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华盛顿峰会(1/2)
戈辉还没看完调查报告,兰方舟进来提醒戈辉:“威廉二世陛下和标洛首相到了。”
戈辉放下报告,站起来等候。他本以为会明天见,结果一天都不等。
事实上,戈辉乘坐的专列一到华盛顿火车站,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就知道了。
当戈辉踏进威拉德洲际酒店的时候,同样住在该酒店的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就已经起身,对着镜子观察了一下着装,然后直接去找戈辉了。明天就是华盛顿峰会,在此之前,有些问题必须提前沟通。
威廉二世陛下和标洛首相走进客厅,戈辉笑眯眯地向他们敬礼,然后伸出右手,亲切问候:“陛下,首相阁下,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
“我一直强壮得不行不行的。”威廉二世除了出生时,患有厄尔布氏麻痹导致致左臂萎缩外,身体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标洛自信地说道:“我还没那么老,像我这个年龄,也算当打之年了。”
“请坐!坐下说!”戈辉轻轻点头,微笑着说道。
兰方舟很快为三人送上热茶,戈辉介绍道:“这是今年最顶级的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威廉二世端起透明的玻璃茶杯,仔细观察,茶叶扁平、光滑、挺直,形似碗钉,色泽嫩绿光润,叶底细嫩成朵。端到鼻子底下,香气鲜嫩清高,又有花果与嫩栗的香味。汤色嫩绿明亮,喝一口鲜爽甘醇,入口清甜,回甘明显,余韵悠长。
“好茶!”威廉二世赞道:“你很会享受。”
标洛首相品过之后,同样赞不绝口。
“已经为陛下和首相阁下准备了,虽然少了点,但这是我的全部。”戈辉说道:“这种最顶级的明前茶,产量很低,希望理解。”
威廉二世很满意,标洛首相也连忙称谢,然后又道:“不光要谢你的茶,还要谢你帮助德国建造军舰。”
“我们是互相帮助,德国帮禁卫军建设船厂船坞,我们帮助德国建造军舰,顺便学习德国的造舰技术,培养舰船设计人才,培养工人,我们双方都得利,是双赢。”戈辉说道。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一起点头,定位准确,没有自夸,没有高抬,双方各取所需。
“话说,让我帮你们建造军舰,这个大胆的想法,是谁提出来的?”戈辉感叹道:“跳出问题(国内造舰),解决问题(国外造舰),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威廉二世抬手示意,指了指标洛首相,说道:“老实说,我也很意外,但这的确是最优的解决办法。”
标洛坦言道:“我们调查了一下北方特区的物价,即便是在回落之前,建造成本也低于德国的一半,以现在的价格,大约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多一些。”
戈辉轻轻点头:“确实,相对于欧美的物价,北方特区的物价确实低了很多很多。”
“德国需要减少海军的军费,但又想建造更多的军舰,只能从外面想办法。”标洛说道:“北方特区是德国不二的选择,也是德国最值得依赖的盟友。”
“谢谢德国的信任,北方特区也不会辜负德国的信任。”戈辉肯定地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也让我们双方的互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禁卫军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值得被信任的,值得被托付。”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威廉二世高兴地说道:“关于我们双方的合作,很可能会成为此次峰会的焦点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戈辉无所谓道:“国际合作又不是只有我们两家。”
标洛点头,觉得这么说也没毛病,他们的担心确实是有点多余。
“巴尔干乱局才是此次峰会的核心,绝对有得一吵。”戈辉说道:“沙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希腊,这几个主要的参与方都来了,不吵才怪呢!”
果然如此,4月16日,国际协调联盟华盛顿峰会正式开始,上午的集体见面会,还是上次的28国,站成四排的集体合影,戈辉还是站在了最前排最左边最边上。
特区日报记者周红新,专门跑到左前方,把戈辉放在镜头的c位,拍下了侧前方的照片。
合影之后,暹罗国王拉玛五世、阿富汗国王哈比布拉汗,主动过来和戈辉打招呼。
拉玛五世感谢禁卫军帮他训练军队,他的军队已经看不到原来松驰散慢的样子了。
哈比布拉汗则感谢禁卫军帮他消灭了一支叛军,他对禁卫军的战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紧接着希腊王国首相乔治-塞奥托基斯和希腊王储兼陆军总司令康斯坦丁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禁卫军的武器交货快,性能先进,火力凶猛,希腊陆军爱不释手。
然后阿比西尼亚帝国宰相拉斯塔桑马和陆军大臣凯贝德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禁卫军提供的武器,几乎可以说拯救了阿比西尼亚,自从装备了禁卫军的武器,列强对阿比西尼亚变得十分客气,以前的趾高气昂再也没有了。
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也主动过来和戈辉说话,感谢禁卫军在远东方向对沙俄的牵制,极大的分散了沙俄的军事力量。他希望禁卫军能继续进攻,牵制沙俄更多的军事力量。
斐迪南强调,我们对塞尔维亚强硬,就是为了震慑其他民族的独立运动,巩固帝国统治。如果不能消灭塞尔维亚,那么塞尔维亚就会消灭我们,他们不光煽动其境内的斯拉夫人,还得到了沙俄的支持。我们别无选择,要么现在就战,要么永远衰落下去,直至帝国沉没。
戈辉表示理解,然后直接同意,他告诉斐迪南大公,禁卫军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请不要担心。
奥斯曼帝国现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弟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
由于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只是礼节性的问候,穆罕默德-赖希德很健谈,让两人的谈话,并不像是第一次见面。
戈辉问了一下:“穆拉德五世亲王为什么没来?”
穆罕默德-赖希德神情一黯,说道:“遇刺身亡,奥斯曼的政策很可能会走回头路,但不会影响我们双方的合作。”
戈辉很意外,如果穆拉德五世亲王一直在的话,奥斯曼的国势,很可能会向上走,但是现在,不好说了。不过,他知道,奥斯曼帝国后来的结果,所以他无所谓。
“我们用商品在梅尔辛港交易褐煤,希望给予便利。”戈辉淡淡地说道。
“我保证不会出问题”穆罕默德-赖希德立即保证道:“我们的褐煤质量较差,根本无法用于工业生产。而你们要的却是最差的碎煤渣,已经不能用便宜来形容了。”
“我们也不用,运到波斯湾海外领地,用于日常饮食烧饭。”戈辉解释道。
事实上,戈辉用这些最便宜的碎煤渣做煤矸石砖,用来建房子,也不用太高,三层足够了。
英国王储乔治五世是最后一个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的。他之前在和日本首相桂太郎说话,眼睛却一直留心戈辉这边的情况,直到戈辉身边没再有人过来,他才匆匆结束与桂太郎的谈话,主动找到戈辉。
“你们与德国人结盟了?”乔治上来就直接问:“你们这样做,等于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