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卫军 > 第391章 卡耐基和摩根

第391章 卡耐基和摩根(2/2)

目录

那么,一直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北方特区,背靠四万万人口的清国,无尽的资源,以后的亚洲,谁还能制约北方特区?几十年之后,很有可能,亚洲就是北方特区的亚洲。

不过,这也变相保证了北方特区的偿债能力,戈辉还这么年轻,至少还能执政几十年。

卡耐基问道:“你的整个特区都在建设,钢铁够用吗?”

“不够用,钢材一天一个价,蹭蹭往上涨。”戈辉无奈道。

“我打算在你那里投资两个超级钢铁厂”摩根说道。

“太好了,求之不得。”戈辉立即回应道:“北方特区希望能以土地做股本,占股百分之二十。”

摩根笑了,说道:“你那里的土地,并不值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戈辉也笑了,说道:“土地确实不值那些股份,但是因为这百分之二十,特区政府给予的政策便利,公平机会,优先进入机制,远超百分之二十的价值。”戈辉特别强调:“这样的机会,我不是谁都给。”

“别忘了,你们现在缺钢铁。”卡耐基提醒道。

“短期内我们可以用外购来解决问题。”戈辉说道:“钢铁是特区工业的脊梁,是战略压舱石,是特区重点建设的产业。我们计划赤资建设新厂(德国人援建),逐步解决目前短缺的问题。未来,我们不但不缺钢铁,还将输出更多的钢铁。”

卡耐基和摩根同时陷入沉思之中,他们不是舍不得那百分之二十,而是作为商界的王者,他们不习惯被拿捏,和多少股份没有关系。

“特区的建设将至少持续几十年,甚至百年,再往后是改变后的国家。”戈辉智珠在握,幽幽说道:“先人一步进来,可不仅仅是一步之差。美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除了美国建设的需要,更是两位前辈对未来的坚信和预见。我相信,你们也能看到北方特区,无比灿烂的未来。”

“你的条件并不苛刻,我会仔细考虑的。”摩根在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他决定换上话题,于是说道:“你们现在有五条铁路在同时建设,而且还都是你们所谓的超级铁路,可见你对铁路建设非常重视。”

“和欧洲国家动辄几万公里的铁路线相比,我们不过是在小打小闹。更不要说,超过三十万公里的美国铁路了。”戈辉谦虚道:“我一直在说,美国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也包括铁路建设,现在是北方特区,以后会扩大到改变后的国家。”

卡耐基笑了,说道:“你的理想很远大,你的心胸,装着整个国家,你会成为华盛顿。”

戈辉立即摇头,十分肯定地说道:“没有想过,也成不了。北方特区的今天,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前是,现在是,以后更是。”

卡耐基淡淡一笑,坚持道:“你已经具备了成为华盛顿的绝大部分条件,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戈辉还是摇头,但并未接话,而是拿起刀叉,切了一小块蟹肉饼,用叉子送进嘴里。

在戈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不只一次在这里请客,那时的蟹肉饼,比现在的蟹肉饼更好吃,但这个肯定更健康,肯定没有科技和狠活儿。

“非常好吃,甚至超过了法餐。”戈辉褒奖道:“美国人是幸福的。”

“听说,你出行,还带着专门的厨师。你的奢华,已经比肩很多国王了。”卡耐基说道。

“安全,可口,更有营养的食物,不但能快速补充体能,还能让心情更好,心情好,思考问题效率更高,更不容易出错。”戈辉坦言道:“坐到我这个位置,很多事我必须想明白,不能出太大的纰漏。比如修铁路,大方向是没错的,但是放在当下,财政紧张的时候,强修铁路,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拖慢发展的速度。对此,我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摩根不想再和面前的小狐狸玩心机了,直接说道:“我想在你的特区投资铁路,你提条件吧!”

戈辉也不再绕弯,直接说道:“两条路:1是合作建设,共同运营,到达约定年限为止。2是单纯的贷款,在约定年限之前,还清本金和利息。”

很明显,不是不可以建铁路,而是看什么条件。

“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约定年限是多久?如果是第二条路,利息是多少?”摩根问道。

“我现在不能给一个准确的数字。”戈辉先把余地留好,然后说道:“第一条路,四十年左右。第二条路,利息在2%左右。”

摩根轻轻摇头,直接拿起了面前的刀叉,显然还是吃饭重要。

今天的会面,不能说成功,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在钢铁厂方面,达成了口头意向。

戈辉回到威拉德洲际酒店,威廉二世的近身侍从立即过来传话——陛下有请。

戈辉心中轻叹,然后跟着威廉二世的近身侍从来到威廉二世的豪华套房。

“坐吧!”威廉二世指了一下旁边的沙发,脸上并无不悦之色。

标洛首相气哼哼地坐在威廉二世另一边的沙发上,瞟了一眼戈辉,就再也不看戈辉了。

“你居然用1.2亿英镑买英国人的武器,好大的手笔啊!”威廉二世感叹道,声音里没有愤怒的意思,也没有其它意思,就单纯地感叹。

“用东西换的,我拿到了军舰和技术,顺便还卖出了东西。”戈辉说道。

“你知道,你把1.2亿交给英国人,这对德国意味着什么吗?”威廉二世说道,声音依然平静,并没有听出质问的意思。

“价值1.2亿的特区商品,很可能会冲垮英国殖民地经济。”戈辉淡定地说道:“英国人虽然赚到钱了,但他们失去的将会更多。”

“你错了,殖民地经济从来不重要,垮掉都无所谓。”威廉二世说道:“殖民地是什么?是低成本税源、高溢价卖货、无风险抽息。”

戈辉抱着肩膀沉思,看来他对殖民地的理解还是浅薄了。

威廉二世继续道:“殖民地不需要发展经济,反而要第一时间摧垮。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种粮食和挖矿就行了。英国只在乎殖民地的资源,不打算移民和运营,只要能满足大英帝国的需求就行。”

“陛下,叫我来……”戈辉试探着说道:“需要我怎么做?”

威廉二世叹了口气后,说道:“不得不说,你帮了英国人大忙。这件事,的确让德国措手不及。但是,你也真的在帮助德国,特别是我们的第二公海舰队计划,这是真正能改变德国海洋困境的计划。”

“请陛下放心,禁卫军肯定会帮陛下完成第二公海舰队的建造计划。”戈辉当即保证,然后说道:“同时,也希望陛下明白,德国的机会不在海洋上,是在陆地上,是在西欧。建设最强大的陆军,在西边快速打败法国,东边严防死守。”

“有了第二公海舰队,就能改变德国的战略劣势。”威廉二世说道:“英国的海上封锁不足为惧。”

戈辉轻轻摇头,继续说着自己的理解:“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资源消耗战,德国只有中欧这点有限的资源,却要对抗几乎拥有全世界资源的英法两国,就问你这个仗怎么打?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资源不断消耗,消耗光了怎么办?”

“我们可以从敌人手中获取,抢夺他们的资源。”标洛首相终于忍不住说道:“只要我们能一直赢下去,就不担心没有资源。”

“德国能保证一直赢吗?一直赢就一定能赢到最后吗?坦克、飞机没油了怎么办?没粮食了怎么办?橡胶、桐材,没有这些也不行。”戈辉毫不客气地问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不是纯军事技术的较量。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追求胜利,反而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有时候,最大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一路胜利地走向失败。”

你听听,这叫什么话,一路胜利地走向失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