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航母都下水了,你还说是玩具? > 第154章 月球大建设计划的开端

第154章 月球大建设计划的开端(1/2)

目录

第154章月球大建设计划的开端!

很多矿产在他们开采出来后,也只是堆积到仓库里,等待货运飞船到来以后,把矿物运回蓝星上去精炼提纯。

效率低不说,还特别浪费航天资源。

因为这些未经过提纯的矿物中,可利用的部分并不多。

这里的可利用部分,指的是在蓝星上比较珍稀的矿物元素,或者一些月球上独有的元素。

这些才是他们想要的。

像什么铁、钛、铝、硅、镁、钙这些蓝星上常见的元素,就不值当的从月球上运回大夏提炼了。

那还不够航天发射成本的!

所以这些矿产运回蓝星提炼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以前的时候月壤珍贵,那是因为采集到的月球样本太少的缘故,做研究都不够用的。

但是目前大夏已经获得了充足的月壤和各种矿物。

不但自己做研究完全足够用,而且还能卖出去不少,令其他各国的科研机构,也获得了比较充裕的研究样本。

再用这种近乎奢侈的方式从月球上采集大量的月壤等矿物,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也是为何苏彻一定要加快步伐,推进月球大建设计划的重要原因!

毕竟相比于把月球粗矿带到蓝星提炼这种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几,甚至是百分之零点几的方式。

从月球上建立大型的专业提炼工厂,只往大夏运送月矿提纯物这种方式,显然运输效率要更高!

按照苏彻的第一阶段规划。

至少要在月球上建立十座大型的提炼工厂,才能满足第一阶段的需求。

月球上的富矿区并不都是集中的,因此这些工厂初期阶段,必然要安排在一些大型的富矿区附近。

每一个工厂周围,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居住区、休闲区、消费区等设施。

等到大建设计划进入了第二阶段后,以这些工厂为基础,至少还能发展出十个城镇来!

这还只是提炼矿物元素的工厂。

除此之外,其他的像是月球机械设备厂,各类生活物资生产工厂,各种消费级商品工厂等等。

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彻先来到了超级工业园各个工业领域的园区里参观考察了一番。

在农机厂里,园区的负责人介绍了这段时间以来,农机厂所取得的成果。

“厂长,这是我们园区研制出来一些专门用于月球上使用的车辆和机械设备!”

“这是这款大型月球运输车,载重量达到了50吨级,可以大大提高矿区到工厂的运输效率!”

“这款月球大巴,可以一次性运送60名航天员,进行五百公里范围内的月球旅行!”

“这款重型铺路车,可以每小时铺设一公里左右的简易固化路面,将会极大的方便矿区到工厂的运输速度!”

“这款……”

在园区负责人的介绍下,苏彻对于这些机械车辆等设备,有了对自己更深的理解。

农机厂看起来名字很土。

其实这一类的工厂,往往都吊的一批!

在以前农机厂可是能生产各类军事机械装备和车辆的大牛单位,生产各类装甲车和坦克更是不在话下!

现在这些装备需求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反倒是没什么订单了。

因此苏彻的这一单,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农机厂带来相当不错的效益!

这些小型一直到大型,甚至是重型的机械设备,都不是从大夏建造好直接发射到月球上去。

而是在吃透了相关技术的前提下,直接把生产工厂建造在月球上!

所以农机厂除了会把各种月球车辆的技术带到月球之外。

还招募了数百人的研发与生产队伍!

其中的研发团队,可以在月球上因地制宜,设计出更符合在月球这种特殊使用环境下的新型月球车辆!

而技术生产团队,则负责这些新型设备的生产与建造工作。

在参观考察完农机厂之后。

苏彻随后就来到了冶炼工业园区这边。

到时候除了会有一批成熟的工人,会随着一起到月球上工作之外。

其他的像是各种冶炼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也都会配备齐全。

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冶炼方面的人员,都将会是月球上最多的职业。

同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也会是最多和最大的。

毕竟以目前来看,月球探索的本质上,还是开发月球上的各种资源。

因此冶炼提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过超级工业园里的冶炼分部,更多的是一些研究各种珍稀的特殊元素冶炼提取的技术。

是一个研究所类的机构,并不是一座工厂。

像是冶炼技术工人和设备什么的,都是由大夏冶金工业署来统筹规划。

而超级工业园里面的冶炼分部负责人,同时也是大夏冶金工业署里面的副署长。

因此这方面的事情,根本也不用苏彻操心。

离开了冶炼分部,苏彻再次去了一趟船舶重工。

上次陈一鸣已经统计出来,船舶重工体系里,会有八百多人去月球工作。

这里面真正的技术工人占据一大部分。

按理说探月也用不到船舶重工的地方。

不过苏彻给船舶重工名额,看重的是船舶重工体系里那些技术已经到出神入化地步的焊工!

在月球基地的建设中,普通的建筑或许可以以月壤为主要材料进行建造。

但是一些大型的月球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钢铁。

以钢结构架为主体的大型厂房建筑,在进行月球大建设的时候,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要使用这种结构,那就少不了电焊。

因此这数百名经过船厂磨砺的,经验丰富的焊工们,就映入了苏彻的视线。

其余的像是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等保障生活的工厂,同样也在名单之列。

就这样。

苏彻转完了一圈,得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三万余人!

这还只是第一批已经确定的名额!

如果算上后续。

那么第一阶段所需要的五万人,很快就可以凑齐!

并且对着月球大建设计划持续发展,五万人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变成十万!

甚至是二十万!

前面的基础只要打好了,后面不过就是发射运载火箭的频率问题罢了。

……

‘月球建设者们’的针对性航天训练,很快就已展开。

尽管这些训练的强度,比真正的航天员们,已经减少了很多很多。

而且在强度上,也远远达不到以前的航天员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