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辽东公孙康(2/2)
公孙康霍然起身,眼睛隨即亮了起来,不管孙权有什么图谋,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不妨接受,如果孙权想利用自己,那公孙康也不会脑子发热的听任孙权摆布。
“马上准备,明日我要亲自出迎江东使臣!”
转过天来,当虞翻一路怀著志芯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襄平,他心里也摸不准,不知道公孙康会拿什么样的態度来对待他。
毕竟,这还是第一次孙权派人出使辽东,想不到,公孙康却亲自出迎,给足了面子。
公孙康一身锦袍,立於道中,身后辽东文武分列左右,甲士持戟,肃然而立。
道路两旁早挤满了百姓,脚伸颈,窃窃私语。
伴著鼓乐声,虞翻迈步走近,公孙康却率先开口,大笑著说道:“先生不远千里,跋涉而来,康不胜欣喜!”
“孙侯闻听公孙將军继任辽东太守,特遣翻前来道贺。”
虞翻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
公孙康注意到虞翻的脸色有些黯然,面带憔悴之色,连番数日跨海远行,从江东到辽东,这段航程绝非易事。
公孙康好奇的问道:“你我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不知孙侯是何用意”
虞翻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此乃吴侯亲笔贺书,另有东海明珠一斛,珊瑚树两株”
侍从接过帛书,递给了公孙康,公孙康接过来匆匆看过一遍,想不到,孙权出手竟如此豪爽,大大小小的礼物,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著实下了心思。
“先生,请,到我府中一敘!”
伸手不打笑脸人,公孙康摆了一个手势,將虞翻迎入城中。
酒宴早已摆下,还专门安排了歌舞,为虞翻接风助兴。
酒过三巡,公孙恭突然举杯起身:“久闻先生精通《易》理,不知可否为我辽东下上一卦”
厅內雾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看向虞翻,公孙康捏著手里的酒盏,也是似笑非笑,眼中闪烁著亮光。
虞翻不慌不忙地放下筷子,从怀中取出三枚铜钱:“既然二公子相邀,翻便献丑了。
+
铜钱在案几上旋转,发出清脆的声响。所有人都屏息凝视。当铜钱终於停下,虞翻凝视卦象片刻,突然抬头直视公孙康:“泽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时。”
公孙康心头一震。革卦,变革之意。
“何解“他沉声问道。
虞翻微然一笑,解释道:“天运循环,当变则变。辽东偏安一隅,非长久之计。孙侯愿与將军共襄盛举,在乱世谋一番大事。”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公孙康眯著眼睛笑了笑,虞翻话中有话,他已经猜到了孙权的用意。
孙权想和他结交,共同对抗吕布,也就是对抗朝廷。
虞翻的眼晴一直有意无意的看向公孙康,过了一会,他提到了青州的事情,“前者营州刺史柳毅,被刘贤派人所杀,营州也被取缔了,东莱诸县也被收回,孙侯对此甚为关切,吕布和刘贤这对翁婿,口口声声喊著平乱扶汉,实则不过是学那董卓曹操,妄图掌控朝堂,架空天子。”
虞翻这番话,公孙康表面平静,心里却鼻一阵冷笑。
说吕布和刘贤架空天子,这不是鬼扯吗
但是,公孙康並不反驳,因为虞翻只能这么说。
如果他要夸讚吕布和刘贤,他就应该劝说孙权归顺朝廷才对。
乱世爭霸,不论是哪一方诸侯,都不愿意背负骂名,哪怕已经有了骂名,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得讲究“师出有名”
比如官渡之战,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討伐袁绍。
袁绍则藉助“衣带詔”,將曹操视为汉贼,予以討伐。
孙权不能直接对抗朝廷,所以就只能把吕布和刘贤当作奸贼,这才是孙权的“政治正確”
“若將军有意报仇雪耻,孙侯自当鼎力相助,两家结盟,互惠互利。”
公孙康笑了笑,就算明知道,孙权想把他当成棋子来利用,他也没有拒绝。
“不知现在江东兵甲几多,战力如何”公孙康好奇的问道。
虞翻直起身子,从容答道:“孙侯坐拥江东五郡,又刚刚平定山越,水师战船不下千艘,足可横行江海。吕布虽强,但水战非其所长,而你我两家,皆有战船水师,若两家联手,日后南北夹击,吕布必然难以应对。”
“何况,除了我们两家之外,曹操也已经和我们结盟,前不久,在我出发来辽东之前,曹操已经领兵去了汉中,想必,现在已经拿下了汉中,加上曹操,將军儘管放心,吕布难以抗衡我等。”
公孙康点了点头,如果能和曹操、孙权同时联手,那的確前途一片光明,吕布是很强,可他们三家也不弱,尤其是曹操,先后平定了豫州、凉州和荆州,要是再得过汉中,
完全可以在正面和吕布抗衡。
虞翻见公孙康有些动心,心中振奋,接著说道:“辽东良马天下闻名,而江东的海盐、铜铁亦是北方所需。两家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互惠互利,將军不妨考虑一下。”
公孙康想了想,觉得对自己並没有坏处,於是便答应了。
反正,他有自己的算计,绝不做別人的棋子,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好处,他是不会白白为人出力的。
这年头,傻子才做赔本的买卖。
吴县!
