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桑递的橄榄枝(1/2)
陆珍珠看那位夫人对秦氏很是熟络。
想来两个人是认识的。
秦氏这颗不定时炸弹,实在是有些麻烦。
陆珍珠想着,要找个由头把人送回去才行。
而秦氏那边,跟着她的尤氏,听两人说的都是一些老宅那边的事,便去寻闺中好友马氏了。
纪宁袖也瞧见了蒲三娘子和薛二娘子,两个人朝着她打招呼,纪宁袖只好过去聊几句。
秦氏趁机和对方说:“你说的果然没错,她的确将我们留下来了,往后你我还要多来往才是。”
对方笑了笑,回:“我自然不会同你生分了。”
这妇人有四十来岁,圆脸高个,夫君才从外头升任进吏部。她与秦氏,本是有些年没见了。
早些年,也是一起逛街喝茶,听曲看戏的。
后来,她嫁了人,跟着夫君上任外郡。这回也是要做京官,得了假,回老宅来住一段时间。
一次宴会上,她瞧见了秦氏。
秦氏一通吐槽,她随口给了这么一个建议。
上战场会死人,怕保不住血脉,就换个地方。
谁说为国效力,只能上战场了。
秦氏深觉有理。
纪氏虽有同辈里有一房要留守老宅的规矩,却也要求孩子们习武读书,不可懈怠。
纪七郎君府试得中,便是秦氏下定决心要入京的重要原因,她觉得小七不比承哥儿差。
若是换个身份,指不定小七早就袭爵了。
顺利住进宁安侯府,还尝到些甜头的秦氏。对眼前的吴氏,那是一百个信任和喜欢。
若不是吴氏,她哪里能同陆珍珠来这种地方。
虽说那位教舟哥儿的怀化大将军,她还没能攀上交情,有些可惜,但这里怎么都比老宅好。
秦氏现在心更大了,不要分了宁安侯府。只希望小儿子能封侯拜相,也给她个诰命老夫人。
秦氏美滋滋的想着,却不知她的一言一行,见的什么人,都有身边的丫鬟告诉纪七郎君。
雅府络绎不绝的有人进来,的确是添了几分热闹。这时候,外头有太监通报,雅昭容出宫。
众人便各自回到座位上。
今儿裴殊瑾也来了,坐在八皇子这桌。
同桌的除了二王爷和礼部尚书,还有卢国公的嫡长子,裴殊瑾不动声色的看着卢成隽。
礼部因为雅昭容的事,忙里忙外。
礼部尚书坐在这,也算说得过去。
卢国公府什么时候和燕临八皇子这么熟了。
卢成隽竟然能坐在主桌。
燕临二王爷仍旧是那一副色咪咪又醉醺醺的样子,好在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并没有胡闹。
雅桑坐着马车到了雅府,太监唱贺,屏风放在路边遮挡围观百姓的目光,宫女扶着她下来。
雅桑这几日都陪在陛下身边。
她也下足了心思去研究后宫嫔妃。
陛下从前最宠爱的是陆昭仪,因此陆昭仪最得皇后讨厌,而荣贵妃是个有孩子万事足的人。
打从她进宫以来,陛下眼里心里,就只有她一个人,连皇后送来的羹汤都不喝了。
雅桑自然要为自己多谋利。
她那么努力的靠近纪宁承,他却把她当洪水猛兽。尤氏不过一个小官之女,又有什么好。
是纪宁承先把事做绝的,就别怪她心狠。
雅桑到底是皇帝的女人,有单独用屏风为她竖起的小隔间,里头另外置了一桌席面。
陆珍珠和薛伯公夫人就在其中,另外还有几个陆珍珠不认识的,以及丞相夫人。
梁夫人倒是在外头的首桌。
至于秦氏,看在她是宁安侯府的人,勉强和尤氏这个宁安世子夫人安排在一起。
而纪宁袖,因为是陛下赐封的乡君,坐在梁夫人旁边,薛二娘子和蒲三娘子再靠后一些。
有些人家做东,会依据身份品级排。
而有些身份本就极高的,会按照自己喜好排。
我喜欢你,就让你坐在我身边。
不喜欢你,就是丞相夫人也未必能进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