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491章 团队壮大

第491章 团队壮大(1/2)

目录

监理部的办公室最近热闹得像开春的集市,打印机的嗡鸣、图纸翻动的哗啦声,再加上年轻人清脆的争论声,把原本略显沉闷的空间填得满满当当。

林江推开玻璃门时,带着一身施工现场的尘土气息,正撞见三个穿着崭新工装的年轻人围着绘图桌争论不休。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紧绷的侧脸和摊开的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其中个高的男生叫陈阳,刚从工程大学毕业,此刻正拿着铅笔在图上用力圈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觉得这里的配筋间距有问题,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该再缩五公分,才能保证结构强度。”

话音刚落,戴黑框眼镜的女生周彤立刻凑上前,手指点在图纸角落的地质标注上反驳:“你没仔细看地质报告吗?这里是软土层,荷载力本身就弱,钢筋间距太密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反而容易开裂,这是基础常识!”两人各执一词,站在旁边的小个子男生小李则拿着规范手册,皱着眉在条款间来回翻找,试图找到能说服双方的依据。

“都过来。”林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把安全帽往桌上一放,金属扣碰撞桌面发出清脆的响声,让争执瞬间戛然而止。他转身走向靠墙的文件柜,拉开最底层的抽屉,抽出一叠泛黄发脆的图纸,最上面那张边角已经磨出毛边,边缘甚至有几处细小的撕裂,唯有铅笔标注的字迹在岁月侵蚀下依旧清晰。“知道这是什么吗?”

三个年轻人立刻凑过来,脑袋挤在一起,图纸上蜿蜒的曲线代表着坝体轮廓,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标注看得人眼花缭乱。周彤最先注意到图纸标题栏的日期,忍不住轻声惊呼:“这是……五年前溃堤的青山水库施工图?”

林江点点头,指尖轻轻点在图纸中央一处模糊的墨团上,那是当年反复修改留下的痕迹:“当时就是这里的钢筋间距,实际施工时比设计图纸差了三公分。暴雨天溃堤那一刻,我就在现场,看着那些本该支撑坝体的钢筋,像煮软的面条似的被洪水硬生生扯开,整座坝体塌得连个缓冲都没有。”他忽然提高声音,目光扫过三个年轻人紧绷的脸,“记住,你们手里的笔比医生的手术刀还金贵,手术刀划错了能补救,你们笔下的一个小数点、一个数字,关系着下游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一刀下去是救命还是害命,全在你们眼里的小数点上!”

办公室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窗外麻雀扇动翅膀的扑棱声,三个年轻人低着头,没人再说话,方才争论的锐气荡然无存,只剩下沉甸甸的凝重。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江的日程表排得比坝体的钢筋还密。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三个新人扎进资料室,架子上堆叠的验收报告、检测数据、施工日志被一一铺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泛黄的纸页上,映出他指尖的红笔痕迹。“看见没?”他指着一份十年前的验收报告,在“合格”二字旁边圈出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墨痕,“这是当时的监理急着赶去参加庆功宴,签字时笔尖在纸上顿了半秒,力道没控制好留下的印子。后来大坝蓄水,就在这个签字对应的坝段,发现了三条贯穿性裂缝,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又是一场灾难。”

陈阳凑近了仔细看,才勉强看清那个比米粒还小的墨痕,心里不禁泛起一阵寒意——原来所谓的“万无一失”,真的会毁在这样微小的疏忽里。

午后的施工现场像个巨大的桑拿房,地表温度直逼四十摄氏度,空气里弥漫着水泥和尘土的味道,吸一口都觉得嗓子发紧。林江蹲在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坝段旁,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工装的领口,他却浑然不觉,只示意实习生小王把回弹仪贴在混凝土表面。“读数多少?”

小王握着仪器的手微微发颤,盯着显示屏上的数字,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林工,读数……读数差了0.2兆帕,没达到设计标准。”他以为林江会发火,头埋得更低了,却没料到林江忽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块巴掌大的凝结混凝土试块,表面已经有些风化。“知道这是什么吗?三年前,我在这个坝体的同样位置取的样,当时检测,也差了0.2兆帕。”他把试块往地上轻轻一磕,“咔嚓”一声,试块断成两半,断面露出细密的蜂窝状孔洞。“后来这里渗水,雨水顺着孔洞往下渗,淹了下游三个村子的农田,农户们半年的收成全泡汤了。”

小王看着断面的孔洞,脸上瞬间没了血色,手里的回弹仪仿佛重了千斤。

暴雨倾盆的夜晚,豆大的雨点砸在监理部的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办公室的灯却亮到后半夜。新人小李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眉头皱成了“川”字,屏幕上的监测数据曲线像失控的过山车,上上下下乱蹦,完全没有规律可言。“林工,这数据太奇怪了,白天还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波动得厉害,是不是仪器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