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琉球团聚(2/2)
与此同时,遥远的中枢,汴梁城。
朝堂之上的局面,同样波谲云诡,并不轻松。首相何栗虽凭借其清望与在危难时刻的担当,暂时稳住了局面,推行了一些恢复生产的政策,避免了帝国的彻底崩溃,但他并非陈太初那等具有雄才大略、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强权人物。他更像一位谨慎的守成者,遵循着陈太初当年定下的一些章程办法,萧规曹随,勉力维持着朝廷的运转。
然而,他缺乏足够的力量和手腕去彻底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推行更深层次的变革。他因此也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掣肘与孤立,在政事堂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步履维艰。所幸,在他的谨慎操持下,帝国总算没有出现更大的动乱,勉强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为后续可能的变化,留下了一丝喘息的空间和……渺茫的希望。
天佑二年,二月,流求,秦王府。
海岛的春天来得早,暖风拂面,棕榈摇曳,花香馥郁。然而王府内的气氛,却比春风更加灼热激动。
当染墨带着陈忠和与岳雷踏入府门的那一刻,整个王府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
陈太初早已接到飞鸽传书,此刻正负手肃立在正殿门前。当他看到那个记忆中挺拔、如今更显清瘦坚毅的长子,活生生地、一步步向自己走来时,这位历经大风大浪、早已喜怒不形于色的秦王,眼眶竟瞬间红了!他快步上前,一把扶住欲行大礼的儿子,双手紧紧抓住陈忠和的臂膀,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上下仔细打量着,喉头滚动,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沉痛的、带着无尽欣慰的叹息:“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父子相拥,虽无言,却道尽了所有的担忧、牵挂与失而复得的狂喜。
“父亲……”陈忠和的声音哽咽了,二十岁的青年,在父亲面前,依旧忍不住泪湿衣襟。
“莫做儿女之态!”陈太初拍了拍儿子的背,声音沙哑却带着力量,“快!快去见你母亲!去见你祖父!”
内院之中,消息早已传开。当陈忠和在妹妹紫玉的陪伴下,快步走入母亲赵明玉的寝殿时,那位昔日雍容华贵、如今却形销骨立、神情恍惚的王妃,正由侍女搀扶着,坐在窗边,茫然地望着窗外。
“母亲!”陈忠和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榻前,握住了她冰凉枯瘦的手。
赵明玉缓缓转过头,涣散的目光一点点聚焦在儿子脸上。她先是愣住,随即瞳孔猛地收缩,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唯有大颗大颗的泪珠如同断线的珍珠,无声地滚落。
“和儿……是我的和儿吗……”她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仿佛确认这不是梦境。“娘……娘不是在做梦……”
巨大的情绪冲击之下,她猛地吸了一口气,竟双眼一翻,晕厥过去!
“母亲!”
“娘娘!”
殿内顿时一片慌乱!太医急忙上前施救,针灸、用药……一番忙乱之后,赵明玉悠悠转醒。令人惊喜的是,这次昏厥之后,她眼中那层长期的迷茫与疯癫之色,竟褪去了大半!虽然依旧极度虚弱,气息微弱,但神智却清明了许多!她紧紧抓着儿子的手,再也不肯放开,泪水长流,却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痴语,而是断断续续地、清晰地唤着儿子的名字,询问他这些日子的经历……那场惊天喜讯,如同最猛烈的良药,竟冲开了她脑中淤塞已久的心窍!
随后,陈忠和与紫玉又来到祖父陈守拙的静养之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卧床多时,意识昏沉。当孙儿孙女一同来到榻前,轻声呼唤,并将从辽东带来的老参切片含入其口中时,奇迹再次发生。陈守拙浑浊的双眼竟微微睁开,似乎认出了眼前的孙辈,干瘪的嘴角甚至艰难地扯动了一下,仿佛想笑。当天晚膳,他竟在侍女的细心喂服下,多喝了小半碗参粥,精神头看起来比往日好了不少。
连日来笼罩王府的沉重悲云,终于被这巨大的喜悦撕开了一道口子,久违的生机与暖意,开始重新流淌在这座海外府邸的每一个角落。
团圆,虽仍带着伤病与忧虑的阴影,却已是命运所能给予的、最珍贵的……
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