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 > 归墟痕哥布林流氓团情况说明

归墟痕哥布林流氓团情况说明(1/2)

目录

一、基本概况:从“边缘杂碎”到松散网络的身份解构

1.1组织名称的演变与内涵

哥布林流氓团的名称并非固定,而是随历史阶段、活动范围及核心头目变化不断调整,每个名称背后均暗藏其生存逻辑:

-初代名称“归墟痕灰皮帮”(事件前5年-前4年):因成员均为灰绿色皮肤的流浪哥布林,且首次聚集于归墟痕边缘得名,“帮”字仅体现最低级的协作关系,无任何组织约束力;

-俗称“灰皮杂碎”(事件前4年至今):由473豺狼人部落率先称呼——事件前4年,3名哥布林偷猎豺狼人幼崽失败,被部落巡逻队追至枯骨峡谷,巡逻队长“裂爪”在暴怒中嘶吼“这群灰皮杂碎,下次见一个杀一个”,此后该称呼被归墟痕周边势力沿用,带有强烈的轻蔑意味;

-内部互称“疤脸的崽子们”(事件前3个月至今):自疤脸击败前头目“歪嘴”夺权后,其面部从左眉骨至右下颌的深疤成为标志性特征,派系内成员为表“敬畏”(实则畏惧武力),私下以“疤脸的崽子们”互称,而疤脸本人则默许这种带有“父权隐喻”的称呼,以此强化对小团体的控制;

-联盟对外称谓“归墟哥布林协作队”(事件前1周-至今):为介入473豺狼人营地的探寻行动,疤脸牵头组建联盟时,刻意将名称从“流氓团”改为“协作队”,试图弱化“掠夺者”标签,伪装成“可合作的边缘势力”,实则仍以勒索、投机为核心目的。

1.2核心定位:“寄生型机会主义者”的生存本质

哥布林流氓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装组织”,而是以“低风险掠夺+短期利益交换”为核心的寄生型松散网络,其定位具有三大特征:

-生存优先于尊严:成员多为被其他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者(如老弱、残疾、犯过错的个体),或被魔物袭击后失去家园的流浪哥布林,为活下去可放弃任何“部落荣誉”——事件前2年,12名哥布林为从地穴人手中换1袋发霉面包,甚至主动帮地穴人清理矿洞中的毒蜘蛛,其中3人被蜘蛛咬伤后,直接被同伴丢弃在矿洞深处;

-利益绑定取代忠诚:无任何誓言、仪式或层级约束,成员聚集仅因“一起行动能多抢点东西”,若某小团体发现单独行动更有利,会立刻脱离联盟——事件前1年,“矿洞sger帮”因独自发现废弃矿洞中的铜矿,连夜脱离“地下资源派”,直到铜矿耗尽才重新回归;

-风险规避高于一切:严格遵循“打不过就跑,惹不起就躲”的准则,面对银狐狩猎队的弓箭、豺狼人的利爪,从不敢正面冲突,仅在对方放松警惕时偷袭落单者——事件前6个月,银狐队员“银月”单独追踪魔物至断河遗迹,3名哥布林趁其专注魔物时,从背后用石棒偷袭,却在银月转身抽箭时,扔下武器狂奔10里,连偷来的肉干都遗落在地。

1.3活动范围的地形特征与势力边界

其活动范围并非随机分布,而是精准贴合“低风险、易隐藏、有资源”的地形逻辑,核心区域可细化为三大板块:

(1)核心活动区:枯骨峡谷-断河遗迹-废弃矿洞三角带

-枯骨峡谷:长约8里,宽2-3里,两侧岩壁布满深达数米的裂缝,底部堆积着大量野兽、魔物及冒险者的骸骨(“枯骨”得名于此),峡谷中段有一条季节性溪流(仅雨季有水),是哥布林的主要水源之一。峡谷内的“白骨洞”(由巨型兽骨搭建的天然洞穴)是“峡谷掠夺派”的核心据点,洞穴内堆满掠夺来的破旧武器、发霉食物,地面铺着兽皮碎片,角落处有专门关押俘虏的石牢(仅能容纳2-3人);

