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谁在雪线外敲响石门(1/2)
夜比往常更凉,林英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后颈被山风刮得发疼,掌心却烫得惊人,那枚玉坠正抵着她的掌纹,一下下震颤,像有活物在里面挠心。
寒潭的倒影在月光下晃了晃,她垂眸的瞬间,潭底突然泛起涟漪。
幽绿的水纹里,竟浮起一道藤形符纹,和老孙头给的兽皮古图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林英猛地直起腰,石凳在身后磕出脆响,惊得院角的老黄狗“嗷“地窜进柴堆。
“丫头,那是石门沟,祖上守了三百年的门。“林英的大脑里仿佛听到爹的声音。
在原主的记忆里,她记得五岁那年,爹背着她翻雪岭,冻红的手指指向远处三块叠成弯月的巨岩,哈出的白气裹着山核桃的香:
“等你大了,要是见着这石,就替爹多瞅两眼。“
林英猛地起身,布鞋碾过地上的月光。
她冲进东屋,翻出压在箱底的牛皮纸包——老孙头手绘的雪线地图还带着墨香。
泛黄的纸页展开,“三石叠月“四个小字端端正正标在雪线最深处,和记忆里爹指的方向,分毫不差。
玉坠又烫了,她攥着地图坐回炕沿,后槽牙咬得发酸。
原主的记忆里,爹总在半夜对着老猎刀叹气,说“守不住了“;
重生这半年,林英带着村民种药、驯兽,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直到今天,潭底的符纹像把钥匙,“咔嗒“一声捅开了混沌。
“得进谷。“她对着窗台上的药罐轻声说。
不是为老孙头说的“药王“,不是为李有田眼红的“宝贝“,是为靠山屯漫山遍野的药苗,为周大夫药箱里总不够用的药材,为那些咳血的娃、瘫在炕上的娘。
地气要是活了,这些都能活。
天刚擦亮,陈默的敲门声就响了。
他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玉米饼,睫毛上挂着霜:“昨儿看你屋里灯亮到后半夜,可是“
“我要进雪线,找石门沟。“林英把地图拍在桌上。
陈默的玉米饼“啪“地掉在炕席上,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
院外突然传来咳嗽声。
老孙头扶着门框站在晨光里,白胡子结着冰碴:“丫头要探药王谷?“
他抖着手从怀里摸出个红布包,“我孙女儿红说你昨儿翻地图翻得急,猜着要走险路。“
红布摊开,铜盘上嵌着块黑黢黢的吸磁石,“参奴罗盘,三百年没动过了。“
老刀扛着猎枪撞开院门,枪托上还粘着没擦净的狼血:“算我一个!当年跟你爹进过雪线,道儿熟!“
他盯着地图上的“三石叠月“,喉结滚了滚,“你爹最后一次进山前,也盯着这地儿看了半宿。“
林英的眼眶热了,她扫过三个男人:
陈默的棉袍前襟沾着墨迹;
老孙头的手背上裂着血口;
老刀的猎枪油擦得锃亮……
都是把命拴在靠山屯裤腰上的人!
“不为寻宝。“她指尖重重压在“三石叠月“上,“为证这地气,是咱靠山屯的命脉。“
接下来的四天,大家像上紧了的发条。
陈默蹲在灶房里,用算盘珠子拨拉得噼啪响:“雪线以上每走十里,体温降两度,得带够十斤炒米、三壶热酒“
他翻出空间里的防水油布,剪刀“咔嚓“剪开,“改雪镜,防雪盲。“
油布边角料被他塞进皮靴夹层,“防滑钉再加两道铁丝,摔了别找我哭。“
老孙头把参奴罗盘擦了又擦,对着太阳照:“地脉要是醒了,指针能转成陀螺。“
孙女红捧着个粗陶罐挤进来,发辫上沾着药渣:“寒瘴要了我娘的命,这是我配的雾金散,每人贴身装三钱。“
她往林英兜里塞药粉时,手指凉得像冰:“姐,你要是看见我娘说的九叶肺草,替我摘片叶子。“
李有田是在出发前一天杀过来的,他踹开院门,羊皮帽歪在脑后:
“林英你疯了!雪线里埋着多少尸首?你当你那破玉坠能挡雪崩?“
他扑过来要抢林英背上的包裹,被老刀一胳膊肘顶在胸口,踉跄着撞翻了鸡窝。
“命若不赌,怎换活路?“林英系紧皮袄领口,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雾。
她望着李有田涨红的脸,突然想起原主被村霸抢亲那天,也是这样的眼神——不是怕她死,是怕她活。
六月十一,雪线在脚下裂开白森森的口。
风卷着雪粒子抽在脸上,像有人拿碎瓷片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