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碗炒菜请全村,副队长气得啃萝卜(2/2)
王猎户“咚”地放下碗,酒盅里的山枣酒晃出半杯:
“老少爷们儿听我说!林家闺女不容易,她爹没了,她娘咳得整宿睡不着,可人家没喊过苦!这菜,是她天不亮就进山扒开雪找的,是她一滴汗一滴血换来的!”
他粗糙的手背抹过眼角,掌心的老茧刮得皮肤生疼,“我王老三活了五十八年,没见过这么硬气的丫头!”
张奶奶抹着眼泪站起来,手里的空碗直颤,碗沿还沾着一点菜叶:“英丫头给我送过三次热汤,我这把老骨头,能赶上吃冬天的青菜,值了!”
“对!咱不能听那些风言风语!”“就是!前儿赵副队长翻人家菜棚,我在墙根儿都看着呢!”
陈默趁机掏出磨得发亮的记账本,清了清嗓子:“截至今日,林家已换出青菜四百斤,换回粗粮一千二百斤,帮工十八人次,煤油三斤,每笔账都记在这儿,童叟无欺!”
他翻着纸页,纸角被磨出了毛边,指腹摩挲着墨迹,“李二叔用两斤粗粮换了五斤荠菜,张婶拿半罐煤油换了三斤油菜,全在这儿!”
院儿里炸开了锅。
刘屠户拍着大腿,掌心震得裤腿发麻:“合着我还纳闷儿呢,前儿换的荠菜咋比老王家的鲜!”
王二婶攥着陈默的账本看,纸页窸窣作响:“这数儿算得明白,比我家那口子记的猪崽儿账还清楚!”
林英站在灶边,看老人们眼里的光重新亮起来,看小娃们舔着碗边笑,看陈默的眼镜片被热气蒙得雾蒙蒙的……
她知道,那些“囤货居奇”“偷藏私菜”的流言,今儿算是被这锅热汤给浇灭了。
赵铁柱什么时候走的,林英没注意。
等她想起去收碗时,只看见院外柴垛边的木墩倒在地上,土坑里还留着鞋印子。
刘老三缩着脖子凑过去:“她这是收买人心!”
“人心?”赵铁柱踢飞脚边的碎砖,砖碴子“啪”地砸在柴垛上,“等雪全化了,我让她种的不是菜,是罪证!她菜来得邪乎,肯定有见不得光的地儿,我要带公社干部来查!”
他没注意到,衣角沾着的一片荠菜叶被风卷起来,打着旋儿落进灶台的热汤里,荡起一圈绿意。
夜里,雪后的村庄沉入寂静,屋檐下的冰溜子“滴答”坠落,砸在石阶上碎成水花。
林家院子渐渐安静,灶火熄了,碗筷归了碗柜,林英坐在门槛上,指尖还残留着锅铲的温热。
她轻轻搓了搓手,掌心粗糙的茧子摩擦着布衣袖口。
她起身,推开了西屋后那扇不起眼的小门。
空间的月光比外头亮,洒在黑土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
林英蹲在黑土地前,看新播的菜苗顶着露珠往上窜,嫩芽在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触手微凉而柔韧。
寒潭里八十枚鸡蛋沉在水底,被潭水滤得透亮,明早埋进土里,能当最好的肥。
“你说,要是赵铁柱真带人来查,看见我家‘菜棚’里只有枯土,会不会气疯?”她转头问陈默。
陈默坐在潭边的青石上,手里翻着那本记账本,纸页在月光下泛黄:“可你明明有百亩良田……”
林英指尖抚过玉坠,凉丝丝的触感顺着血管漫到心口。
窗外的残雪在月光下泛着白,像铺了层薄霜:“等他带干部来那天,我要让全靠山屯的人都亲眼看见春天,是从谁家灶台先冒出来的。”
二月初一的晨雾比正月更浓。
林英站在院门口,看赵铁柱裹着棉大衣往村外走,怀里揣着皱巴巴的检举信。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听见空间里菜苗拔节的声音比往年早了小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