-断河遗迹:曾是归墟痕支流的河道,因地质变动干涸,遗留大量残破的石制建筑(推测为古代地精部落遗址),墙体上布满藤蔓和苔藓,部分建筑内藏有暗格(哥布林常在此储存偷来的物资)。遗迹中心的“残垣广场”是“遗迹固守派”的集会点,广场中央有一块刻满模糊符文的巨石,哥布林虽看不懂符文,却会定期在石上撒一把矿粉,祈求“不被豺狼人发现”;

-废弃矿洞:位于枯骨峡谷西侧的山体中,共有7个入口(仅3个可通行),内部通道纵横交错,部分区域因矿道坍塌形成天然陷阱。矿洞深处的“铜渣区”(曾被人类开采铜矿,遗留大量矿渣)是“地下资源派”的主要活动地,地面散落着兽骨制成的铲子、藤蔓编织的矿篓,墙壁上用炭灰画着简单的“安全通道”标记(仅内部成员能看懂)。

(2)势力边界与缓冲地带

为避免与其他势力直接冲突,哥布林流氓团在活动范围边缘设置了“缓冲地带”:

-与473豺狼人部落的边界:以枯骨峡谷东侧的“红土坡”为界,坡上插着3根绑着哥布林头骨的木棍(事件前3年,豺狼人部落为警告哥布林设置),哥布林从不越过红土坡东侧;

-与银狐狩猎队的边界:以断河遗迹北侧的“银月林”为界,银狐队常在此巡逻,哥布林若发现林中有银色皮毛的身影,会立刻躲进遗迹的暗格中;

-与地穴人拓荒队的边界:以废弃矿洞的5号入口为界,地穴人负责矿洞深处的挖掘,哥布林仅在入口附近活动,双方偶尔会交换“矿渣换食物”,但从不进入对方的核心区域。

1.4组织规模的动态构成与生存状态

截至473豺狼人营地冲突事件时,96个小团体的规模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成员生存状态极度恶劣:

(1)规模分层与具体构成

-顶层核心小团体(14个,6-15人):如疤脸带领的“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核心团队(42人,由3个微型团体整合而成)、“峡谷掠夺派”的“血牙队”(15人),这类团体有相对固定的据点、少量铁制武器,且头目掌握一定的情报渠道;

-疤脸团队的具体构成:成年战斗员31人(含铁爪带领的10人先锋队、鼠眼带领的5人侦察队、跛脚带领的8人后勤队,及其他8名散兵)、老弱哥布林8人(均为13岁以上,其中2人瞎眼、3人断手)、未成年哥布林3人(分别为5岁的“小灰”、4岁的“碎牙”、3岁的“跛脚仔”,均为掠夺其他地精部落时抓获,小灰因会爬树,负责在据点放哨);

-中层微型团体(32个,3-5人):如“遗迹拾荒帮”(5人,一家三口+2名同乡)、“北矿铜渣小队”(4人,均为曾被部落驱逐的矿工),这类团体多为家族式或同乡聚合,有简易据点(如遗迹的小房间、矿洞的角落),武器以石棒、兽骨匕首为主;

-底层零散团体(50个,1-2人):多为独自生存的哥布林,或因内讧脱离大团体的个体,无固定据点,靠捡拾其他团体遗弃的物资、捕食老鼠为生,武器多为树枝、石块,甚至有12个个体因无武器,仅能靠“装死”躲避危险。

(2)成员生存状态的细节

-食物短缺常态化:96个小团体中,89个每天仅能进食1次,且食物多为“发霉面包+生虫肉干+野草根”的组合——疤脸团队的后勤员每天需带着老弱哥布林在枯骨峡谷采集“酸浆草”(味道酸涩,可果腹),若遇到雨天无法外出,就只能吃储存的发霉面包,部分哥布林因长期吃霉食,嘴角常挂着绿色的霉斑;

-疾病与伤残率极高:因饮用浑浊水源(如断河遗迹的积水,含有大量微生物)、缺乏医疗手段,70%的成员患有腹泻、皮肤病,成年哥布林中,35%有永久性伤残(如跛脚、断指)——“峡谷掠夺派”的“血牙”因被巨狼咬伤左腿,走路时左腿需拖着地面,只能靠右腿发力跳跃;

-寿命极短:哥布林平均寿命15-20岁,但流氓团成员的平均寿命仅8-10岁,多数成员因“被其他势力击杀、病死、饿死或内讧死亡”无法活到成年——事件前1年,“遗迹拾荒帮”的5名成员中,有2人因偷吃地穴人的食物被打死,1人因腹泻脱水死亡,仅剩下头目“残耳”和1名幼崽。

