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会面塔夫脱(1/2)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进场之前,美国国务卿菲兰德-C-诺克斯找到戈辉:“今天中午,我们总统邀请您共进午餐,晚上,安德鲁-卡耐基先生和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先生,约您共进晚餐。”
事实上,正是因为提前知道了卡耐基和摩根要约见戈辉,塔夫脱才要提前和戈辉聊聊,不然,塔夫脱打算峰会结束后再和戈辉详聊的。
戈辉直接点头:“非常乐意!”然后一脚踏进会场,找到圆桌上自己的位置。
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是最后一个走进会场的,为了避免昨天吵架的情况,他提议今天上午讨论成立国协联维护和平部队的议题。
结果,直接进入吵架模式。
首先巴尔干地区相关国家集体反对,因为大家要的不是就此停战,也不是回到开战之前,而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维护和平部队显然是给不了的,也没法给,毕竟各国的需求不一样。特别是沙俄,坚决反对,一旦维和部队介入,沙俄的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念想就彻底成了念想。
英法德美等国对巴尔干地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支持成立维和部队,因为这是他们向巴尔干地区派兵的正当理由。
关于成立国协联维护和平部队的讨论,很快过渡到巴尔干问题,时间仿佛又回到了昨天下午。
戈辉并不参与讨论,他是域外国家,不光他不参与,其他域外国家也不参与,像是阿富汗、波斯、暹罗、埃及、阿比西尼亚、利比里亚等国,都是一副观望态度。
一些西欧和北欧小国也不参与讨论,都是一副吃瓜看戏的模样。
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面对和昨天下午一样的吵架情形,心中的烦躁无法言说。唇上的两撇精心修剪的胡子,向上翘的趋势更加明显了。突然,他看到戈辉旁若无人地在白纸上写写划划,好像昨天也是这样。
塔夫脱直接敲锤,让所有人安静,然后看向戈辉,说道:“戈辉将军,我记得成立维护和平部队的提议,是第一次峰会上你提出来的,面对今天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是啊!这个提议可是戈辉提出来的。面对今天的情况,戈辉有什么看法?在座的很多人把目光移向戈辉。
“我的看法很简单,直接成立就是了,但是不适合用在巴尔干半岛这样复杂的地方。”戈辉直接说道:“用在情况比较单一的地方,比如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直接派兵过去,隔离,当裁判,谁不服揍一顿。”
额?与会的二十八国,二十七国都愣住了,只有戈辉继续在面前的白纸上勾勾画画。
在白纸上,为尼古拉二世画上两撇惟妙惟肖的两撇小胡子之后,放下手中的金属铅笔,戈辉继续说道:“具有多边性质的复杂问题,就不是单纯的军事隔离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像巴尔干乱局,最好当事方对话解决,在这里吵架没意义。”
塔夫脱直接敲锤子,然后说道:“我赞同戈辉将军的提议。”
“我们是来开会的,讨论的是全球性问题,协调国际军备,避免大规模战争的发生。”戈辉抬手指向背景墙上华盛顿峰会的超粗体英文,继续道:“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科学、艺术、工业文明已经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全球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整个欧洲、美洲、亚洲,都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繁荣之中。无数人深信,历史进步的阶梯将永无止境地向上延伸,你们谁愿意破坏如此完美的一切?谁又能容忍有人蓄意破坏眼前的一切?”
