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时家巧遇(2/2)
这时家有位先祖是仁宗朝的太傅帝师,不仅是国之栋梁,朝之重臣,还是当朝的一代文学大儒,颇受皇帝的敬重和爱戴,他告老还乡后皇帝亲自提了字赐了碑,这就是“大儒巷”的由来。
拜罢了石碑,往里行上几十米,就能看到威严的走马门楼,正对着巷子口的高大气派的朱漆大门外放着霸气威武的石师,门旁有上马石下马石,栓马桩一应俱全。
不过那小厮牵着马戴施莲走过了这巷子口第一家,往里行走府门紧靠,门上有匾,都是写着时府或者时宅。
到了里面一家门楼有石榴树的宅院前停下,就有门房小厮出来相迎,因为天还早,门口也不见多少宾客。
说明了身份,就有管事的出来带施莲进了时贡生家的大门。
穿过前院就见到了磨砖对缝八字影壁,影壁墙一过就是二门上,里面有回事房、管事处、传达处。
进二门方砖墁地,海墁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彩棚三丈六,四个堵头写的是“吉星高照,寿比南山”。
院里有对对花盆,石榴树,芍药花,九尺高夹竹桃,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各种鲜花绿树,真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
东跨院是厨房,西跨院是茅房,倒座儿书房五间为待客厅。
要想去到东跨院就得穿过长长的回廊,那二门管事一路领着施莲往前走,刚走过回廊拐角,迎面就碰见了一行人。
那管事忙给施莲打眼色,带头就跪拜了下来,施莲心里非常不情愿,这古人就是麻烦事多,尤其是动不动就要下跪磕头,她还真有点接受不了。
不过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平民老百姓可不就得是没有人权的最底层,但凡见了有点身份的人都得行礼,不然就有不敬之罪(大不敬是中国封建时代十恶罪之六。汉代已有“不敬”或“大·不敬”之罪;北齐律将“不敬”列为“重罪十条”之中;隋、唐律将“大不敬”列为十恶之六。大不敬的处罚也以斩、绞、流放为主。)
在拜倒之前施莲偷偷打量了一下这群人,老少不等,皆是锦衣华服,打头的是位长身玉立的中年人,头上戴着束发的掐丝双鹤紫金冠,身穿紫色云锦斜襟常袍,腰勒玉带,宽肩窄腰。棱角分明的脸庞,面如冠玉,俊毅非常。剑眉星目,英气逼人,颌下有寸长的黑胡须。(古人一般是从成年开始留胡子,当然,每个朝代,成年的标准不一样,汉朝时16岁,唐朝改为18岁,后来又改为22岁。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家道义,胡子是不该剪的,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一辈子不剪头发也不剪胡子,留的拖到地上。所以古人的习俗是,胡子和头发不能没来由的随意破坏,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
反正就施莲来到这个时代来看,没有几个男人是没有胡须的,那些小说和电视里的俊俏男主形象反正是很难找得到的。
那男子仿佛是感受到了施莲的目光,微微顿身,目光凛然,剑眉微皱,薄唇微抿,垂下的目光就像一把刀子一样寒光四射,倒把施莲吓了一跳,忙低下头避了开来,如此有气场的型男大叔施莲就是在异世里也是很少见到,那锐利的目光只此一眼就让她遍体生寒,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