二、历史发展脉络:5年12次分裂的底层逻辑

哥布林流氓团的分裂并非偶然,而是“资源匮乏+权力争夺+外部压力”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每一次分裂都深刻影响其组织形态,具体可追溯至12次分裂的关键细节:

2.1起源期(事件前5年-前4年):第一次分裂的“面包与铁剑”之争

(1)“灰皮帮”的诞生细节

事件前5年,12名被“锐爪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哥布林(含头目“断耳”,因左耳被部落首领斩断得名),在归墟痕西侧的“枯骨洞”聚集——当时枯骨洞内堆满了巨型蝙蝠的骸骨,12人靠捕食蝙蝠、捡拾野果为生,直到事件前4.5年,他们遇到一支迷路的人类矿工小队(3人),趁矿工睡觉时抢走了3把生锈铁剑(剑身刻有“黑石矿场”字样,推测为矿场遗弃的工具)、1袋发霉面包和2个打火石,这是他们首次获得“像样的物资”,也因此自称“灰皮帮”。

(2)第一次分裂的导火索与过程

事件前4年,头目“断耳”私藏了2把铁剑和半袋面包,仅给其他11人分1把铁剑和半袋面包,其中6名哥布林(由“瘸腿”带领,瘸腿因右腿被陷阱夹伤得名)提出“平分物资”,断耳却挥舞铁剑威胁“谁再闹就杀谁”。

-分裂过程:当晚,瘸腿趁断耳熟睡时,偷偷拿走那把共享的铁剑和剩余的面包,带着5名支持者逃出枯骨洞,在枯骨峡谷另一侧的“西坡洞”成立“骨刃队”;

-后续影响:断耳因失去一半成员,实力大减,只能放弃枯骨洞,迁往废弃矿洞的1号入口,而“骨刃队”则在西坡洞靠掠夺过往的流浪地精为生,此次分裂开启了“资源分配不均即分裂”的先例。

2.2分裂高峰期(事件前3年-前1年):第二次至第十次分裂的血泪史

此阶段归墟痕边缘的流浪哥布林数量增多(因周边哥布林部落爆发瘟疫,大量成员被驱逐),同时473豺狼人部落、银狐狩猎队的打击加剧,导致“灰皮帮”及衍生小团体频繁分裂:

(1)第二次分裂(前3年):分赃不均引发的“骨刃分裂”

“灰皮帮”与“骨刃队”因“共同掠夺商队”短暂合作——事件前3年雨季,一支运输布料的商队因山洪暴发被困在枯骨峡谷,两队共18名哥布林趁乱抢走了3袋肉干、5根木棍和1匹破布。分赃时,断耳要求“灰皮帮多分1袋肉干”(理由是“灰皮帮人数多”),瘸腿反对,认为“骨刃队先发现商队,应多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骨刃队”分裂为“骨刃一队”(瘸腿带领,6人)和“骨刃二队”(由“尖牙”带领,5人),小团体数量增至3个。

(2)第三次至第五次分裂(前3年-前2.5年):豺狼人突袭后的“溃散分裂”

事件前3年冬季,473豺狼人部落为清理边缘骚扰,由首领“裂山”亲自带领20名巡逻队成员,对“灰皮帮”的废弃矿洞据点发起突袭:

-突袭过程:豺狼人用火把照亮矿洞,裂山一声令下,巡逻队员挥舞利爪冲入矿洞,哥布林毫无防备,当场被杀死3人,其余12人四散逃亡;

-分裂结果:逃亡的哥布林分别在“枯骨洞”(6人,成立“洞鼠队”)、“断河遗迹”(3人,成立“遗迹拾荒帮”)、“废弃矿洞3号入口”(3人,成立“矿洞sger帮”)形成6个小团体,总数达9个;

-关键细节:断耳在逃亡中被豺狼人的利爪划伤背部,因缺乏治疗,伤口感染化脓,3个月后死亡,“灰皮帮”彻底解散,其私藏的1把铁剑被“洞鼠队”头目“歪嘴”抢走,成为后续权力争夺的导火索。

(3)第六次至第八次分裂(前2.5年-前2年):铜矿引发的“矿权战争”

