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第25章 (第203章 )反制装置通过全场景测试

第25章 (第203章 )反制装置通过全场景测试(2/2)

目录

幽蓝的光映在屏上,每一个数字都透着实打实的突破。

林轩退出虚空状态,指尖还残留着与力场共振的微麻感,他推开舱门,看着围在外面的埃隆、洛克斯等人,笑着举起手:“这杯‘突破酒’,必须得敬洛克斯那锅‘涂层实验’!没有那回的巧劲儿,我还在这儿跟虚空力场死磕呢!”

洛克斯立刻凑上来,举着检测仪哈哈大笑:“那我得赶紧再研发个‘高阶修炼专用涂层’,保准你冲九阶圆满境界时更顺溜!”

埃隆眼里满是认可:“能把科研的理儿用到修炼上,这脑子是真活泛!”

舱外的笑声混着模拟舱的嗡鸣,在华夏号的走廊里散开,没人注意到,林轩周身那层淡金色念力光晕,比之前更凝实了些,连幻形体呼吸间都带着与虚空力场若有似无的呼应。

他们只当这是此次突破的正常表现,压根没察觉,此刻的林轩,离九阶圆满的境界,就差最后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体内念力与虚空的耦合度,早已悄悄达到了圆满的临界值。

这一次,不仅是林轩的修炼突破,更让所有人看到,科学与念力学的边界,从来都不是壁垒,而是能相互照亮的桥梁,而这桥梁的尽头,正藏着林轩即将触达的九阶巅峰。

25.3实战场景的全面验证,反解绑雾护盾的“全关”通过

地球历2937年初,华夏舰队列着整齐的编队,缓缓驶入天枢47星区。

远处的黄矮星像一颗燃烧的金色巨球,表面翻涌的耀斑时不时喷发出淡红色的等离子流,在宇宙中拖出长长的光尾,周边的星云则是一片朦胧的橘粉色,细碎的星尘颗粒在辐射作用下泛着微弱的荧光。

舰队的护盾外层已泛起一层淡淡的蓝光,用于初步抵御星区的辐射,几艘战舰先一步探测完锚点环境,传来“安全可停泊”的信号后,华夏号主舰才慢慢调整姿态,稳稳停在锚点的能量坐标上。

测试设备刚启动,屏幕上的辐射数值就瞬间跳红,黄矮星的高能粒子像无形的箭雨,不断撞击着舰队的外层护盾,护盾表面的光纹时不时泛起涟漪,连数据传输都出现了轻微的卡顿。

洛克斯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辐射参数,又抬头透过舷窗望向远处的黄矮星,忍不住感慨:“好家伙,这地方的辐射强度比模拟舱里高了三成还多!不过也正好,越是这种实打实的恶劣环境,越能测出反制模块的真本事,简直是绝佳的测试场地啊!”

调试后的护盾模块实验舰缓缓驶离主舰编队,朝着黄矮星辐射更强的区域进发。

舰体表面的反解绑雾护盾提前启动,淡金色的光膜像一层紧绷的薄纱裹住舰身,光膜边缘还泛着细碎的银芒,与星空中漂浮的橘粉色星云颗粒碰撞时,会激起转瞬即逝的光点。

刚进入辐射核心区,远处的黄矮星突然喷发出一缕暗红色的高能粒子流,像一条灼热的火舌朝实验舰扫来。

粒子流撞上淡金色护盾的瞬间,光膜只是轻轻震颤了一下,原本容易出现的“波纹紊乱”完全没出现。

护盾表面的引力波光晕始终保持着均匀的波动,连亮度都没丝毫减弱。

监测屏传来的数据显示,反制引力波频率稳稳锁在1.46x1022hz左右,即便粒子流冲击最剧烈时,波动也没超过±0.005x1022hz的阈值。

这表明泽尔设计的“辐射补偿单元”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弱核力生成的“校准脉冲”精准抵消了高能粒子流对引力波的干扰,强核力-引力的“纠缠重连”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反解绑雾护盾的核心防御机制没有出现丝毫断层。

