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锦色映山河 > 第60章 唱名

第60章 唱名(2/2)

目录

这样想着,不由有些伤感起来。

董二娘作为张三娘最好的闺中密友,很快就察觉到她的情绪,转眼看到谢云昭手上的扇子,便转移话题问谢云昭道:“咦?你这扇子倒是好看,在那儿买的?这是才出的时新款式吗?”

谢云昭实话实说:“这是蚕丝扇,是我自己做的。”

“自己做的?这怎么做的?”

“什么叫蚕丝扇?是用蚕丝做的?”

谢云昭一一回答:“把蚕茧煮开染色后挑出蚕丝缠在扇框上。”

董二娘便道:“这倒是新奇,我也能做吗?你家在哪儿?日后有空我找你玩儿,你教教我,我也做一个。”

她问家在何处,实则也有一层问家门的意思,除了衡量双方地位之外,下帖子也好措辞。

谢云昭没觉得不好意思,平静道:“我家住在城东靠近城门的猫儿巷。”

猫儿巷?

人群面面相觑,有人疑惑,有人愕然。

董二娘是夔州人,但夔州与长灵相距不远,再加上她姑姑嫁在长灵,所以常来长灵小住,是以对长灵还算熟悉,却从未听过猫儿巷。

但谢云昭说城东靠近城门,她就明白了,长灵县的金银楼玉器行包括比较有名气的绣坊,都在城中或者靠近城南的地方,像城西或者城东,都是些下九流,她们姑娘家,一般不会往那边跑。

城东还好些,不过城东也没什么有名气的铺子,除了个陈家染坊,但她们卖布也都去布行买现成的,不会往染坊去。

总而言之,城东那边在她们眼里,都是一些贫苦百姓会去的地方。

秦小娘子,竟然住在城东?

张三娘是知道谢云昭的身份的,见此忙岔开话题问道:“听我爹说,秦小娘子正筹备开染坊?”

谢云昭道:“是。”

张三娘看着众人,笑道:“我爹把秦小娘子夸了又夸,说秦小娘子小小年纪,自己出来做生意,比他年轻时候厉害多了。”

她说着想起一件事,看向谢云昭道:“听说你在衙门大杀四方,把陈家染坊的大老爷都堵得说不出话来,段大人都夸你呢。”

张六娘接话道:“陈大老爷说女子不可开染坊,因为女子不洁,会冲撞神灵,你怎么说的?‘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是这句话吧?把我娘还有大伯母听得拍手叫好。”

谢云昭微微笑道:“是大老爷段大人和两位夫人抬举我罢了。”

张三娘和张六娘都有意抬举谢云昭,众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在人家家里,她们自然不会拂了张家姐妹的面子,不论心里怎么想,嘴上立刻笑语盈盈夸起来。

说笑了一会儿,就有丫鬟来说前面开席了。

众人起身前往宴席处。

张三娘作为新娘子,是不出席的,张六娘是自家人,自是不能再和谢云昭一处,只好和她挥手作别。

回去的路上,一群小娘子恢复了端庄,有意和谢云昭拉开了距离。

虽然张三娘夸赞谢云昭小小年纪开染坊很厉害,但在她们眼里,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一个四处抛头露面的商女,她们可不屑于相交。

董二娘倒是看在张三娘的面子上欲为她解围,但张三娘就要嫁到施州去了,可以不在乎,她却还要在夔州混的,也不好为了抬举谢云昭而撇下相熟的小娘子。

谢云昭并不在意,步履从容地跟在众人身后,脑中想着梁永知和那位四少奶奶的事。

一群人缓步回到客院,里面客人基本已经入席了。

谢云昭在下方找了个空位坐下。

接下来便是唱名环节了。

她看到门口登记礼物的那位账房拿着长长的礼单从门口进来。

上面张大老爷夫妇在说一些欢迎到来之类的吉祥话。

随后账房走上前去,打开礼单开始唱名。

谢云昭细细听着,这唱名应该是按照亲疏关系来排的,关系比较近的排在前面,送的礼也大都比较重,多是金银首饰家居摆件布匹之类。

这账房的声音洪亮又高亢,应该是有练习过,吐字清晰,全程几乎没怎么打磕巴。

她与张家只是交情不深,和张三娘的那些闺中密友一起归在最后面。

“董氏二娘,珍珠宝石排珠耳坠一对,银鎏金簪一对,铺翠花冠一顶。”

“郑氏七娘,琉璃花瓶簪一对,弦纹金镯一只。”

……

“秦嫣,鱼纹团扇一把。”

谢云昭清晰地感受到气氛凝滞了一瞬。

账房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在唱:“冯氏二娘,金插梳一把,红玛瑙耳坠一对。”

然而众人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上面了。

“秦嫣?是哪个?”

“秦大将军府派人来了吗?”

“没呢,听说秦大将军不来。”

“也是,非亲非故的。”

“不过这来赴宴的,竟然只送一把团扇?”

谢云昭感受到许多隐晦或不隐晦的视线落到自己脸上。

其中有一道视线十分强烈,她转头看向上方,看到董二娘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谢云昭对她笑了笑,董二娘眼中闪过鄙夷,转过了头去。

张大老爷夫妇自然也听见了周围的议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