事件前2.5年,“洞鼠队”与“矿洞sger帮”联合探索废弃矿洞时,在5号入口附近发现少量铜矿(可卖给流浪商人换物资),双方约定“共同挖掘,平分铜矿”。但1个月后,“歪嘴”(此时已成为“洞鼠队”头目)私藏了一半铜矿,卖给商人后换了2袋肉干,仅给“矿洞sger帮”分了1小把铜矿渣。

-分裂过程:“矿洞sger帮”头目“黑皮”暴怒,带领成员与“洞鼠队”在矿洞内斗殴,最终“矿洞sger帮”分裂为“北矿帮”“南矿队”“中矿sger联盟”3个小团体,同时“洞鼠队”也分裂为“洞鼠一队”“洞鼠二队”,新增12个小团体,总数达21个;

-后续影响:各小团体为争夺矿洞入口控制权,开始在矿道内设置陷阱(如绊索、落石),甚至互相偷袭,导致矿洞成为“死亡地带”,最终只能通过“划分矿道区域”妥协。

(4)第九次至第十次分裂(前2年-前1年):银狐清理后的“避祸分裂”

事件前2年,银狐狩猎队为追查“魔物袭击商队”的踪迹,对归墟痕边缘的哥布林进行清理——银狐队员利用弓箭精准射击,多个小团体被打散,仅“北矿帮”“遗迹拾荒帮”等少数团体因躲在矿洞或遗迹深处幸免于难。

-分裂结果:被打散的哥布林为躲避银狐队的追捕,进一步分裂,部分逃至地下浅层通道(成立“隧洞队”等8个小团体),部分逃至枯骨峡谷深处(成立“峡谷隐者帮”等12个小团体),小团体数量激增至48个;

-关键细节:银狐队员“银月”在清理过程中,一箭射中“南矿队”头目“独眼”的右眼,独眼虽侥幸逃脱,却因伤口感染失去视力,最终被自己设置的陷阱绊倒,摔死在矿洞深处,其带领的小团体随之解散。

2.3派系与联盟形成期(前1年-事件发生时):第十一次至第十二次分裂的“聚合与对抗”

此阶段小团体数量过多,单个团体生存困难,开始出现“按利益/区域聚合”的派系,但因权力斗争,又发生两次分裂:

(1)第十一次分裂(前1年):“峡谷掠夺派”的权力争夺战

以“枯骨峡谷”为核心活动区的12个小团体,在“血牙”(因曾杀死一只巨狼,牙齿被鲜血染红得名)的带领下组成“峡谷掠夺派”,血牙试图强制要求“所有小团体的物资上交,由他统一分配”,这一要求引发6个小团体的不满(其中以“西峡爪刃派”头目“快腿”为首)。

-分裂过程:在“烂泥沼集会”上,快腿当众反对血牙,血牙暴怒,挥舞铁剑砍向快腿,快腿灵活躲过,带领5个小团体逃离枯骨峡谷,与“断河遗迹”周边的9个小团体组成“遗迹固守派”,小团体数量达54个,首次形成2个明确派系;

-妥协条件:血牙因无法消灭快腿的势力,只能同意“峡谷掠夺派负责峡谷深处的掠夺,遗迹固守派负责遗迹周边的拾荒,互不干涉”。

(2)第十二次分裂(事件发生前3个月):“地下资源派”的入口控制权之争

“矿洞系”18个小团体组成“地下资源派”,因废弃矿洞的3号入口(最靠近铜矿的入口)控制权,分裂为3个次级派系:

-“北矿帮”:由“黑皮”带领,控制3号入口北侧的矿道,主张“按挖掘量分配铜矿”;

-“南矿队”:由“石锤”带领,控制3号入口南侧的矿道,主张“按人头分配铜矿”;

-“中矿sger联盟”:由“瘦猴”带领,控制3号入口的中间区域,因人数最少,主张“平均分配”;

-分裂结果:三方因无法达成一致,最终“中矿sger联盟”的6个小团体脱离“地下资源派”,加入“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小团体数量稳定在96个,派系整合为13个,联盟通过“临时合作协议”达34个。

三、分裂后格局:96个小团体、13个派系与34个联盟的运作细节

3.196个小团体的“脆弱联系”:暗号、集会与信使

尽管分裂频繁,96个小团体仍通过一套“低成本、高隐蔽”的机制保持联系,避免互相攻击(偶尔因资源争夺仍有冲突,但会通过派系调解):

