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没病也给你嚇出病来(2/2)
他派人奔赴各地,四处宣扬此事。
不仅如此,还专门起了名字一一“大汉第一届巢湖诗赋大会”,主题更是响亮而豪迈:“匯聚天下英才,纵论兴汉大业!”
这般大气磅礴的策划,无疑向世人宣告了吕布的雄心壮志,绝非以往那些小打小闹的场面可比。
这次的规模,这次的主题,都是史无前例的。
这一日,刘贤又如往常一样,带著刚从集市上精心挑选的糕点来到乔家。
屋內,大乔温婉的面容上带著浅浅的笑意,尽显大家闺秀的端庄与嫻静,
小乔则静静地站在门口,身姿婀娜,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屋內,似在留意著这边的动静。
大乔已然欣然接受了刘贤。小乔呢,虽谈不上满心欢喜,但也处於一种不抗拒、不拒绝的微妙状態。
她心底清楚,命运的轨跡已然將她与刘贤紧紧相连,除了他,自己也没有別的选择。
“这才几日不见,外面已然传开了,说温侯要举办诗赋大会,这是真的吗”大乔一双双眸中闪烁著好奇的光芒,轻声问道。
刘贤將在路上买来的糕点轻轻置於桌上,笑了笑,“看来你也觉得这个消息颇为反常,对吧”
不等大乔回应,刘贤便继续说道:“越是反常之举,恰恰越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在世人眼中,温侯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只会在沙场上衝锋陷阵、杀敌斗勇。”
“可如今,我让他举办这场诗会,而且还是以大汉的名义。別人来不来,那是他们的自由,但从今往后,大汉的诗会这个招牌,可就稳稳地落在了温侯手中。”
“有了第一届,往后自然就会有第二届、第三届即便有人想要效仿,又怎能照搬照抄我这般谋划,一方面是为温侯积赞名望,让天下人知晓他並非只有匹夫之勇,同样重视文治,重视英才!”
“另一方面,也是藉机向各地世家展示温侯的实力和胸怀,表明我们兴復汉室的决心。如此,假以时日,各路人才定会纷纷慕名而来,定然会有人愿为温侯效力。”
听完刘贤的解释,大养眼中的好奇瞬间化为了钦佩,她微微点头,眼中光芒渐亮:“我就知道这定是你的主意,说得真好。有了第一届,后续便有了无限可能。况且你將地点选在了巢湖,旁人根本无法效仿,毕竟巢湖本就隶属淮南,这可是温侯独有的优势。”
看了小乔一眼,刘贤故意说道:“各地有名望的世家才子,我都发去了邀请,说不定周瑜也会来。”
小乔下意识地眼晴亮了一下,可就在与刘贤四目相对的剎那,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不妥,粉嫩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羞怯地低下头去。
“来不来,自是他的自由,反正我已然发出了邀请。荆州的马家、前家、蔡家等等,
都在受邀之列。这第一届,不管最终能有多少人前来捧场,註定要天下皆知。”
小乔忽然轻声开口,“既然是诗赋盛会,免不了要以文会友,你可要有所准备啊,莫要给温侯丟了顏面。”
那语气,听起来既像是出於善意的提醒,可细细品味,又似乎带著几分不易察觉的挑畔。
刘贤闻言,淡然一笑,“诗会於我而言,不过是閒暇时的消遣罢了,只是小道。真正的大义大道,在於安定天下,兴復汉室!”
