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湖不归第一部枫锁玄城 > 第四十一章 流星的眼泪与冰雪的心(一)

第四十一章 流星的眼泪与冰雪的心(一)(2/2)

目录

小男孩儿摇着头,道:“其实我已许了七次愿了,可惜没有一次实现过!可是每当我看见流星,我还是会许愿,只希望它不会再骗我!”

聂星辰道:“只要心存希望,你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小男孩儿道:“会吗?”

聂星辰道:“一定会!”

善意的谎言有时候是必须要说的,即使这个谎言经不起推敲。

聂星辰道:“每当流星划过天际的时候,请忍住眼泪,眼泪是怯懦的表现,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就要学会不要流泪,我们只能流汗、流血!”

小男孩儿擦着眼泪,道:“哥哥,谢谢你,我知道了!”

聂星辰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儿掩住眼泪,道:“我叫杨炎。”

聂星辰道:“你不该在此默默守护你的母亲,而是要去学本事,等你有了真正的本事,你的母亲也不必再为生活劳苦!”

小男孩儿杨炎道:“我该去哪里学习本事?”

聂星辰道:“首先要读书明理,考取功名,这是正道。如果不想走官途,则可入得武林之中拜师学艺习得武学之道,读书与习武都能够磨砺自己!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你要好好把握!”

杨炎似有所思地点着头,道:“我会好好读书,但我不会去考取功名,我会选择学习武功,我要学有所成来保护我的母亲!”

聂星辰笑道:“希望你的选择是对的!”

聂星辰起身准备离开,也在这个时候,又有一颗流星划过了天际,聂星辰看到了这颗流星,今夜的流星很多,他没有许愿,杨炎也没有再许愿。

流星已留在他们的心里。

杨炎站起身来,他望着聂星辰离开时的背影,就好像望着一匹孤狼,不过在杨炎幼小的内心里终究留下了他的位置。

“这次解心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解谜的关键也许就在一些简单的人和物之中。”青衣人的话在聂星辰的心里闪过。

“流星的眼泪”——这是否又是一个巧合?

太多的巧合碰撞在一起是否还叫做巧合?

聂星辰已习惯这种巧合,他也不再关心造成这种巧合的缘由,他现在只关心“流星的眼泪”的具体意义。

小男孩儿的祈福是真挚而单纯的,他知道向流星许愿只是徒劳,可还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许愿的心情,当流星划过天空的瞬间,小男孩儿的眼泪仿佛也如流星一般璀璨晶莹,流星本无泪,流星的眼泪是指人的眼泪,许愿者的眼泪,这眼泪美丽似流星!

陈少白也曾面对过璀璨夺目的流星,他也在流星下流过眼泪,这眼泪是感动的泪,也可以是悲伤的泪,是什么让陈少白在流星下落泪?这或许便是其隐藏的心迷!

聂星辰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陈少白的心迷,他很想知道最后的答案,可是当他逐渐深入的时候,才发现一种未知的可怕已悄悄钻入他的内心。

解心者也有一种索取人内心的过程,解心是善意,可是解心的过程里却充满了复杂的心情,其中有好奇,也有莫名的刺激!

聂星辰不再去揣摩这种心情,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最后一件解心工具里。

“冰雪的心”。

此刻已是戌时六刻,还有两个时辰。

冷风吹过如水的夜晚,幽歌辗转,潜入浪子心怀。

聂星辰独自徘徊在湖边,他此刻心静如水。

他不用去缪雪溪的内书房参悟冰雪,也不必真的去寻找一块“冰雪”了,他已可以从前面的“蝴蝶的眼睛”、“蔷薇的毒刺”、“古琴的魂魄”以及“流星的眼泪”里寻找破解的方法!

冰雪与流星一样,为无情之物,只有人才有眼泪,也只有人才有心!

冰雪的心也应指人的心!

“冰雪”既然已非“冰”与“雪”,那应该是什么意义?“冰雪的心”又是什么意思?

聂星辰仔细回想在流星谷看过的书。其中有不少出现过“冰雪”的诗句。

其中有三首印象深刻。

第一首是南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里面出现冰雪的诗句是“应念岭南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第二首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出现冰雪的诗句是“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第三首与“冰雪的心”很接近,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里面有一句是如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首诗里“冰雪”的意义都有内心纯洁晶莹之意,而第三首诗里的“冰心”也指的是高洁的心性!

如此一来,“冰雪的心”似乎便可解开,对应陈少白来讲,陈少白是否依旧保留着纯净高洁的心性?

陈少白自幼丧母,并离开父亲寄居在九华山,此间又被感情所累,伤心不已,流星下是他悲伤的眼泪,就在他绝望之时,幸得古琴的启迪,使其内心仍旧保留纯净高洁的心性,其眼界也摆脱了现实的束缚!

如果陈少白的内心纯洁不受外物打扰,那么其男女不分的外表也许便只是一种掩饰,可是为何陈少白愿意以这种姿态来面对人生,其又是如何能做到雌雄共存的?

聂星辰思绪堵塞,只好打开了《怜心宝典》,其中有一言道:“用谎言长时间地劝慰内心,可以使内心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止改变内心,也可以影响身形,如一女子梦想着自己能够有身孕,长时间地梦想加上谎言地劝说,最终使其肚子越发地肿胀,其状如十月怀胎,却并非有孕,肚中之物乃一股郁气所致。”

陈少白也是如此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