舰体外侧,原本可能因频率波动导致的“护盾薄弱点”彻底消失,哪怕粒子流冲击最猛的瞬间,淡金色的引力波光膜也没出现局部变暗或震颤加剧的情况,反而能持续解离周边的星云微粒,连一颗可能形成解绑雾的分子团都没放过,完全验证了补偿方案的实战可靠性。

舰内操控室里,泽尔紧盯着屏幕上的频率曲线,指尖还悬在计算器上方,见曲线始终平稳如直线,忍不住松了口气:“稳了!这补偿单元跟焊死了似的,一点都没跑偏!”

林轩当即俯身对着通讯器下令:“可以启动宇宙环境中的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实验!老维,立刻让智能机器人投送强力解绑雾装置到实验舰正前方五公里坐标点,启动定向攻击程序!”

维克斯闻言,指尖在主控台的蓝色光键上飞速敲击,指令数据流瞬间涌入舰体机械臂系统:“智能机组收到!03号、07号机械臂已锁定投放舱,解绑雾装置搭载‘精准定位引擎’,攻击轨迹与实验舰护盾呈30°夹角,确保模拟实战中的斜向冲击场景!”

话音未落,实验舰侧方的金属投放舱缓缓滑开,两枚银灰色圆柱状装置带着淡紫色推进焰射出,在宇宙中划出两道精准的弧线。抵达目标坐标时,装置外壳瞬间解体,无数泛着暗蓝色的雾状粒子喷涌而出,如同被无形引力牵引,凝聚成一道宽约百米的“雾流冲击带”,朝着实验舰的淡金色护盾光膜猛扑过去。

这一次,实验专门采用高密度雾团,解绑雾呈银灰色,粒子浓度比常规测试高出20%,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护盾在极限场景下的解离能力。

林轩凑到舷窗边,目光紧紧锁定护盾与雾流的接触点。

那些被引力波解离的星云颗粒还在周边飘荡,而强力解绑雾的先锋粒子刚触碰到淡金色光膜,就像被高温灼烧的冰雪般瞬间汽化,连半秒停留都做不到,甚至没在护盾表面激起一丝能量波纹。

监控屏上,“雾粒子解离率”始终显示100%,反制引力波的频率曲线依旧平稳得如同静置的湖面。

又待了近十分钟,远处黄矮星表面的耀斑渐渐平息,再没出现剧烈的粒子喷发。

实验舰特意调整航向,在辐射区里绕了个螺旋轨迹,故意让护盾从不同角度迎向残留的辐射粒子,可光膜始终凝实如初,能量监测仪上的“逸散值”始终稳定在0.01%以下,完全没有能量泄露的迹象。

至此,淡金色的护盾才缓缓收束,化作流光融入舰体表层。

操控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缓的欢呼声,泽尔抬手拍了下计算器:“成了!辐射干扰下的基础防御关,彻底过了!”

可欢呼声还没消散,华夏号舰体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雷达屏上瞬间跳出大片红色预警。

一片弥漫着暗灰色的暗物质星云突然出现在航线侧方,星云中的暗物质微粒与实验舰护盾发生碰撞,光膜表面竟闪过几缕转瞬即逝的暗纹,“力场传导效率”数值瞬间掉了12%。

林轩盯着屏幕上的星云坐标,非但没慌,反而眼底亮了亮,对着众人道:“来得正好!本就愁没机会测暗物质环境下的护盾性能,这星云刚好当回‘天然测试场’,接着往下测!”

