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国的朝阳 > 分节阅读 326

分节阅读 326(2/2)

目录

无论是马其诺也好,齐格菲也罢,亦或是关东军的要塞,都被敌人一一故克,而成为了笑柄,现在这远不及前三者的堡垒,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或许,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堡垒更容易发挥作用,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攻城重炮、没有空军,任何一座堡垒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堡垒,只需一战水平的铁丝网与堑壕,再配以大量的机枪。就可以令进攻的一方陷入噩梦之中

机枪、堑壕、铁丝网

突然,唐浩然的眼前猛然一亮,为什么要修建那种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永备要塞为什么就不能考虑铁丝网与堑壕呢只需要给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枪就行了,以现在的步兵密集队型冲击,只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机枪和铁丝网,就足以确保要地不失。

最重要的省钱

在几乎每一个筑垒地域都有充足的木材,可供部队修建足够坚固的土木工事,遍地的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筑垒原料,完全没有必要将数千万资金用于堡垒的修建上,那些金钱理应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比如增强部队的火力,增加部队的机枪以及速射炮数量。

“咚、咚”

手指轻击着沙盘台沿,一直盯视着沙盘的唐浩然突然把视线投向另一个年青的青年军官,许志远,他是军令部工兵处的土木专家,甚至东北军的第一个体系化的“土工作业条令”正是由其草拟,尽管他并不是一名职业军官,只是一名土工专业毕业生,但他却擅长试验,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使得他拟写了那份条令。

也许可以交给他研究一下野战工事的永备化,就像另一个时空中一战的堑壕一般,其不正是由大量的野战工事,配以少量碉堡组成的防线吗以一战那种火力,双方尚不能突破彼此,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打定注意之后,唐浩然并没有立即否认这个要求,而是出言询问道。

“这些堡垒的建设前提是铁路筑通,毕竟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铁路不通,物资很难运过去,不过,我们也可以另起炉灶嘛,比如,可以研究一下野战工事”

话声稍顿,唐浩然要来了笔与纸,用了十几分钟时间,绘制了一份简单的堑壕示意图,既有深达两米,带有排水沟的锯齿型堑壕,也有覆盖有近一米厚土层的掩体。当然,更重要的是一道道铁丝网以及机枪堡。

“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可以首先在筑垒地域修建这种简易要塞,就是由大量堑壕以及铁丝网组成的要塞”

对于堑壕以及铁丝网,东北军的军官们并不陌生,甚至他们非常擅长土工作业,只不过过去的工事更为简陋一些,不像唐浩然绘制的堑壕,甚至还带有浴室、发电机房等带有永备工事色彩的建筑。

“考虑到这里的冬天,各个营房内可于中间设立一个取暖炉,这样既能供战士们取暖,又能喝到热水,吃到热饭,平常可以屯放60天份的蜂窝煤”

一时间脑洞大开的唐浩然,甚至想到了那些堑壕中战士们的生活,更是回忆着二战苏军以及德军等军队的野战工事图样,以完善这一“堡垒体系”,并不时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至于堑壕内单人的休息室,可以挖在战壕内壁上”

后世战争的发展,总是给予唐浩然太多的启示,他相信仅凭着这些工事,就足以在一定时间内应对来自俄国的威胁。

第125章面对现实第一更,求月票

“堑壕的侧墙,可以使用木条编出条墙进行简单的加固,至于平时的维护,可以通过适当的草皮培植来解决”

此时作战会议室内,只能听到唐浩然一个人的说话声,诸如等司令部将校军官无不是用认真聆听的态度听取着他的想法,当然免不了的是速记员快速用笔记下大帅的想法,以使专业人员将其加以整理。

或许其它人并不了解大,但作为土工专家的许志远,却敏锐的觉察到大帅的想法,同样也看到了这种简易堡垒体系的益处,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的就地取材,修建的堡垒所需的原料,完全自本地,极少使用混凝土、钢材等工业物资。而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堡垒与工业建设争夺工业物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省钱

资金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军令部没有上亿的经费用于修建堡垒,资金问题如何解决,是这一工作拖沓的根本原因,大家之所以会说“再等等”,等的并不是铁路,而是资金。

可相比于借鉴海军基地修建的筑垒地域堡垒,大帅现在的这个堡垒耗费的资金是有限的,只是铁丝网、电灯、抽水机等设施,部队只需要投入人力,挖掘堑壕、伐木,便能完成堡垒的筑建工作,短则数月,多则一年,东北的对俄防御堡垒体系既可投入使用。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话,这完全可以再进一步。

“大帅,我注意到阵地和宿舍的墙壁用小尺寸的木头做防护栏,我认为在非主要区域可以使用木板,为了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这些木材应经过干燥处理,再就是可以掩体顶部,除圆木外,还应采用多层小木条,以减缓土层对房顶的侵蚀”

许志远在提及他的想法时,更是提到可以借鉴“地窝子”的修建,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掩体入地更深,其顶部防御能力更强。

“在关东,为了节省木料很多地窝子都会彻上三四层泥墙,相比于木头墙,它更耐腐朽,因为泥墙下方就是火炕,每年入冬时,烧一冬的火炕就能把墙里的潮气全都烤掉,这地窝子更是越用越久,在参谋旅行时,我甚至见过使用超过30年的地窝子”

许志远这么一说,唐浩然又岂会不同意,无非就是将室内的暖炉变成室外的火坑。

“嗯,这个想法不错,我看可以这么做嘛,当然,我的那些只是一个想法,立足于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嘛,毕竟,咱们或许可以等着铁路,但别人会等到咱们吗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趁早”

话声稍稍一顿,唐浩然略沉默片刻,又补充道。

“在堑壕中,最重要的就是铁丝网,我看司令部可以组织部队充满研究一下这个铁丝网的运用,有需要的话,铁丝网可以优先配发至各堡垒区域,当然,这些铁丝网现在可以先存放于仓库中”

很多事情总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至少在外人看来,唐浩然的话很有道理,确实,防御工事的修建工作刻不容缓,毕竟,谁也无法保证,俄国人会不会在铁路修建之前,打进东北,有些事情还是提前作好准备,那样才能让人睡踏实。

但是,真想睡踏实,却又谈何容易啊

“目前,远东地区俄军兵力约为5万人上下,其可动员兵力为12万人,如果计算俄军于尼古拉总督区175万驻军,其兵力25倍于我”

压力,总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总还会有新的问题,俄国人的现实压力几乎压得唐浩然喘不过气来。

“战列舰两艘、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