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早期的电子商务(2/2)
到那时,但凡有点流量的平台都会争相涌入这个赛道。
作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电商盛宴的规模。
“市场和用户是需要培育的。”陈天语气平和地解释。
小马哥却难得地坚持己见:“那我们完全可以等市场成熟后再进场。”
“现在应该集中资源扩展CC产品线,届时凭借我们的用户基础强势切入,岂不比现在慢慢培育市场更高效?”
陈天暗自苦笑,没想到小马哥这么不看好电子商务赛道。
他很想告诉小马哥,流量并非万能钥匙。
前世的企鹅就是最好的例证,即便坐拥海量用户,在电商领域依然折戟沉沙。
此刻,在杭州某个不起眼的公寓里,另一个姓马企业家正在B2B(企业与企业)领域开疆拓土。
若是等到市场成熟再入局,届时面临的将是三足鼎立的混战局面。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现在就提前落子布局。
陈天思索着如何说服小马哥。
他当然不能直说自己预见了未来,更不愿用强权压服对方。
那样就违背了早茶会议平等交流的初衷。
“卓越网现在的用户规模远不及很多互联网企业,”陈天突然话锋一转:“但为什么国际风投却对它趋之若鹜?”
小马哥一时语塞,眉头微蹙:“这...”
“因为资本看的是未来。”陈天目光深邃:“国外亚马逊、eBay已经验证了电商模式的可行性,但国际市场早已被瓜分完毕。”
“现在风投们把目光转向国内,看中的正是这片尚未开发的蓝海。”
陈天:“就像当年你做即时通讯时,谁能想到今天的规模?市场,永远需要先行者来培育。”
小马哥被说服了,不是因为别的。
陈天最后那句关于即时通讯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
当初多少人看衰即时通讯这个赛道?
就连他自己也曾动摇过。
正是这份迟疑,让他错失了主导权的机会。
最终是他加入橙天,而非陈天加盟腾讯。
互联网行业从没有永远的赢家,停滞就意味着被淘汰。
小马哥不想让这种遗憾在电子商务赛道再次上演。
他眼神逐渐坚定:“陈总,那我们就做自己的电商平台!”
他突然想起什么,急忙补充:“对了陈总,国内还有家叫8848的电商公司,走的是B2C(企业与消费者)模式...”
“B2C?”陈天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后世京东的雏形吗?
易趣对标淘宝,8848则对标京东。
看来电商江湖早已暗流涌动,雷军的卓越网、李国庆的当当网想必也即将登台。
陈天嘴角泛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这场互联网早期的商战大戏,正变得越来越精彩了。
自己要怎么应对群雄争霸。
电商战场与即时通讯截然不同,这不是简单导流就能取胜的游戏。
这也是前世腾讯被说没有电商基因的原因。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可能。
突然,一道灵光闪现,或者说,一个蛰伏已久的构想被重新唤醒。
“互联网+硬件...”陈天轻声呢喃。
这个在后世被验证过的完美组合,此刻正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就像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终于找到了彼此。
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构想正在酝酿。
这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用硬件为电商铺路,让互联网思维在实体产品中开花结果。
就像苹果用iPhoe重新定义手机,他要用全新的模式,重新书写电商的规则。
这个构想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早在布局金星电子厂时,他就预见到硬件将成为互联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原本他计划等到智能手机时代再大举进军,但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张,他越发意识到:硬件战场需要更早落子。
互联网可以快速迭代,但硬件需要时间沉淀。
技术积累、供应链打磨、品牌建设,这些都是不能速成的护城河。
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非受制于人。
他突然转向小马哥,下达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指令:“立即筹备'淘宝网'电商平台。”
“另外,明天我要亲自考察莞城的电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