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实验舰刚驶入星云边缘,淡紫色的星云气体就像流动的纱幕裹了上来,其中悬浮的暗物质微粒与模块护盾碰撞,泛起细碎的银蓝色光点。

原本泛着淡金色的护盾表面,突然闪过几缕暗纹,力场传导效率瞬间掉了15%,护盾外围的反制引力波光晕明显变暗,连波动频率都从0.05hz降至0.04hz。

远处飘来的银灰色解绑雾,正是此前智能机器人投送的强力解绑雾装置定向释放的残留雾团,它竟没像之前那样一碰护盾就散,反而在光膜前多停留了0.02秒,像被无形粘住似的,连监测屏上的“解离延迟警报”都跟着亮起,看得操控室里众人心头一紧。

此处星云边缘的暗物质密度达1.2x10?21kg\/3,其具有“弱相互作用”特性,会与反制引力波的能量粒子发生碰撞,导致部分能量粒子偏离传导轨迹,造成力场传导效率下降15%。

反制引力波能量减弱后,对解绑雾的“分子解离力”随之降低,原本0.001秒即可解离的解绑雾,停留时间延长至0.02秒,若不解决,将导致护盾防御效能下降35%。

“小艾,暗物质在‘偷走’力场能量!”马洛克指着屏幕上跳红的损耗数据,声音都拔高了些,“得给涂层加层‘防漏膜’,别让能量全散在星云里!”

艾丽娅立刻在控制台调出实验舰的外部机械臂操控界面,指尖飞快点击指令。

舰体外侧的银白色智能机械臂瞬间启动,精准抓起悬浮在舱外的实验箱,从中取出新的涂层样品。

金属托盘上的涂层泛着细腻的蓝光,在星云的橘粉色背景下格外显眼。

机械臂稳稳托着喷枪,对准护盾测试区开始补涂,细密的蓝色涂层像薄纱般均匀覆盖在淡金色护盾表面,连边角都没遗漏。

艾丽娅盯着实时传回的画面,边调整机械臂角度边解释:“按四级高等文明‘暗物质合金增强理论’来的,在原有暗物质晶体微粒里,又掺了1%的‘力场锁能粒子’,这玩意儿跟海绵似的,能把引力波能量牢牢锁住,暗物质再想‘偷走’就没门儿啦!”

屏幕上,机械臂补涂的区域很快泛起一层淡蓝色微光,与护盾本身的金色光晕交融在一起,形成一道更致密的防护层,连飘来的星尘颗粒都被轻轻弹开。

“力场锁能粒子”的核心成分为“钬-165同位素”,其原子核自旋频率与反制引力波能量粒子的振动频率完全匹配,可通过“共振吸附”将能量粒子束缚在涂层内部传导,避免暗物质碰撞导致的能量逸散。

1%的添加比例恰好能形成“能量传导通道”,既不影响引力波正常作用,又能将能量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

星云里的暗物质像被无形的屏障挡住,再也没法从护盾里“偷走”半分能量,暗物质这关,总算稳稳破了!

最后轮到引力湍流的“突击测试”。

在此之前,实验舰已在星区边缘搜寻了近半小时,维克斯盯着星图上的引力波动轨迹,指尖不断校准坐标:“锚点应该在暗物质星云左侧三公里处,那里的时空曲率最稳定,适合模拟湍流冲击!”

泽尔则通过引力探测仪辅助定位,待屏幕上跳出“锚点信号强度98%”的提示,才向林轩点头:“坐标确认,可安全靠拢!”

实验舰缓缓调整姿态,淡金色的护盾保持低功率运转,避免惊扰锚点周边的力场平衡。

推进器喷出柔和的淡蓝色光焰,舰体像一片轻盈的金属羽毛,慢慢向锚点坐标靠近。

待监测屏显示“已抵达锚点边缘,距离误差±0.5米”,操控室里的众人才算松了口气,马洛克伸手就要点击模拟程序启动键。

可就在指尖即将触碰到按钮的瞬间,舰体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舷窗外原本平稳的星云气流骤然扭曲,一道暗灰色的引力湍流毫无征兆地朝着实验舰席卷而来。

监测屏上的数据瞬间跳红,反解绑雾护盾模块的主能源供给曲线剧烈起伏,数值从稳定的1200kJ骤降到600kJ,核心的反制引力波光晕也开始闪烁,淡金色的光膜甚至出现了几处细微的“缺口”,眼看就要中断,操控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绷紧了。

伊芙眼疾手快,指尖在控制台的应急按钮上一按,屏幕右侧立刻弹出备用能源启动的绿色提示:“林老头儿,早按‘应急能量双备份’方案改了,主能源晃了,备用的0.01秒就能顶上!”

