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凤定乾坤:王的宠臣 > 177听闻故人来

177听闻故人来(1/2)

目录

谈起政务,英王的理智渐渐恢复正常,点点头说道:“是啊,征西军中除了隶属本王的部队和将领不必回雍都,其余有功将士都可以面圣接受犒赏呢。最近这几日,大军将经过渝山城,本王要趁机尽地主之谊。另外按照通常惯例,张玉现在是礼部侍郎,在朝任职应该随大军回雍都,顺便把雅韵的事情对圣上禀明。”

七公主雅韵到渝山城之时,蜀国战局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她暂时留在英王宫中隐居,免得被敌国密探发现行踪。现在蜀国臣服,七公主若想恢复身份光明正大返回雍都继续过皇家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操作的。比如找人扮演世外高人,从蜀国营救出公主;或者干脆对外宣称王哲在叛逃途中被华国军队截获,公主自然也就脱险。但是蜀帝已降,如果七公主安然无恙,为了安抚蜀国人的情绪,在其他国家面前显示华国的仁义,七公主和蜀王的婚事不能作废。就在此时七公主突然离开了,留书给英王说师门有急事,关于父皇那里她会亲自去解释,不用他们担心。不过以英王的观察,雅韵从蜀国回来后就一直郁郁寡欢,似乎有什么心事又不方便对别人说。当然这些模模糊糊牵扯到女儿家隐私的问题,英王是不会随便对旁人讲的,只是托张玉转呈七公主的信,向皇帝禀明客观事实。

什么时候回雍都要听皇帝说了算,七公主的事情旁人也不敢妄论,张琳琅一想,只能挑军情相关的问题才能有的聊,可以尽快让英王转移注意,于是问道:“听说征西军的主力是从北疆调来的精锐,但带兵的都是年轻将领,在伐蜀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殿下对他们熟悉么?”

英王见张玉关心,立刻来了兴致,说道:“伐蜀之战开始前,圣上确实秘密调动了北疆的一部分兵力支持征西军,但是因为北方蛮族的骚扰一直不断,邓焕大将军并没有抽出北疆有名的老将,而是派了一些近年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统兵,也算是让这些新人能有历练的机会。”

萧纯也补充道:“我听说征西先锋是邓大将军的义子,几年才刚满十六岁,却骁勇善战,精于兵法,在伐蜀之战中立下不少大功。”

“你说的是邓拓么?”张琳琅虽然对前线上的人事安排及战况没有系统关心过,但是个别传奇人物的小道消息她还是知道的,尤其那些年少有为的将军充满**,可惜那个时代通讯落后,她没有亲临前线所知非常有限,禁不住问道,“殿下见过邓拓么?”

“在开战前夕,本王曾与征西军的将官会晤过几次,安排部署整体作战计划,等你们回来的时候,邓拓已经率先锋军出发了。”英王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实本王亲眼见到邓拓,发现这位少年将军与传闻中的形象有很大差异呢。”

张琳琅的好奇心立刻被激发起来,问道:“能有什么差异?是不是美少年?”

萧纯狠狠瞪了一眼张琳琅,抗议道:“琳琅,你能不能收敛一点,当着王爷和我的面稍微正经一些?”

英王终于暗爽一把,看看,萧纯也有吃醋的时候啊,所以他带着某种报复的心理,故意添油加醋说道:“张玉猜的不错。邓拓长相斯文,白白净净容貌俊美,年纪轻身体也不强壮,倘若不是一身戎装手持兵器,真与文弱书生没有两样。”

萧纯漠然地递了一块抹布给张琳琅,冷冷道:“擦擦你的口水。”

张琳琅面上一红,强装正经道:“那么传闻又是怎样的呢?”

“传闻他身高丈二,浑身横肉,目如铜铃,血盆大口,凶恶非常。战场上十步杀一人,斩头饮血,让蛮族闻风丧胆。”

“果然传闻和真相差异很大呢。”

看着张玉唏嘘不已的样子,英王又说道:“邓拓是邓焕大将军去年才收的义子,据说是三四年前从南方流落到北疆的孤儿。他一心想要从军,可惜那时年岁太小,他又长得瘦弱单薄,军队不要他,他便软磨硬泡留在军营内打杂帮工,闲暇时候看士兵操练晚上自己偷偷练习。有一次他所在的营寨遭到蛮族偷袭,亏他机警提前发现风吹草动,报告给守营的将领,才避免了大量伤亡,此后就被军队破格录用。接下来每次作战中,他都冲在最前面,拼命杀敌。虽然他的武功并不出色,但是有勇有谋,能吃苦不怕死,战功迅速飙升。他小小年纪就立下那么多军功,很快引起邓大将军的注意,着力培养。因为他对兵法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后来居上,不到一年的学习竟然能追上邓大将军身边其余弟子的水平,再加上他作战英勇,心思敏锐,性格随和与人相处融洽,颇得邓大将军喜爱。他是孤儿,而邓大将军没有家眷子嗣,两人投缘,邓大将军就认他为义子,取名邓拓。在这之前,他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和姓氏,旁人都叫他春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