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凤定乾坤:王的宠臣 > 037探望病中人

037探望病中人(2/2)

目录

张琳琅来之前就想清楚了自己的立场,为了能保住工作,她从没想过对英王讲明自己的真实性别,更不可能提及那位已经与自己有夫妻之实却不知姓名的逍遥门高人。她半真半假地说道:“我落下瀑布就昏了过去,幸亏得一高人相救,醒来的时候目不能视,也不知道身在何处。那高人不愿过问世事,为我疗伤后就将我送了回来。”

英王显然没有全信,疑惑道:“果有此事?那位高人的姓名你可知晓?”

“说来惭愧,我曾经询问过,以便将来能报答救命之恩,可那位高人坚持不愿吐露姓名和身份。我目不能视,未见那位高人真容,甚至连那高人是男是女多大岁数都不知道。”

英王见张侍读语焉不详,似是有所隐瞒。不过仔细想想,张玉身负上乘内功,这等才智言行,十有九成就是任逍遥的传人,或许有许多事情在目前的情况下不方便明说。英王想通此节便不再一味追究,转而问道:“张侍读,你觉得此次本王遇袭是什么人主使的呢?”

张琳琅按照小说和电视剧里的老套路推测道:“殿下是不是已经提审了刺客?刺客说了什么没有?”

“本王命手下严刑拷问,那些刺客却什么也不肯招认,最后竟然服毒自尽。”英王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刺客死后本王命人搜查他们的尸身,发现了他们随身带的药瓶上有太子府的标志。胜王一口咬定,认为是太子怕他害死本王母妃的事情败露,所以先下手为强,买凶行刺。”

张琳琅整了整衣冠,恢复正经样子,坐到英王身旁,见英王说话的语气神态似乎胸有成竹,觉得英王不过是随便征询一下她的意见,她便也没什么压力负担,脑子一转忽然想起了《鹿鼎记》里的一段情节。

木王府的人偷入皇宫行刺康熙皇帝,为了栽赃给大汉奸平西王吴三桂,凡入宫行刺的人都穿了绣有平西王府字样的内衣,携了刻有平西王府字样的刀剑,结果这些花样都被康熙皇帝看穿。

有了这样的借鉴,她提出的观点倒也有些水平,像模像样地分析道:“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是刺客,宁死都不肯招认主谋,定然是为了掩饰身份,那为何又在随身物品中露了马脚?这样的刺客未免太不专业了。所以我认为这更像是栽赃,太子殿下不会来行刺您,倒是那个凑巧出现在西湖,又救了殿下的胜王十分可疑。”

英王顿生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笑道:“没错,张侍读想法与本王不谋而合。本王也这样认为,胜王已经沉不住气了,急于拉拢本王,才会出此毒计。就凭胜王如此狠辣手段,本王断然不会与他合作。”

张琳琅当初讲鹬蚌相争的故事本意更多的是不愿英王卷入皇权纷争,不想她的长期饭票处于不安定状态,一不留神再殃及了她这池鱼。她见英王明确表态不加入胜王党,就赶紧趁热打铁道:“胜王如此,太子党也未必好到哪里去。殿下要想个办法抽身事外,彻底躲开他们两派的骚扰才是。”

英王点点头:“这个道理本王明白,可是就此深居简出也不是办法,时日久了他们两派难免不会对本王的居心起疑。”

张琳琅想想也是,如果让英王终日闷在王府中,什么人也不见,以英王的性格一定是难以忍受的。

可她一时又想不到什么高明的办法,只好敷衍道:“我认为殿下需要一个好的时机寻个好的借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