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董承的私心(2/2)
紧接著,便传来张飞那粗重豪迈、极具辨识度的大嗓门:“二哥,俺回来了!”
刘贤等人闻声,立刻起身迎了出去。
只见张飞翻身下马,可他怀里却多了一个女人。
那女子瘦瘦弱弱,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瞧模样不过才十三四岁,稚气未脱。
此刻,她满脸惊恐,眼中蓄满泪水,被张飞一只粗壮的手臂紧紧搂在怀里,根本无法挣脱。
“三弟,你—这是做什么”关羽见状,脸色一沉,大声质问道。
当著刘贤的面,关羽觉得张飞此举实在是有些过分,太不成体统了。
张飞却哈哈一笑,满脸得意,仿佛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看到刘贤后,他还不忘热情地打个招呼:“子山胆子可真不小啊,这徐州如今已经重回曹操手中,你还敢跑这儿来,也不怕被他们给发现。”
刘贤淡然一笑,镇定自若地说道:“不就是一个董昭吗徐州现在兵力空虚,没什么好怕的。即便真被发现,他又能奈我何想要留住我,可没那么容易。”
刘贤心里清楚,如今曹操的兵力大都集中在黄河岸边,徐州除了臧霸手底下有两万兵马,董昭能调动的顶多两千人,而且还得分兵驻守徐州各地。
“二哥,这个女子可不一般,她是夏侯家的女人,那可是良配啊,俺要娶她为妻。”张飞指了指怀里的女人,说得眉飞色舞,一脸自豪。
可他怀里的那个女人,却被嚇得眼皮一翻,当场昏了过去。
张飞嘿嘿笑著,愈发得意,过了一会儿,那女人悠悠醒来,发现自己仍在张飞怀里,
再看到张飞那副得意且凶悍的模样,又一次惊恐过度,晕了过去。
“夏侯家的女人”关羽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刘贤在一旁插了一句:“我猜得不错的话,她应该是夏侯渊的侄女,是夏侯婴的后人。”
张飞眼晴一亮,兴奋地说道:“对,子山说的没错,她就是夏侯渊的侄女,这个女人我要定了!我今儿个下山,正好瞧见她去山中樵採,俺这都老大不小了,还子然一身,这可不就是天赐的良缘吗”
刘贤哭笑不得,心中暗暗骂了一句:“抢来的女人也能说是良缘,真是禽兽!”
不管张飞把这事儿说得多么好听,都改变不了抢人的事实。
人家根本就不愿意,这和流氓、强盗的行径又有什么分別
但是因为他是张飞,后世的史书对这事儿大多一笔带过,也没有人过多地追究他、理怨他。
刘贤也不是那种迁腐的圣人,见状也只是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难道还真要把张飞打一顿,逼著他把人送回去吗
再者,夏侯家也好,曹家也好,早就被刘贤列入了黑名单,如今张飞抢了夏侯家的女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给敌人添了堵。
关羽也是哭笑不得,他深知三弟的脾气,拿他实在没有办法。
张飞说干就干,当天夜里,就把婚事给办了。
这个女人確实太瘦了,用“柴火妞”来形容都不为过,看起来顶多也就八九十斤的样子,张飞还真捨得下手,畜生啊!
喝了张飞的喜酒,第二天,刘贤婉言谢绝了他们的挽留,离开了芒碭山。
邮城!
袁绍端坐在主位之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死死地盯著堂下的杨弘,眼中怒火中烧。
待杨弘上前参拜完毕,袁绍猛地一拍桌案,开口便怒喝道:“吕布好大的胆子!我兄弟前来投奔,他竟然敢半路截杀,害了我袁家人的性命,如今竟还妄想与我结盟,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一声怒吼,震得屋內的空气都仿佛颤抖起来,两旁的侍卫都低著头,大气都不敢出杨弘却神色镇定,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明公此言差矣。温侯截杀袁术,乃是为国除害,为民除贼,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袁术狼子野心,擅自篡逆称帝,早已是天理难容,
袁家四世三公积攒下来的威名,险些毁在他一人之手。”
“温侯此举,反而帮了袁家。明公若是真的接纳了袁术,给他庇护,必然会招致天下人的骂名。依在下之见,明公不但不应接纳袁术,还需彻底与他划清界限,並且要在世人面前痛斥他的罪行,以正视听。”杨弘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掷地有声,眼神中透著一股坚定。
说实话,对於袁术,袁绍心底里確实也没什么感情。打从儿时起,袁术就总是瞧他不顺眼,处处与他针锋相对。
自从討董之后,兄弟二人更是彻底反目,袁术明里暗里,总是想尽办法和他作对,有那么一阵子,袁绍杀袁术的心都有了。
第一件事,那时,董卓专权,汉室倾颓,袁绍暗中密谋,想要推举刘虞称帝,本希望袁术也能支持自己这一计划,可没想到,袁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让袁绍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紧接看,第二件烦心事又接钟而至。袁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还让孙坚领兵四处征伐。袁绍得知后,哪肯坐视不管,当即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他去与孙坚爭夺豫州。可结果呢,周昂根本不是孙坚的对手,被打得大败而逃,这事儿让袁绍一直耿耿於怀,视为奇耻大辱。
第三件事,袁绍与刘表走得很近,结成同盟。袁术心生嫉妒,立马与公孙瓚以及徐州的陶谦结盟,故意和袁绍唱起了对台戏。
甚至在给公孙瓚的信中,袁术还大骂袁绍不过是袁家的庶子,根本不能代表袁家,气得袁绍差点吐血。
再后来,第四件事直接让两人的关係降至冰点。袁术凯充州的地盘,想要藉机扩张势力,便带兵北上。
袁绍得知后,毫不犹豫地联合曹操,一同出兵迎击。这一战,袁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灰溜溜地跑去了淮南。
其实,汉末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袁家两兄弟的內斗。
刘表、曹操和袁绍结成同盟,而陶谦、公孙瓚则与袁术抱团。
就拿曹操来说,早期的曹操,在袁绍面前不过就是一个唯命是从的小弟,一个打手罢了。
曹操能坐上东郡太守的位置,是袁绍上表奏请的;而河內太守王匡,也是曹操遵照袁绍的意思,干掉的!
接下来,杨弘话锋一转,提高了声音,“温侯自知威望尚浅,不足以令各方信服。可袁家不同啊,四世三公,门第显赫,乃世族中的翘楚。如今天下大乱,唯有大將军你才有这般威望与实力安定社稷,平定四方。温侯深明大义,只要明公能够击败曹贼,他愿献出传国玉璽,自此尊奉大將军的號令,共扶汉室,成就大业。”
“哦”袁绍顿时双眼放光,紧紧盯著杨弘,满是惊讶与欣喜。
“吕布果真这般说”
那传国玉璽可是他心心念念许久之物,虽说此前私下里也命人仿造过,可假的终究是假的,哪能与真品相媲美。如今听闻吕布愿拱手献上,心中自是激动难平。
杨弘郑重点头,语气篤定:“千真万確,绝无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