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4章 雨林里的秘密(第二更,求订立)(1/2)
返程的飞机里,多了一名客人。
坐在飞机上的顾正宏显得有些恍惚,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仅仅只是十几分钟后,他就接到公司人事打来的电话。
不是东宁船舶,而是公司——东宁船舶的母公司,大洋公司。
是人事调令。
殖业和大洋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连系,但实际上,他们原本就是一体的。
一直以来,他的职员也是互相流通的,只不过最近十几年,这种跨公司的调动越来越少了。
“到了殖业,你会有更大的平台发挥你的能力!”
余光看了一眼正在翻看报告的李奕唯,顾正宏的心情有点儿复杂。
既期待同样也无奈。
他期待的是能够有更大的平台去发挥,而无奈的是什么?
是他就这样离开了东宁——自从二十七年前,随父母来到东宁之后,他早就把东宁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在那里长大、求学,结婚、生子,而现在呢?
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
就这样心神纷乱中,飞机降落了,在起身时,李奕唯看着顾正宏,说道:
“正宏,一会司机会送你到你的新家,对了,令夫人和孩子们会在稍晚一些和你团聚。”
什么?
直到看着理事上车时,顾正宏甚至还有些发懵,这,这样就来长安了?
不仅仅是他,甚至还有他的家人。
坐在车上的李奕唯,并没有去考虑顾正宏的感受,或者说想法,在他看来,这是机会,给予别人的机会。
他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也愿意给其以发挥的机会。
至于其它的重要吗?
在他思索着的时候,助理提醒道:
“理事,太太想和你确认一下,今晚你是否会出席博物馆举行的展览。”
“嗯,”
李奕唯点了点头,这个展览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
博物馆展厅的灯光柔和得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玻璃展柜里的泥板上。那些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泛着岁月沉淀的土黄色,有的边缘还留着考古发掘时的细微痕迹,却丝毫不减古巴比伦文明的厚重感。
在妻子与朋友们聊天时,李奕唯站在展柜前,目光顺着那些扭曲的符号慢慢移动——这些沉睡了数千年的文字,像是在无声诉说着两河流域的古老的文明。
展厅里人很多,偶尔能听到参观者压低的惊叹声和相机快门的轻响。李奕唯正盯着一块刻有星象图的泥板出神,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自豪:
“怎么样,这些泥板都是古巴比伦时代的,是不是很震撼?”
他转过身,就看到弟弟李奕霖,他刚结束和几位考古界学者的寒暄,快步朝他走来。
现在的他不仅在国内考古界颇有名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李奕霖的神情却难掩兴奋,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几个月忙得脚不沾地,总算把它们安全运回来,还赶在这个月开展了。”
“这就是你最近几年在伊拉克的成果?”
李奕唯笑着点头,目光又落回那些泥板上,语气里满是赞叹,说道:
“我之前只在你发的照片里见过,没想到实物这么有冲击力。对了,上次你说,还参与了古巴比伦的古迹修复?”
“是啊,修复了空中花园遗址的一部分夯土墙,还有几处神庙的基座。”
李奕霖的声音放轻了些,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他往展厅角落人少的地方引了引.
“你也知道,伊拉克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找回自己的文化根脉。古巴比伦文明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历史,修复那些古迹、展出这些文物,不只是考古工作,更重要的是帮他们重新连接起过去——毕竟,那才是他们的根。”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政治,帮助伊拉克寻根,其核心也是为了脱离——为了从那个所谓的大家庭中脱离。
找到了历史传承的根之后,再一点点的剥离,最终一点点的实现伊拉克的真正现代化。
这正是伊拉克王室资助考古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希亚是他们的兄弟。
李奕唯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展厅墙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地图上用金色线条勾勒出当年城邦的范围,两河流域的轮廓清晰可见。
“这确实很重要,不过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他看着身边的兄弟,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
“既要保护文物,还要推进遗址的修复,压力不小吧?”
“压力肯定有,但值得。”
李奕霖拿起展柜旁的讲解牌,指着上面的楔形文字翻译,
“你看这块泥板,记录的是古巴比伦的农业法典,里面提到的灌溉制度,现在伊拉克的一些村庄还在沿用。当当地村民看到这些泥板,听到我们讲解它们的历史时,那种眼里亮起来的光,他们第一次知道,在所谓的蒙昧时代之前,他们的祖先是有着璀璨文明的,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古巴伦人的传承,而不是……你知道,有时候,这甚至比任何成果都让人有成就感。”
展厅的灯光透过玻璃,在李奕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斑。李奕唯看着弟弟谈起考古时眼里的热忱,忽然明白他为什么愿意在伊拉克待这么多年——那些泥板、那些古迹,不只是冰冷的文物,更是一个国家与文明的羁绊,而他正是守护这份羁绊的人。
“等展览结束,这些文物会送回伊拉克吗?”
李奕唯轻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