大乔深以为然,看向刘贤的自光中又多了几分敬意。
小乔与大乔的性情截然不同。大乔端庄含蓄,內敛沉稳;小乔则活泼俏皮,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痴迷沉醉,常常幻想著能遇到一位与自己琴瑟和鸣、心意相通的如意郎君。
而刘贤,虽说也算文武双全,但在小乔眼中,显然与她理想中的如意郎君还是有些差距。
就拿琴棋书画来说,刘贤仅仅在书法的楷体上稍有造诣,勉强能拿出手,其他方面则表现平平。
反观周瑜,小乔初次与他相见时,周瑜仅凭听琴音,便能洞悉她的心思,这般风雅才情,瞬间俘获了小乔那颗情竇初开的心。
周瑜的儒雅气质、翩翩风度,仿佛自带光环,相较之下,似乎处处都在刘贤之上。
永远不要小瞧先入为主的魅力,周瑜就这般近乎完美地闯进了小乔的世界,初次见面,便在她心中拿到了近乎满分的印象。而刘贤,虽说不惹人討厌,却也很难让小乔涌起那种惊艷的欣喜之感。
“不过,我想周瑜应该不会来了。”刘贤像是洞悉了小乔的心思,突然说道。
小乔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她忍不住问道:“为何”
刘贤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因为周瑜他怕来了,就回不去了。”
这恰恰就是刘贤一贯的行事作风。
想当初,他为了招揽人才,连鲁肃都能强行扣下。
周瑜那般聪明人,只要胆敢踏入淮南地界,刘贤怎会轻易放他离去
“谁让你老是算计別人。”小乔微微皱眉,语气中明显带著几分幽怨。
刘贤只是笑了笑,“看起来,周瑜给你留的印象真的很好。但你莫要忘了,皖城当时是怎么丟的周瑜可没有你想像的那般光明正大,他辅佐孙策,算计刘勛,趁虚而入,夺下皖城,这定然是出自他的谋划。”
小乔听闻此言,顿时沉默不语。
“看来,人长得好看一些,做什么事情都能被原谅。”刘贤轻轻摇了摇头,似在感慨,又似在自嘲。
又看了大乔一眼,刘贤迈步朝外面走去。路过小乔身边时,刘贤猛地一把揽住了小乔纤细的腰肢。小乔毫无防备,整个人瞬间僵住,身子不由自主地一转,顺势便倒进了刘贤怀里。
两人的脸几乎贴在了一起,小乔只觉心如鹿撞,呼吸急促,吐气如兰。
大乔在一旁目睹这一幕,也惊得目瞪口呆。
刘贤却只是笑了笑,看著小乔慌乱的模样,愈发觉得有趣。
片刻后,他鬆开小乔,瀟洒地迈步离去,只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在空气中迴荡。
“周瑜!又能怎样我能贏他第一次,就能贏他第二次!”
刘贤步伐沉稳有力,背影挺拔而坚似,仿佛在宣告,无论是在战场还是情场,他都有十足的信心去战胜一切挑战。
在襄阳城一处清幽雅致的庭院之中,暖阳透过斑驳的树影洒下,几个身著锦袍的世家公子正围坐於石桌旁,兴致勃勃地谈论著即讲举行的巢湖大会。
“当真是未曾料到啊!”
一位公子摇著手中的摺扇,率先开口,话语中满是惊讶,“吕布那廝,平日里只知在沙场上衝锋陷阵,逞匹夫之勇。可谁能想到,如今竟这般大张旗鼓、兴师动眾地举办捡诗赋大会来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说罢,他微微皱眉,眼中流露出不解之色。
“岂止是匪夷所思,依我之见,简直是有辱斯文!”另一位公子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颇为激愤。
“吕布他何德何能他並非出身名门世家。文懂几分诗词格律要说举办诗会这等风雅之事,理应由汝南的袁氏那般累世簪缨之家牵头,亏是我们荆襄本地的名门望族来主持才是正理,哪轮得到他吕布来插足”
眾人纷纷点头,对丝深表认同,言语间对吕布满是鄙夷与不屑。一提到吕布之名,仿佛是此到了什么秽物一般,儘是嫌弃的神情。
在他们心中,诗赋乃是文人雅士的专属领域,吕布一介武夫贸然涉足,无疑是对世家尊严与文人风骨的践踏。
徐庶与庞统也身处这群公子之中,徐庶看了看周围人的反应,而后讲视线投向庞统,
带著几分亢奇问道:“士元,这诗会你打算去瞧瞧吗”
坐在他对面的庞统,身著一袭略显破旧却乾净整洁的布衣,头髮三意地束捡,几缕髮丝散落下来,显得颇为不修边幅,
其貌不扬的面容与周围那些妆容精致、五官端正的世家公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他身上却散发著一种从容洒脱的气质,即便身处这群锦衣玉食的公子哥之间,也仿若鹤立鸡群,自有一番別样的风姿。
庞统微微摇头,眉宇间悄然浮现出一抹不屑,轻声说道:“连吕布那般粗人都晓得附庸风雅,搞捡这诗会来,我实在提不捡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