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此处安心是吾乡 > 又来了

又来了(1/2)

目录

开张的第一天,餐馆的人流量出乎苏灿的意料,虽然说前期做了那么多的宣传,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于它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苏灿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接连三天生意都还不错,苏灿的但忧慢慢的消了。

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家与众不同的酒楼,虽然所处的地段不是很好但这并不能阻挡食客的热情,其中不仅有本地居民还有来往的商人。这么多的客源当然不仅是因为处于食客对酒楼的新鲜感,苏灿熬制的火锅底料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灿发现柳原苑居然懂得如何管账,为了不浪费这个资源,她特地教林婶学会做煎饼,然后将柳原苑调去做管账的,为此柳原苑还有点小脾气,她现在已经把做煎饼当成了一项事业。看到柳原苑有条不紊的记账,苏灿将心底的疑惑问出了口:“原苑,你以前在家经常是不是帮家里的铺子管账,看你干的这么熟练,中间也未出差错。”

柳原苑无所谓的开口道:“唔,虽然我们家是小铺子但我爹教过我几次,后来他觉得我学的挺好的就一直让我在铺子里帮他。”

“哦,难怪呢。”苏灿了然。

“灿灿姐,你还说我呢,你是怎么想到开这样一个酒楼的,好新奇哦,我以前从来没见过。”柳原苑也是一脸的疑惑,面上却抑不住好奇和兴奋。

苏灿屈起手指轻敲柜台,桌面发出“笃笃”沉闷的声音,她笑了笑:“没怎么想,就是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想法,然后就试试看了。”

“行了,你先忙吧,我去后面厨房瞧瞧。”苏灿说完就去了厨房。

尽管蔬菜水果糕点应有尽有,但蔬菜的种类实在不多,大多数人前来吃的最多的就是糕点水果和烤肉,为此苏灿一直在找寻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助餐馆开张后苏灿就不再在外摆摊卖煎饼了,把在永和镇租的摊位也退掉了,她现在手里有两套做煎饼的工具,在餐馆里留了一套,她琢磨着把另一套给转手了,现在永和县只有自己的餐馆一家卖煎饼,外面的大街上已经没了,若是转手肯定会有人愿意接手,于是就在餐馆门前贴了一张煎饼摊转手的告示。

再说这边,王氏自从那天去山脚下的屋子闹了一通后,思来想去都觉得自己不该被一个小丫头片子给震住了,她趁着田里闲下来的时候又去了蒋天信的家几趟,奈何每次去都是大门紧闭,若一次两次的是巧合,那接连好几次都不在就惹人怀疑了,而且农忙的时候也没见着人,王氏按照李二婶说的位置找到镇上发现也没有他大儿子和大儿媳的身影,那个所谓的煎饼摊子也不在。

她在心里思索着,该不会是是在那丫头的怂恿下跑了吧。

想到这她面色沉了下来,马上就到秋闱了,二儿子参加考试需要不少费用,若大儿子不在那这笔钱就找不到冤大头了。

想到大儿子一家素来和那李婶家交好,她又舔着脸去了李婶家,想要知道蒋天信他们的下落。不料李婶的嘴巴太严,和你东拉西扯的半天就是不说蒋天信他们的行踪,也不说他们现在在干嘛,惹得王氏又是一肚子气,在心里不住的骂蒋天信和苏灿居然和一个外人比自己家的人还亲。

王氏气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后来有一次去镇上置办东西,无意中听见铺子里的两个伙计在讨论一家酒楼。

永和县开了一家不同以往的酒楼,一个瘦小精明的伙计对着另一个胖胖圆润的伙计说:“哎,你听说了吗,永和县新开了一家酒楼,据说只要交五十文钱就管你吃饱,里面各种肉和糕点水果应有尽有随便吃随便拿。”

胖胖的伙计一脸我比你知道的多的表情:“这我早就知道了,我姑母家的表哥就在里面做伙计,不过他说那酒楼的位置很是偏僻在一个巷子里。”

瘦小的伙计惊讶的说:“酒楼竟开在一个巷子里,那生意能好吗?也不知那背后掌柜的是怎么想的。”

胖胖的伙计不以为然:“只要名声打出去了,还怕没有人上门。”然后又神神秘秘的说:“我听人说啊,这掌柜的就是原来在咱们镇上大槐树下卖煎饼的那对小夫妻。”

王氏听到煎饼两个字后悄悄地往前凑了凑想要听见的更清楚。

“是那对小夫妻啊,我还挺喜欢吃他们家的煎饼,没想到他们还开了酒楼,是个有能耐的。”伙计恍然大悟。

王氏听到这儿心里有了思量,难不成大儿子出息了去县里开了酒楼。她心思在心里转了转也没了再购买东西的欲望,当即就回到了家准备和蒋老二探讨探讨。

王氏回到家扔下手中的东西喊了一声,蒋老二走出了屋子咳嗽了两声声音有些干哑:“不进屋在院子里嚷嚷啥呢。”

王氏大喊着:“一天就知道抽,看你嗓子都成什么样了,你知不知道你大儿子现在干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