(1)暗号系统:区域化与场景化的双重设计

暗号分为“日常联系暗号”和“紧急预警暗号”,且因活动区域不同有明显差异:

-日常联系暗号:

-枯骨峡谷区域:见面时“右手拍击地面3次+发出‘吱吱’声(模仿盲眼鼠的叫声)”,若对方回应“左手拍击地面2次+‘呜呜’声”,则为友方;

-断河遗迹区域:敲击石头2次(用石棒),若对方回应“敲击石头1次+吹口哨(模仿鸟类叫声)”,则为友方;

-废弃矿洞区域:咳嗽2声(低沉沙哑),若对方回应“咳嗽1声+跺脚1次”,则为友方;

-通用暗号:无论在哪个区域,若遇到陌生哥布林,先“举起右手,露出手腕的灰绿色皮肤”(区别于其他哥布林部落的“左手举石”),若对方同样举手,则进一步确认区域暗号。

-紧急预警暗号:

-发现豺狼人:发出“嗷呜”的狼嚎声(模仿豺狼人的叫声,混淆视听),同时快速躲进隐蔽处;

-发现银狐队:吹3声短促的口哨,然后向反方向逃跑;

-发现魔物:挥舞武器,发出“啊啊”的尖叫,通知周边同伴逃跑。

(2)“烂泥沼祭坛”集会:每月一次的“生存情报交换会”

每月初一清晨,各小团体派1名代表(多为头目或侦察员)前往归墟痕边缘的“烂泥沼祭坛”集会,该祭坛是古代地精部落遗弃的祭祀点,具体细节如下:

-祭坛环境:位于烂泥沼中央的一小块高地,面积约10平方米,地面铺着破碎的石砖,中央有一块高约1米的黑色巨石(表面刻满模糊的地精符文),巨石旁插着7根绑着兽骨的木棍(分别代表7个早期小团体);

-集会流程:

1.签到阶段:代表到达后,需在巨石旁的泥地上按手印(证明“已到场”),若某小团体连续2次未签到,视为“已解散”,其活动区域由其他小团体瓜分;

2.情报交换阶段:由“oldest的头目”(通常是“遗迹固守派”的“残耳”,年龄13岁,是目前流氓团中最年长的成员)主持,各代表依次发言,内容多为“资源情报”(如“枯骨西坡有商队遗弃的木箱,内有面包”)、“威胁预警”(如“银狐队近期在银月林增加巡逻次数”);

3.冲突调解阶段:若上月有小团体间的冲突,由各派系头目共同调解——事件前1个月,“北矿帮”与“南矿队”因争夺铜矿发生斗殴,最终在“地下资源派”头目的调解下,约定“北矿帮负责周一、三、五挖掘,南矿队负责周二、四、六挖掘,周日共同休息”;

4.散会仪式:所有代表围着巨石站成一圈,撒一把矿粉(从废弃矿洞收集的铜渣粉)在巨石上,然后齐声喊“活下去”,随后各自返回据点。

(3)盲眼鼠信使制度:哥布林的“地下邮政”

因哥布林不识字,且活动区域多为隐蔽地带,他们利用归墟痕特有的“盲眼鼠”传递情报,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盲眼鼠的特征与训练:盲眼鼠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啮齿动物,体长约10厘米,灰色皮毛,眼睛因长期生活在地下而退化(呈白色),但嗅觉和记忆力极强,能精准找到标记的地点。哥布林通过“食物引导”训练盲眼鼠——从小用发霉面包屑喂养,让其熟悉各小团体据点的气味(如“疤脸团队的据点有蝙蝠粪的气味,遗迹拾荒帮的据点有苔藓的气味”);

-情报传递流程:

1.写情报:用炭灰(从篝火中收集)在树皮片(约5厘米见方)上画简单的图案,如“一个圆圈代表食物,一把剑代表武器,一个叉代表危险”;

2.绑情报:将树皮片卷成筒,用藤蔓绑在盲眼鼠的腿上(藤蔓绕3圈,松紧以不影响鼠类活动为宜);

3.放鼠:在据点的“鼠洞”(专门为盲眼鼠挖掘的小洞,直径约5厘米)处放鼠,盲眼鼠会根据气味找到目标据点;

4.收情报:目标据点的哥布林发现盲眼鼠后,解开藤蔓,根据树皮上的图案解读情报;

