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凤定乾坤:王的宠臣 > 133同宿共商议

133同宿共商议(1/2)

目录

【第二更】

接下来就是关于人才选拔的事情了。

按照英王的分析,此去西疆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撑,宁浮萍虽然早就开始为英王培植网络羽翼,但是数量有限,算来算去不够用。更何况京中尚需一批亲信留守,免得局面全被太子操控。思前想后,英王把目光放在了二月底到三月中旬的科举之上。会试和殿试不是每年都举行,英王打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挑些有潜力的学子带到西疆磨练一番。父皇也是这样安排的吧。

文臣方面还不用太担心,若真想西征蜀国,武将的培养选择和军备的建设都不容忽视。英王手中没有兵权,藩国建立后可以招募控制一支五万人的直系军队,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开疆拓土之用。将来打仗父皇一定会再派兵过来,而熟悉西疆又能忠于英王的军事人才必须提前培养,才能借西征一展身手,为英王争得更多荣誉,同时成为英王可靠的军权代言人。俗话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人才问题,更令人头疼的还有军备问题。西疆荒蛮,物资匮乏,边境守军常年依赖朝廷拨款奉养,一旦开战,完全靠国库支撑,消耗极大劳民伤财,如果西疆自身不够富庶无疑会拖后腿。

英王暗自盘算,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建设西疆培养人才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他才有把握能够支撑西征,任务长远而艰巨。不过有张玉在,或许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吧。

英王把自己现在能考虑到的问题一一讲出来,只当是抛砖引玉,开阔思路。

张琳琅见英王说得头头是道,深感钦佩,心中渐渐踏实下来,精神一放松,想法也多了。宏观说到西部大开发理念,搞活经济;中观讲了讲开荒种田发展农耕畜牧业,刺激商业的设想;微观到建立军校,发放联合银行贷款等等具体的主意,娓娓道来。

张琳琅说的这些都是现代思想的精华,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她能理解的讲明白的只是皮毛、点式的、发散的东西,但是对于英王所处的时代,这么先进的思想绝对是开天辟地的震撼。

张琳琅说得很散,几乎没有什么逻辑体系,英王一时之间不能完全融会贯通,却基本上已经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其中很多想法都很新颖很可行,将人性与利益绑在一起,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变困难为发展动力,大有可为。

英王激动道:“张玉,原来你对治国有如此多的好想法,你真是本王的宝贝啊。”

张琳琅心想,走一步算一步吧,那些“治国方略”随口说说容易,真正实操可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办到,更何况张琳琅所知有限,让她依据大概念设计具体执行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张琳琅不敢现在就说出打击英王积极性的话,以英王的才智和魅力应该能聚集一批有识之士效力,那时她最多动动嘴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萧纯若有所思,心道:张玉,这才是真正的你么?有时糊涂得可爱,有时又聪明成熟得根本不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刚才那一番言论,大胆开放,充满了智慧和远见卓识,令人钦佩折服;那为何在感情问题上却总是躲躲闪闪,不敢正视自己的真情呢?又或者你早已心有所属,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张玉,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你幸福呢?

选拔人才,完善建设西疆的计划,张琳琅建议英王能与公主吴瑕还有宁浮萍仔细商量。英王基本上同意,不过他提出,军备建设方面不能让吴瑕插手。毕竟吴瑕是越国人,而早晚有一天,越国会成为华国的讨伐目标。

英王认为新式战船还有武器制造应该尽快开始,越早投入人力物力操办对日后越有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