江东的秋日,细雨如丝,濡湿了吴县的宫墙。
孙权站在殿外的廊檐下,负手而立,目光沉沉地望著远处雾靄笼罩的江水。他的神情平静,可那双锐利的眸子里,却藏著深深的忧虑。
最近一段时间,江东看似风平浪静,仿佛彻底沉寂了下来。但孙权的心里却愈发急迫孙权也想开疆扩土,可是,北面的淮南,天子就在那里,向淮南进兵,名不正,言不顺,这让孙权很被动。
何况,刘贤几次三番搞得孙权都快崩溃了,心里都已经有阴影了。
没有万全的准备,他是绝不敢轻易再招惹刘贤。
而荆州考虑到已经和曹操结盟,暂时也不便翻脸。
孙权最近很忧虑,放眼周边,竟然不知接下来该做些什么,纵有满腔抱负,却不得伸展。
淮南不可取,荆州不可爭,但江东的扩张,绝不能停滯。
就在孙权为此发愁的时候,周瑜从巴丘赶来了,见面敘谈客套了几句,周瑜便给出了一个建议,“主公,不妨將目光看向交州。”
孙权目光一凝。
周瑜解释道:“交州地处岭南,远离中原纷爭,虽地广人稀,但物產丰饶,且地势险要,若能掌控,不仅可增江东之富,更能打通和南中的联繫。”
和南中取得联繫,这个提议,让孙权眼前骤然一亮。
虽然交州多山川丘陵,和南中之间水路交通都非常的艰难,不利於大队人马通行,但两地之间的確经常有人翻山越岭,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周瑜的想法,只是打通联繫,为江东的扩张,提供一些便利。
周瑜继续道:“交州太守士燮,虽名义上归附朝廷,实则自成一派。如今无人南顾正是我江东进取交州的最佳时机,交州势弱,对我们来说,当不费吹灰之力。”
孙权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公瑾打算从何处入手”
周瑜略加思索,便有了清晰的思路,“士燮在交州经营数年,根深蒂固,若贸然用兵,恐非上策。不如先表其为『绥南中郎將”,向其示好。”
孙权沉吟片刻,问道:“士燮会接受吗”
周瑜微微一笑:“他没有理由拒绝!”
“接下来,主公可从孙氏宗族中选出適龄的女子,许配给士燮的长子士徽,士燮已经年迈,士徽今后必然受到器重。”
孙权再次点头,表示赞成,女人本来就是为了政治利益所牺牲的,孙权对此深有感触。
因为前不久,在吴国太的敦促下,他又娶了一个女人,徐氏!
徐氏是吴郡豪强徐琨的女儿,而徐琨算起来,还是吴夫人的侄儿,徐家既是豪族,手里又掌握著军队。
江东的军队,和別处不同,江东施行的是私兵制。
徐琨的兵,就是徐琨的,而不是他孙权的!
徐家如果一直忠心於孙权,徐家的私兵自然会为孙权效力,但如果哪一天,徐家脱离了孙权,不再向其表忠心,那徐家的队伍马上就会脱离孙权的掌控。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派人去交州做官,分化士燮的统治,不断的培植我们自己的力量,若士燮识时务,自然可以保他富贵,若士燮抗拒,那我们也只好强行收取交州了。”
最后,周瑜做了总结,他胸有成竹的说:“交州和江东毗邻,我相信,士燮是个聪明人,和我们作对,只会给交州引来灭顶之灾,没人能救得了他。”
孙权当即採纳,马上表奏朝廷,加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將,並派出使臣,前往交州,与士燮结交。
孙权很有志向,而且他现在还很年轻,正是大展宏图,开疆扩土的时候,可是,他的盟友曹操,最近就没那么好运了。
浩浩荡荡的八万大军,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逃过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