-情报示例:事件前1周,鼠眼(疤脸团队的侦察员)发现473豺狼人营地聚集多方势力后,画了一张情报:“一个大圆圈(代表营地)+多个小圆圈(代表不同势力)+一把剑(代表武器)+一个问号(代表‘有机会索要物资’)”,绑在盲眼鼠腿上,传递给疤脸。

3.213个派系的“利益聚合”:分类、特征与权力结构

13个派系按“核心利益+活动区域”划分,无严格等级,仅靠“头目威望”和“共同利益”维系,每个派系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

(1)派系分类与核心特征详表

派系类型数量代表派系名称核心小团体数量头目姓名及特征活动区域具体范围主要主张与生存策略

峡谷掠夺派3枯骨峡谷血牙派、西峡爪刃派、南峡突袭队18血牙:11岁,左腿被巨狼咬伤致残,面部有三道深疤,武器为生锈铁剑(断耳遗留),性格残忍好斗;快腿:9岁,身形灵活,擅长奔跑,武器为兽骨匕首,性格狡猾枯骨峡谷东坡至西坡,不含红土坡东侧主动掠夺经过峡谷的商队、流浪佣兵,拒绝与大型势力合作(认为“合作是陷阱”);掠夺时采用“埋伏+突袭”策略,得手后立刻撤回白骨洞

遗迹固守派2断河遗迹拾荒派、残垣守望派15残耳:13岁,左耳缺失,右眼因白内障半盲,武器为木棍,性格谨慎胆小;石苔:8岁,皮肤因长期接触苔藓呈暗绿色,擅长在遗迹中隐藏,武器为石棒断河遗迹中心至北侧银月林边缘仅在遗迹周边捡漏(如商队遗弃的物资、冒险者的尸体),不主动攻击;遇到危险时躲进遗迹的暗格或残破墙体后,待危险解除再出来

地下资源派4北矿铜渣帮、南矿隧洞队、中矿sger联盟、西矿挖掘队27黑皮:10岁,皮肤因长期接触矿渣呈黑色,右手断指(挖掘时被落石砸伤),武器为铁铲(掠夺矿工所得);石锤:9岁,身材矮胖,力气大,武器为石锤废弃矿洞1号至7号入口及周边矿道以废弃矿洞为据点,挖掘铜矿(卖给流浪商人古克)、捕捉地下生物(如蝙蝠、盲眼鼠)作食物;与地穴人达成“矿渣换食物”的协议,偶尔帮地穴人清理矿洞中的魔物

投机合作派3归墟边缘疤脸派、中立调解派、边缘情报帮21疤脸:12岁,面部有长疤(偷猎豺狼人幼崽时被抓伤),身高1.2米(较普通哥布林高10公分),武器为生锈铁剑(击败歪嘴所得);歪嘴:11岁,嘴角歪斜(天生缺陷),擅长谈判,武器为木棍归墟痕边缘的枯骨峡谷西侧、断河遗迹南侧主动与大型势力(如473豺狼人部落)合作,以“提供情报/带路”索要物资;合作时保持警惕,若发现危险立刻脱离;擅长“见缝插针”,在多方势力冲突时趁机索要利益

流动游击派1荒野流窜帮15风跑:8岁,身形瘦长,擅长长途奔跑,武器为树枝,性格急躁;土埋:9岁,擅长在荒野中挖洞隐藏,武器为石棒归墟痕边缘的荒野地带,无固定区域在荒野中游走,偷袭落单的冒险者、流浪地精;不参与任何长期合作,掠夺后立刻转移地点;遇到强于自身的势力时,扔下物资狂奔逃跑

(2)核心派系: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的权力结构

作为此次介入473豺狼人营地事件的核心派系,“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的权力结构呈“头目-核心小团体-普通小团体”的松散层级:

-头目疤脸的权力基础:疤脸通过“武力夺权+资源掌控”巩固地位——事件前3个月,他在枯骨洞与前头目歪嘴决斗,用铁剑划伤歪嘴的腹部,歪嘴因失血过多认输,被迫交出私藏的2把铁剑和1袋肉干;此后,疤脸控制了派系内的“情报渠道”(通过鼠眼的侦察和盲眼鼠信使)和“物资分配权”,普通小团体需向其汇报情报,才能获得食物和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