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158章 早期的电子商务

第158章 早期的电子商务(1/2)

目录

朝阳刚刚升起,小马哥像往常一样推门而入。

陈天正摆弄着茶具,桌上几笼广式茶点还冒着热气。

这是陈天定下的规矩:每日“早茶总裁会”。

比起正襟危坐的会议室,在这氤氲茶香中,既能维系感情,又让沟通事半功倍。

“支付宝母公司已经注册好了,”小马哥夹起一个晶莹剔透的虾饺:“按您的要求,取名'蚂蚁金服',公司架构也初步搭建完成。”

起初他对这个古怪名称有些不解,觉得拗口又不够气派。

但转念一想,只要业务做得好,叫蚂蚁还是大象又有什么区别?

陈天正忙着对付一个蟹黄包,蘸了蘸醋,一口塞进嘴里。

“产品开发到哪一步了?”含糊的声音里透着迫不及待。

“基础功能比较简单,已经完成,”小马哥抿了口茶:“现在技术团队主要在攻坚安全架构。”

一场可能改变金融格局的对话就这样云淡风轻地展开。

陈天微微颌首:“关于支付宝的应用场景,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让小马哥陷入沉思。

事实上,自从项目启动,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关键问题。

目前支付宝的使用场景确实有限。

即便用来充值C币,在这个网银尚未普及的年代,其便利性甚至还不如到网吧充值。

“暂时还没有头绪,”小马哥坦然承认:“还请陈总指点迷津。”

“你觉得网络购物前景如何?”陈天话锋一转。

小马哥心中一动,思路瞬间打开。

他想到最近风头正劲的易趣网。

这家成立于1999年8月的C2C(消费者与消费者)平台,短短数月注册用户就突破十万,成立三个月时就获得米国风投65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

易趣网现在从注册到发布商品都是免费,交易方式是拍卖手里二手产品,相当于大型跳蚤市场。

卖家可以将自己的二手商品如随身听、CD机等挂在易趣网,以1元或几十元的起价进行拍卖。

感兴趣的买家参与竞拍,在交易截止时刻,出价最高买家获得购买资格。

“陈总是想和易趣合作?”小马哥眼前一亮:“让二手买家绕过繁琐的银行转账,直接使用我们的支付宝完成交易?”

这个回答让陈天微微一怔。

前世记忆中,易趣确实是国内最早的C2C电商平台,但它在2001年模仿eBay开始收取上架费(1-8元/件)和交易佣金(2%)后,很快就失去了发展势头。

高昂的手续费严重打击了卖家的积极性,平台上交易的多是二手商品,利润空间本就有限。

等到2003年淘宝横空出世,易趣便彻底失去了电商霸主地位,最终在2022年黯然宣布停止运营。

陈天轻叹一声:“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话用在易趣身上再贴切不过。

他想起后世关于易趣败局的种种分析。

最终业界达成共识:美国资本无法理解华夏电商“烧钱换市场”的玩法,而本土玩家正是靠这种近乎疯狂的补贴策略杀出重围。

与成立当年就盈利的雅虎相比,淘宝用了6年才实现盈利,京东更是熬了12年之久。

“如果现在提出全资收购易趣,你觉得他们会同意吗?”

陈天突然问道,脑海浮现前世易趣创始人邵亦波在2003年将公司卖给eBay的往事。

小马哥端起茶杯沉吟片刻:“恐怕不太容易,最近IDG、嘉丰等资本都对易趣虎视眈眈。”

“我们有海量用户,参与战略投资应该问题不大,但想要全资收购...”他摇了摇头:“那些美国风投手里的股份,没上亿华夏币恐怕拿不下来。”

既然全资收购代价过高,他果断放弃了入股易趣的念头。

这一世的电商版图,他不打算再与外资风投们分食。

“成立不到半年的易趣,远未达到前世规模,花上亿收购确实不值当。”陈天心中盘算着:“况且现在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当初入股百度,是搜索引擎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而眼下这个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电商平台...

“我们自己做。”陈天斩钉截铁地说。

“打造一个类似易趣的C2C平台,但交易模式改为直接购买,取消拍卖环节。”

小马哥闻言,罕见地皱起眉头。

以往陈天的产品构想总是独树一帜,他没有参照物所以不好发表意见。

但这次不同,明摆着是跟风易趣的模式,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看到什么产品有用户,马上就去跟风吧。

互联网行业要的是创意。

此时的小马哥很有节气,完全忘了他当初创业“借鉴”ICQ的事情。

他斟酌着开口:“陈总,现在整个电商市场规模太小,就连领头羊易趣也不过十万用户,跟我们的CC根本没法比...”

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在他看来,这块蛋糕实在小得可怜,根本不值得入局。

陈天没有立即反驳小马哥的观点。

确实,在这个电脑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电商市场的规模此时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他眼前浮现的,是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网购的盛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