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 第733章 人情世故绊新规

第733章 人情世故绊新规(2/2)

目录

“要不然你考不好,我不好跟杨厂长交待。”

钱科长说的真情实意,当初就是让李开朗过来镀镀金、学习学习。

只不过没想到一来就做出了很多成绩,既让他感到欣慰,也让他倍感压力。

要是李开朗把心思全放在这,考不好他难辞其咎,说不定之前做的功绩会全部推翻。

李开朗点点头:“放心吧钱科长,学习的事我一直都放在心上,我也打算做完这事就全心全意专注在学业上。”

“你能明白那可就太好了,行了你去忙吧。”钱科长长舒了口气。

按照钱科长的指示,李开朗开始著手推进方案中的“试水”部分。

规范收货记录和建立“温和版”的信息共享板。

试点从库房收货环节开始。

李开朗精心设计了新的收货记录表,格式清晰,项目明確,专门附带了填写说明和样板。

直接召集库房相关人员开了个简短说明会。

看著库房眾人:“百忙之中让大家来,实在是抱歉,科里今天出了两项新规还请大家执行。”

说罢,將新的收穫登记表和样板供给大家观看。

“以后,新的收货登记都按照这个新表来,谁登记谁负责。”

在钱科长的提醒下,李开朗刻意弱化了问责的事,重点放在了“工作留痕、便於追溯”的实用性上。

只不过,阻力比他预想的更顽固。

一老库管,就是钱科长特意点名的“老人”。

面对新表格,他嘴上说著“挺好,清楚”,却嘆口气,揉著老眼:

“哎,李副科长啊,咱们年纪大了,眼了手也抖了,这格子太小填不利索。”

“您看,意思到了就行,耽误质检、装卸货可不行。”

另有一人也附和道:“是啊,李副科长,您看咱们这忙得脚不沾地,卡车师傅等著呢,慢了人家要骂娘,您这不是添乱嘛”

“是啊是啊,这多麻烦啊,咱们人手不够,单据又多,没得空这么来。”

其他几个库管员见此,纷纷出声附和,似乎是想对抗。

对此,李开朗可不惯著他们。

“这是科里明確指示的,你们要是不服,可以跟钱科长说,这个事就这么定下了。”

“样表就在这里,不懂的就看著这表填,今天就开始执行,这些表下班前钱科长会看。”

说罢,李开朗不管他们怎么想,转身就走。

留下库管员们面面相覷,“怎么办”

“要不去找钱科长说去”

“你去吗”

“我就算了,这里这么忙,要不你去”

几人互相推諉,就是没人敢去。

李开朗没回材料科,而是带著一个大黑板和几盒粉笔,径直来到了质检员们平时閒聊的物料区。

找了个靠墙的醒目位置,麻利地支起黑板架,將黑板稳稳放好。

“王班长,麻烦召集一下大家,咱们开个短会,说个新安排。”

王班长看著这块黑板,顿时感到好奇:“都过来一下!李副科长有事情宣布!”

人群慢慢聚拢过来,七八个质检员站成半圈,目光好奇又带著点戒备地打量著那块崭新的黑板。

他们都知道这几天李开朗在库房跑得勤,但具体忙活什么,新科长又有什么指示,都还是雾里看。

“各位,百忙之中打扰大家几分钟。”李开朗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有力。

“根据科里的决定,也为了咱们库房信息能更通畅,工作更有效率,从今天起,咱们在这设立一个信息共享板。”

按照钱科长“去敏感化”的指示,李开朗砍掉了原本设想的“质检状態”、“不合格批次”等“刺眼”信息。

代之以相对温和的匯总:

今日到货物资,只列出大类名。

单据流转关键节点状態,简化为“收货完成”、“质检环节”、“记帐进行中”、“覆核完成”几大类。

“当然,目前这栏只记录状態进展,暂时不会標註任何具体的质量问题信息。”

他特意加重了“暂时”两个字,目光扫过那些表情凝重的面孔。

“这一步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物料进展到哪里了,库管、记帐那边也好根据进度安排后续工作。”

“比如库管知道哪批物料还在检,就不能提前安排出库签单。王会计那边也知道哪些单据还在质检环节押著。”

这个解释稍稍缓解了现场的一点紧张气氛。

“初步就是这么个设想。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目的是服务大家日常工作,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信息更新就在大家工作间隙隨手写上,保持及时性就好。”

林老师傅先是赞同道:“李副科长,您这个想法挺新鲜的,我干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库房收了货,把单子递过来,我们就看著单子查货。”

“完了把结果签单子上返回去,王会计那边再登帐。”

紧接著话锋一转,担忧道:

“大家各司其职,按部就班,这么多年不也这么过来了您这突然弄个板子出来,大伙儿是不是还得专门安排个人来写啊”

“这多一个活怕是怕是有心无力啊。”

“是啊,这么弄不是反而添乱了吗”其他质检员也不看好这。

李开朗自然是想到大家的困难。

“各位,大家提到的实际操作困难和担忧,我都理解。这不是硬性强塞给大家的额外负担。”

“信息共享是为了提高整体效率,胡同有误,最终目的还是减轻大家的工作强度。”

“关於更新不及时可能造成的误会,块板子的初衷是辅助沟通,不是製造矛盾。”

“如果是库房因为显示『待检』就无故拖延司机卸货,那是库房的问题”

李开朗给出了个折中的缓衝方案,既坚持了原则,有考虑到了实际困难。

面对李开朗这番滴水不漏的解释,眾人一时找不到更有力的反对理由。

“好了,”李开朗趁热打铁,“今天就开始试运行,库房那边我已经打好了招呼.”

质检员这边的单据问题,自然也不忘了说。

“行了,大家忙去吧。”

会议结束得很快,质检员们离开前都若有所思地回头望了一眼那块黑板。

“先试试吧,说不准还真行,咱李副科长之前干的事,不是挺好的吗”

有人说了这么一句,顿时就让大家心里接受三分,打算试试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