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琏二爷 > 第946章 提上日程

第946章 提上日程(1/2)

目录

送走戴权,贾琏走回正院。

此时大厅前比先前更加热闹。

不但所有前来接旨的人一个都没有走,还多了许多满脸喜气的小厮和仆妇。

他们都在贾政、贾芸的安排下,在清点那些从太监们手中接管过来的财物。

马匹不用说,早牵到马鹏那边暂养。其他什么金银玉器、宮缎皮草暂时也无法一一清点。

最惹人注目的,当然还是那一盘一盘,无比耀眼的金钉子。

贾琏走到那些排成几排的婆子小厮面前,从他们手中的托盘里,拿起一枚金锭瞧了瞧。

金钉不大,是五两银子一个,带着宫廷印记的。

贾芸见状,忙上前笑道:“回父亲大人,这些金锭已经全部清点过了。

总共五十盘,每一盘都是四十个,每一个都是五两,共计一万两。”

也就幸好贾芸在家族商行里面历练了两年了,见过了不少金钱,否则他只怕也早看花了眼。

但是商行那边苦兮兮一年到头赚个几千上万两银子,岂能和这万两黄金相比?

更别说这还是皇帝钦赐的。

现在的贾芸只想说一句:我爹真牛逼。

贾芸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女人们了。

她们一个个真是被眼前的富贵景象给迷了眼,一个个看看这满院的金银财宝,又偷偷瞅了瞅挺拔俊朗的贾琏,悄悄咽了咽自己的口水。

即便是三春姐妹,表情也是呆呆的。

要不是这些年贾琏这个兄长经常发红包,她们每个月大概就只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

此时看着这明明晃晃四十盘金光闪闪的金子,怎么不两眼放光?

可惜贾母方才就放话,不许其他人乱碰,否则她们早就上手去摸了。

因为她们都知道,贾琏肯定是不会介意的。

贾母杵着拐杖也是挨个箱子的大致观摩了一遍,然后叹息一声,转过头对贾琏道:

“琏儿,安排人将东西都送进去,让凤丫头好生收着吧。”

贾母的意思很明确,让贾琏自己搬回家去,丝毫没有要“充公”的打算。

连以前经常和贾琏打算盘的王夫人,脸上也是一点异色也无,似乎就应该是如此。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以前贾琏虽然光耀,但是他们二房有元春这个娘娘在,自然算是势均力敌。

不管是觉得吃亏了,还是想要占点便宜这样的心理,王夫人都忍不住和贾琏算一算。

如今时过境迁,形势已然不同。

两方连门匾都不一样了,虽然名义上还是一家,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彻底分开之前的“冷静期”罢了。

真要惹贾琏不高兴,贾琏说不定直接彻底搬出去。

毕竟当初是他们千方百计将贾琏留下来的。

而且平心而论,自从修建大观园,荣国府官库告罄。

这两年下来,贾琏已经补贴过官中几回了。

这才让官库的体面得以保存,如今甚至又开始有了结余。

而且谁不知道,贾琏现在是真的功名、富贵已极,根本不在乎一点蝇头小利。

就拿今年贾琏改造自己的荣国公府,动了不少地方,除了贾政主动帮忙的几样小花销,人家贾琏两口子可没有动过官中的银子。

说白了,人家两口子现在比官中不知道富裕多少倍,才看不上官库中那点子家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与贾琏算计花销,那不是自讨没趣且十分愚蠢的行为?

王夫人可不蠢。

瞧瞧这满眼的富贵,只要和贾琏关系处好了,人家随便流出一点给你,岂不比你费尽心机,丢掉体面得的多?

贾琏这个时候自然也没有装大方的意思,主要是东西太多了,他也得好好合计合计该怎么处置。

于是吩咐,将所有东西排班分组,送进大观楼,给凤丫头瞧瞧。

唉,又能亮瞎一次凤丫头的财迷眼,真爽。

伴随着东西被依次送走,大院里的人员才开始疏散。

贾政恭送贾母离开之后,回来找到贾琏,示意跟他去梦坡斋一趟。

贾琏正好也有点事想与他商议,于是点点头,让贾芸留在这边收拾首尾,跟着贾政来到梦坡斋。

屏退闲人,分坐奉茶之后,贾政便不怀好意思的看着贾琏,那眼神是越看越满意。

贾琏道:“二叔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哦,没什么……就是关心关心……陛下此番如此重赏于你,是不是对你……”

有些事贾政虽然没有与贾琏通过气,但是贾政心里其实还是明白的。

他想问的是,皇帝如此重赏,是不是表示,皇帝已经不忌惮贾琏的身世了。

贾琏自然也懂。

想了想他回道:“别的虽然还不太确定,但是陛下应该没有杀我之心。”

刚开始听到宁康帝没有一步到位给他提升到一等国公,心里还觉得宁康帝抠搜。

但是后面宁康帝一连串的赏赐又表明,人家也不算抠搜。

虽然皇帝那些赏赐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银子,相比他此番给宁康帝带回来的价值一千万两的财货和荣耀而言,不值一提。

但是,公是公,理是理。

价值不是这么对比的。

又不是黑社会分赃。

就像说,你出任一省,大肆提高了一省经济,增加了上千万两的财政,皇帝就得按照比例分你几百万两吧?

国家有法度,朝廷有制度。

宁康帝能够开封赏功臣的先河,赐他黄金万两,已经足够证明对他功勋的认可。

只要确定了皇帝并不抠搜,那么换个角度来想。

皇帝刻意压制爵位的升级,是不是可以说明,他是在给你留下升级的空间?

能给你留下升级的空间,是不是就说明还有要用你的意思?

这种能够从侧面推论出来的东西,才更有可信度,比皇帝的什么赏赐都重要。

贾政虽然关心贾琏和宁康帝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也给不了什么好的建议,因为他和宁康帝真的一点不熟。

东一拉西一扯的说了半晌,就在贾琏都准备提及正事的时候,贾政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你觉得你三妹妹怎么样?”

贾琏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仔细看了看贾政的面容,心里已然有了猜测。

于是十分自然的回道:“三妹妹自然是十分优秀的。

不但模样生的好,气质也很出众。

关键是她还继承了二叔的通透和明理。

连老太太都说,三妹妹的性格,是她所有孙女里面最好的。

我……也很喜欢三妹妹的。”

贾琏最后一句,半是试探的说道。

果然贾政闻言精神一震,笑道:“哦,你果真觉得她这般好?”

“自然如此,在二叔面前,侄儿不敢撒谎。”

“呵呵呵呵……”

贾政抚着自己的胡须,呵呵呵笑了起来。

“既如此,我和你们太太已经商议过了,有意将你三妹妹如同林丫头那般许给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尽管觉得将自家庶女给贾琏做妾都算是他高攀了,但是贾政毕竟是儒学君子,这种主动提出让女儿给别人做妾的行为,还是让他本能的觉得有些羞耻。

贾琏多会来事,闻言先是露出几分不可置信。

然后他立马站起来,对着贾政十分干脆的就跪下去:“侄儿多谢二叔厚爱,从今往后,必定好生对待三妹妹,绝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好好好!”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将你三妹妹托付给你,我十分放心。”

贾政被贾琏的举动弄得,笑得合不拢嘴。

他连忙起身将贾琏扶起,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贾琏看着贾政那高兴的模样,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好笑的。

要是让这老登知道,自己早就把他女儿给骗走了,不知道他还笑不笑的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