话音刚落,监测屏上的能源数值就像被拉了把劲,瞬间回升到1180kJ,护盾的淡金色光膜重新变得凝练,之前的“缺口”迅速闭合。

引力湍流还在持续冲击,可反制引力波的频率始终稳稳锁在基准值,连一丝波动都没有,舰体外那些被湍流卷来的星尘颗粒,撞上护盾依旧瞬间解离。

引力湍流的核心危害是产生“时空曲率突变”,会对能量传输通道造成挤压,导致主能源供给出现“传输断层”,进而引发反制引力波能量不足。

伊芙设计的“应急能量双备份”方案,采用主、备能源独立回路设计,备用能源单元搭载“超导储能电容”,可在0.01秒内完成能源切换。

这一时间远短于引力湍流造成的约0.05秒的能源中断窗口,能及时补充反制引力波所需能量,避免其因能量不足而中断。

同时双回路的物理隔离设计,可防止湍流对主能源的影响传导至备用系统,确保应急响应的稳定性。

湍流渐渐消散,实验舰的护盾依旧稳如磐石,应急响应这关,也稳稳过了!

实验舰缓缓驶回主舰编队,刚对接完成,操控室里的Rob1号智能助手就响起了清晰的电子音:“报告全体成员,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全场景测试已完成。辐射干扰、暗物质逸散、引力湍流三大核心场景均通过验证,模块各项参数达标率100%,反制效果稳定系数98.7%,研发任务取得完全成功!”

话音刚落,操控室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

洛克斯举着检测仪拍了下桌子,艾丽娅笑着和泽尔击了个掌,伊芙也难得露出甜美的笑容,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点了下,调出测试数据汇总图。

林轩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曲线,指尖轻轻点了点“反制成功率100%”的数据栏,拿起桌上的水杯虚敬了一圈:“大伙儿这阵儿的劲儿没白费!甭管是辐射区、暗物质星云,还是冷不丁冒出来的引力湍流,这模块都稳稳当当扛住了实战考验。往后舰队再进啥复杂星区,就算正脸撞上强力解绑雾攻击,咱也不用慌了,心里头彻底有谱儿了!”

欢呼声混着仪器的嗡鸣,在华夏号的舱内久久回荡。

洛克斯的大嗓门、泽娜轻快的笑声,裹着控制台持续不断的低吟,沿着金属舱壁扩散开来,连角落里备用能源指示灯的微光,都仿佛跟着这股雀跃的节奏轻轻闪烁,把连日测试的紧绷感,都揉进了这满是希望的声响里。

欢呼声刚落下,维克斯就凑到主控台前,调出星区星图:“老林头儿,反解绑雾护盾既然成了,咱们得就近找个资源行星当‘临时换装基地’——总不能让舰队带着半成品模块跑。我刚才用探测仪扫了圈天枢47星区,发现颗合适的,大伙儿看!”

说着他点了下星图上的绿色光点,星球三维模型立刻弹了出来:“这颗代号‘青砾’的行星,表面全是淡绿色矿脉,大气稳定、引力也跟咱们适配,轨道边上还有三座天然陨石矿场。既能撑得起500艘战舰的换装工程,又能就地采能源补给,再合适不过了!”

林轩笑着点头,把水杯放回桌上:“维克斯这眼光够准!就去‘青砾’,让兄弟们也趁换装歇口气。”

话音刚落,主控台就传来航线校准完成的提示音。

华夏舰队缓缓调整编队,主舰率先转向,淡蓝色的推进器喷出柔和的光焰,身后跟着的战舰如同银色长龙,朝着星图上那颗泛着淡绿色光晕的“青砾”行星平稳驶去。

星尘在舰体旁缓缓掠过,一场重大的护盾模块换装任务,即将在这颗资源行星上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