超过30亿美元,这还是从日企NEC那获取了0.5微米技术,不然投入将更是恐怖。

而就是这样一家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却举步维艰,如若不是e那笔十万片闪存订单,日企NEC甚至产生了撤资的打算。

哪怕是有了这笔订单,但受限于月产2万片的产能,收回成本遥遥无期,NEC又受此次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波及,再次产生了撤资的念头。

外界风投给出的橙天集团最新整体估值报价也就100亿美元。

相当于华虹NEC这么一家举步维艰的半导体“小厂”,投入都已经赶上了华夏互联网龙头橙天三分之一的估值。

陈天终于惊觉,此前引以为傲的月入亿元现金流,在动辄十亿美元起步的晶圆厂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杯水车薪。

刘强冬的融资建议不过是催化剂,是陈天自己认清了现实:在重资产高科技赛道,他苦心经营的“自给自足”模式已然走到了尽头。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打断了陈天的思绪。

周旭声音从那头传来:“陈总,那几个搞盗版的小子到厂里了,要见见吗?”

“不见,让他们在你厂子里用三星闪存当场做几台pro版,看看性能如何,做得好就招入麾下。”

说着,陈天语气变冷:“要是做不好......你知道该联系谁。”

陈天吩咐完就挂断电话,至于会不会拒绝招揽...

他相信对方会做出明智选择。

当下能拒绝陈天的人也许还有,但绝不包含这群盗版贩子。

如果他们能收起心思好好干,陈天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如若不能,他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当初开网吧时黑豹手下闹事的那伙人现在还在里面呆着呢。

电话挂断的忙音让周旭后背一凉,他当然明白言外之意,无非就是从哪来回哪去。

车间里,于博宇一行人正忐忑地站着。

他们还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此刻听到周旭的转述,个个眼中迸发出异样的光彩。

“都明白了吧?”

“明白,周老板。”众人异口同声的喊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们已经充分见识到了陈天的能量,自己这群人的命运完全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但此时,他们却不觉得沮丧,反而露出因祸得福的激动表情,全因电话里那位“大人物”说了:“表现好,可以加入其麾下。”

从此以后,他们就从“流寇”变成“正规军”了,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可以光明正大的代工了,背后更是有这位大人物撑腰。

对他们这些常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手艺人”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遇。

至于失败?他们从没想过,对自己的技术他们极为自信。

于博宇刚才已经看过冠旭代工厂了,在他眼里这厂子不仅工艺落后、效率更是低下,难怪e产量上不来。

他们何德何能接e的代工订单?

这是于博宇心中的疑问,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他要用实力向那位陈总证明,他们这群“野路子”的技术,远比正规军更胜一筹。

“哥几个,露一手的时候到了。”于博宇挽起袖子,眼中的野心毫不掩饰。

他可不甘心永远当个流水线工人,否则以他的手艺,哪个厂子都可去得,何至于要靠山寨谋生?

今天,就是他们改换门庭的契机。

于博宇一行人走到产线前,随手抄起工具,三两下便拆开一台刚下线的ePro播放器。

没用产线上的测试仪器,也没有繁琐的流程,只见他抄起万用表,探针如蜻蜓点水般在MP3内部电路板上游走。

“零配件无故障,刷机。”

不到十秒,他头也不抬地丢出结论。

这一幕外行完全摸不着头脑,周旭却看得眉头直跳,对方这是对零部件进行二次测试。

理论上,“万用表”还真是万能的。

只要是电子元器件,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通过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就能精准判断出这个元器件有没有短路等问题。

但像于博宇这样直接把万用表当专业测试设备用,还随手一划拉就下论断的,他还是头一回见。

这帮人到底是江湖骗子,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周旭也拿不准,只是在一旁默默观察,反正答案一会儿就会揭晓。

紧接着,于博宇从兜里摸出个精巧的金属底托,恰好卡住MP3的主控芯片,有些类似电脑CPU的底座。

连接他们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后,他手指开始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代码如瀑布般滚动。

这些操作周旭就看不懂了。

这一步反而费时最久,约莫十分钟后。

直到周旭看见电脑屏幕上弹出“完成”提示框,于博宇拔掉连接线。

“搞定。”

话音刚落,同伴已利落地将机器复原。

“周老板试试吧。”

周旭也不废话,搞得再花哨最终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接过这台看似毫无变化的播放器,刚按下开机键——

“这......”

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瞳孔骤缩,界面滑动如行云流水,响应速度近乎翻倍。

只是几秒钟,他就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流畅度的大幅提升普通用户可能感知不太明显,但周旭这种天天和“老版本”打交道的人,只是随意翻了几个界面就能感知到这巨大的变化。

这种丝滑感,就像突然从老旧CRT显示器跳到了三星最新款液晶高刷显示屏。

“你们动了什么手脚?”周旭声音发紧。

于博宇嘴角扬起一抹野性的笑:“不过是让这颗芯片...学会用脑子干活。”

周旭再次拨通了陈天的电话:“陈总......”

......

三天后。

缺了一角的巨型橙子LOGO悄然挂在一家电脑组装厂楼顶,引得周围厂房工人纷纷侧目。

“这些能不能搞?”陈天指着仓库一百多台高端电脑。

于博宇有些迟疑:“这个...”

“回答我能不能就行。”

于博宇牙一咬,大声回道:“能!”

“从现在起,你就是橙天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组装厂厂长。”

一步登天!

于博宇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三天前他还是个差点进局子的盗版贩子,现在竟摇身一变成了和周旭平起平坐的厂长。

不对...是比他还要牛逼的人物!

周旭那代工厂最多值个一千万,而且陈天没有股份,两人只是合作关系。

这个厂子陈天是大股东,而自己一跃成了对方的嫡系,分量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还有价值,哪怕是折价收购,这个厂子也高达2500万。

后续陈天和周旭总共又注入500多万资金,用于厂子后续添置MP3产线,更新设备等日常开销。

也就是说,他现在是一个3000万大厂的厂长,这就像一场梦一样。

他以前从没有想过自己那套芯片集成解决方案那么值钱,直到遇到识货的陈天——这个自己一生的伯乐。

陈天也没想到抓个小贼,捡到了个宝。

周旭不识货,陈天那天赶到工厂后却看出了名堂。

于博宇展示的技术其实是一种“软解”,简单说就是使用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运行软件代码来实现MP3解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