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馆(2/2)
幸好上次托周怀青找的房子是个二进的院子,除了蒋天信和苏灿住的主屋外,还有两个偏屋,本来是打算将其中一间改为杂物房,现在看开刚好可以收拾出来给林婶一家住,苏灿林婶一家是苏灿买回来的,但在她这个人民公仆的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所以她也并没有将他们当成奴才来看。
从泰州城回来,苏灿就开始着手铺子的装修事宜,前面的铺子地方有点小,苏灿计划将后面的院子和前面的铺子打通,这算是一个大工程,蒋天信回来的第二天就去永和镇找了木匠和盖房子的工匠,商量着如何下手,蒋天信对于这种有技术性的建房子不懂,幸好有林叔在一旁帮衬着。
二个月后,餐馆的装修已经尘埃落定,苏灿将铺子后面的院子重新建了屋子与前面的铺子打通,整这样个餐馆的面积顿时大了不少。
考虑到上下楼梯不方便选取食物,所以整个餐馆只有一层,从大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事一扇雕如意吉祥祥云纹的屏风,将里面与外间隔开。绕过屏风两边是木制的共有四层的餐架,用于放置各种食物,餐架的框架上雕刻着富贵花开图案。
除了餐架苏灿还特意留了一块地方用来放烧烤架和煎饼炉子。再往里走是用镂空雕花隔断隔开的一个个小里间,整齐排列的三列。每个里间一样大里面已经摆上了桌子,桌子上的锅也放置进去了,每个桌子上都放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不许浪费之类的话语,这样也能省不少事。
椅子用的是后背镂空的弧形扶手椅,每个里间刚好容纳四个人。餐馆主要的颜色就是原木的颜色,只有置酒台和柜台是呈深色的整体风格属于大气简洁的类型。。
装修完毕后,蒋天信就发布出去了要招人的信息,三个伙计两个杂役和一个会做糕点的师傅。
伙计很好找,当天就找到了,约好三天后来上工。杂役很一样,当天就找到了,是两个手脚麻利的妇人,这附近的有很多闲在家的妇人。
两天后,糕点师傅也有了着落,是一个年约三十的妇人,身材较小,脸上带了点风霜看起来是个有故事的人,夫人名叫茜娘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家里是开糕点铺子的,因为喜欢上了一个男子家里不同意就和那男子悄悄的私奔了,阴差阳错来到了泰州,没想到没过几年她的夫君就抛弃了她离她而去了,而她也无颜再回家面对父母,就一直在这儿定居了下来,平时靠做些零工养活自己,这次听到有人招糕点师傅就想来试试。
苏灿听完她的故事也是唏嘘不已,一个情字伤了世间多少人。
茜娘先试着做出了三样糕点,分别是莲花包,水晶冬瓜饺和芸豆卷。莲花包软糯适中口感Q弹,不会太甜腻却回味甘甜,水晶冬瓜饺晶莹剔透,芸豆卷酥而不渣里面的馅吃起来莎莎的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这三样点心苏灿和蒋天信都很满意,看来茜娘的手艺很好,当即两人就将她留了下来。
苏灿负责搞宣传,蒋天信负责食材的来源,两个人分工合作。
古代没有电子媒介用于宣传,苏灿就用最原始的办法---------发传单。
印刷太贵,她就一张一张的手写,将红纸裁成每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用墨水在最上面写上大大的三个字“天香居”,然后写明价钱和地址,并特意标注出用餐方式。奥对了,优惠不能少,凡进店消费者均送小礼品一份。完完全全就是一副现代传单的模样。
苏灿准备了两千张红纸,若是只有她一个人写恐怕手写残了也写不出来,幸好李杏花和柳原苑都会写字,苏灿拉了她们俩来充当苦力,历时三天,终于在三个人手腕废掉之前,两千份红艳艳的传单新鲜出炉了。
这下提前招的伙计就派上用场了,他们和林凡人手一份厚厚的传单,每个人负责一条街,在发放的同时还附加上了详细点的讲解,一时之间大街上出现了很多手拿红纸的人。。
两天的时间伙计们走遍了永和县大大小小的角落,将自助餐馆也带到了永和县的角角落落。
在发传单期间,苏灿就在铺子里整理厨房和菜品,她的工作主要是熬制汤料,林婶在厨房里清点食材。
菜品主要是各种新鲜蔬菜和羊肉,牛肉的切片。古代的蔬菜种类较少,像现代用于吃火锅的蔬菜并不多,所以苏灿自己又炸了许多东西填补空缺。
糕点的种类倒是有许多,大概十几种由茜娘全权负责,饮品主要是各类酒和茶水,除此之外还有甜汤,主要是用银耳红枣和枸杞熬制的。
餐馆开张的当天,门上的牌匾挂上了大红色的绸布,看着非常喜庆。
蒋天信在门口点燃了不少的爆竹,噼里啪啦的响了好一阵,苏灿让伙计带着锣专门在街上敲了一番,这一番阵仗吸引了不少人,再加上前两天传单的效应,餐馆门前很快就聚集了一圈人。
人群中时不时有人在交头接耳,但没有一个人走进去,他们举得每人五十文钱有点贵,所以,尽管好奇,却没有人走上前去。
苏灿在伙计耳边低语了几句。伙计扯嗓子大喊:“每人五十钱直到吃饱为止,茶水免费糕点免费,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而且凡今天进店者皆送十串烤肉带回家。”
很快人群中有了骚动,有几个人犹豫间走进了店里,有人跨出了第一步就有第二个人跟着,渐渐的陆续有人进去他们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百姓们对于这种自取自煮的用饭方式感到很新奇,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从容的取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很快整个餐馆里就热闹了起来,交谈声此起彼伏,桌上的锅子升起袅袅烟雾,迎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显然他们吃的很开心。苏灿在柜台处忙碌着,蒋天信在烤肉架前忙活,来的百姓大多奔着肉去,而且应允了每人走的时候送十串烤肉,所以一时之间他有点忙不过来,柳原苑在摊煎饼,永和县的百姓对于煎饼的热衷仍然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