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六章 对抗(2/2)
“我要是害怕他们,那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整日躲在深宅大院里惊惶度日,还谈什么经略蓟辽?说什么保家卫国,开疆拓土?”
就在戚继光惊慌的目光中,王言很淡定的偏了一下头,并伸手攥住了一支弩箭,避免其射向身边的戚继光。
“有刺客!有刺客!”
“保护部堂大人!”
“人在二楼!上!”
“把出口守住,谁都不准走!”
“蹲下!全给蹲下!狗日的!让你蹲下!”
“这些吃饭的也有刺客!小心!”
“把那个胖子给我抓住!别让他跑喽!”
……
就在一片的鸡飞狗跳之中,王言安坐,笑呵呵的把玩着方才抓住的弩箭,借着透过玻璃窗的光亮看着箭头的光泽。
“还淬毒了呢,真是恐怕我不死啊。”王言对戚继光说道,“干什么事最忌讳急躁,你看看,想杀我的心多急啊。咱们才坐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呢就动手了。怎么也得等到吃饭喝酒,开始放松下来的时候再动手啊,真是太不像话了。”
戚继光无语凝噎,你还点评上了?
“部堂不动如山,继光佩服,佩服啊。”他一脸敬服的拱手,“若非部堂武功高强,我刚才怕是要死了,多谢部堂救命之恩。”
“哎。”王言连连摆手,“我要是不躲,死的就是我。我躲了,这支弩箭无非就是让你破个皮。箭上虽然淬了毒,但不碰到要害,活下来的可能是很大的。”
“部堂就别谦虚了,我真是汗颜啊,竟然没反应过来。”戚继光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都是惭愧。想他戎马二十年,竟然还不如王言这个文官的反应快。
“行了,你也是出生入死杀出来的将军,这么点事儿有什么过不去的?人活着呢,就别说要死的话。”
王言没再说什么,起身去到旁人的桌上拿了烫好的酒过来,就跟戚继光喝了起来……
对于遭遇袭杀,王言真是习以为常了。
因为他针对蓟辽地区的种种行动,清田查口翻旧案开罚款之类的,当然又一次的触碰到了这边的大户们的逆鳞。
他们开始理解并试探着接受王言在顺天府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不代表就要真正的执行。隐去的田口,怎么也不想暴露出来多缴税。家里的不法事,怎么也不想被王言拿着把柄往死里罚款。
这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整个大区域。从太行山以西,保定、天津以北,一直到辽东,除了顺天府以外的其他地区,全都在这一次的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边疆安定,又保证地方安宁,王言甚至请调了四万京营的部队,在保定、天津等地驻守,协助解决问题,镇压地方。
相对应的就是冤假错案一大堆,且手段极其的激烈。
毕竟那么大片的地方,王言不可能盯住每一个地方,事情总是各地方的人办的。更有甚者趁机互相勾结,陷害别家,打击竞争对手,更加肆无忌惮的兼并,简直胆大包天。
不过王言也对得起他们,全家都发配到辽东搞建设了,女眷直接强配给军户,孩子送到福利院。让他们全家都有去处。
总之王言是强力推行,下边的那些人也是挖空了心思的各种对抗。
同时王言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宣布榷场成交要收税,运回到关内还要收税,在蓟辽、顺天府的范围内销售,又要收第三遍的清洁费,如此三道税下来,让他们赚的钱大大减少,但实际上也还是大大的赚。
毕竟也是分类目的,分用途的。高端享受的是重税,补足大明缺损的自然就低税。
但这些人就是不愿意交税,多拿出一个铜板都是要他们的命……
再加上走私的各种渠道,随着王言的到来也在逐渐的收紧,变的越来越难,大家只能做正经生意,赚着相对少得多的钱。
断人财路的王言,自然就又开始遭到了袭杀。
真说起来,虽然在古代的副本中多多少少都得遭遇刺杀。但是这一次的大明,却是尤其的多。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路线的不同。在于他没有自己的势力。
好像大宋那般,真正开始得罪人的时候,他已经是有好大名声,许多拥趸的年轻大儒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可以调动的能量超乎想象。
也好像在其他的古代副本,他从军,更是直接掌控着暴力机器,直接军政府搞独裁了,杀的简单又直接。
这一次的情况不同,封建帝制的权力在集中,官员的权力也在集中,虽然已经没有原来的门阀、豪强、氏族那么直接的凶猛,但是地主集团也是一样的操行。
王言又没有势力,只能靠着命硬,加上嘉靖的庇护,在规则的框架之内跟人斗。
也就只有他能干,换了别人坟都找不着了……
王言无所畏惧,顶着被袭杀身死的风险到处巡察,强硬的推行新政策,对地方大户,对腐朽的官僚,进行强力的打击。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收拢倒向他的人,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就是官大的好处,随着他的权力扩张,他也就渐渐的脱离了孤臣的范围。毕竟他是上官,别人不投靠他,不给他溜须拍马,不跟着他的脚步走,那还怎么进步?
所以他俨然也是成了一个山头,成了一派政治势力,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