戈辉的话,让二十八人的圆桌会议,进入思考时刻。
事实上,在当下繁华的表象之下,藏着致命的裂痕与暗流,充满了希望与绝望,进步与疯狂。欧洲作为世界权力的中心,它统治着全球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陆地面积,其资本、商品、文化和军队渗透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这个中心并非铁板一块,这是由几个各怀心事,相互犯忌的庞大帝国构成的,每一个都在繁荣的背后,深藏着无法与人言说的焦虑。
是戈辉故意视而不见呢?还是因为他远离世界权力中心,了解不够透彻?或者说,他单纯就是在说漂亮话。
戈辉就是在说漂亮话,他知道,未来的几年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要这样说。毕竟谁都无法预知未来,包括戈辉自己,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未来会怎样?谁说的准啊?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所有人都注意避开巴尔干问题,讨论的是如何协调国际军备,如何划分殖民地权力,至于成立维护和平部队,各国还是不太愿意推动这个议题,谁也不愿意突然多出一个针对自己的军事强权。
上午的会议结束,阿富汗、波斯、暹罗、埃及、阿比西尼亚等五国,直接找到戈辉,希望私下交流一下。但是戈辉告诉他们,今天肯定是没时间,都约出去了,明天中午可以一起吃午餐,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一下意见。
看着五国人离开,戈辉收拾完桌上的东西,包括自己的铅笔画,跟着美国国务卿菲兰德-C-诺克斯,去了老埃比特烤架餐厅。
老埃比特烤架(OldEbbitGrill),华盛顿特区的传奇地标,白宫旁的政治食堂。成立于185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餐厅之一,不论是环境,还是味道,都称得上高大上。
维多利亚风格装潢充满中世纪魅力,琥珀色灯光映照着百年历史照片,仿佛置身19世纪沙龙。主打美式菜系,海鲜和牛排,招牌生蚝吧提供东海岸最鲜甜的时令品种,蟹肉饼外酥内嫩。汁水丰盈,经典汉堡配精酿啤酒堪称美式fortfood典范。这里的行政总厨烹饪的各种美味总是能吸引很多食客。
服务生西装笔挺却幽默风趣,经常能偶遇政要在此密谈,记者、名人以及商界名流来此用餐。距离白宫仅有几步之遥(图上测量距离277米),建议提前预约窗边位子,等位时还能欣赏白宫围墙外的历史街景。
戈辉很快来到老埃比特餐厅,见到了威廉-塔夫脱总统,握手、拥抱,互致问候之后,两人隔着餐桌,相对而坐。
两人真的就是共进午餐,谈了美国的风景。戈辉从西海岸看到东海岸,看到的一切,都成了餐桌上的谈资。
塔夫脱非常看好北方特区的发展前景,说戈辉的发展思路,很值得美国借鉴。
戈辉说美国是北方特区的榜样是目标,美国肯定会继续强大,甚至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还特别强调,相比英镑,我更喜欢美元。
塔夫脱十分健谈,戈辉也能说会道,两个人谈的很投机,音乐、文化、艺术都有,就是没有与两人的职务职责毫相干的东西。
两个人算是陌生人,但却有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塔夫脱告诉戈辉:“美国总统,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份工作,我没在里面找到乐趣。”
“你这话太假了”戈辉摇头,然后直接否认:“你是世界最有钱最强大国家的总统,无数人羡慕的职位。”
“你不懂,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塔夫脱也摇头,说道:“resident是居民,president是总统,总统仅比居民多个P(屁),总统就像走马灯一样,不停的更换,只有首席大法官可以一直干到你躺进棺材为止。”
戈辉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先把高脚杯里的暗东色液体全部倒进嘴里,然后告诉塔夫脱:“你要是这样说,我赞同你的说法。”
“在我的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职位是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塔夫脱说完,也把酒杯里的液体全部倒进嘴里,不品味,直接咽下去,然后继续道:“直到现在,坐进了白房子的椭圆形办公室,还是这种想法。我曾不只一次在美国第4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的铜像前驻足停留,幻想有一天我会成为他。”(后来他实现了梦想,成了美国历史上的唯一)
戈辉笑了,然后笑着问他:“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是选择成为马歇尔,还是总统?”
塔夫脱立即回答:“我肯定会选择成为马歇尔,而不是其他美国人,除非是华盛顿。不过,就算那样,我想我还是会倾向成为马歇尔,而不是华盛顿。额……”想了一下,又自豪地补充道:“我母亲说我生来就有一个当法官的头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