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使命(1/2)
看到李玄霸坐在这里,众人顿时就有些拘束了。
李玄霸笑呵呵的问道:“方才是谁询问,这圣人经学是否能降雨避邪呢?”
就看到其中一人,脸色瞬间惶恐,赶忙请罪,“君侯!饶命!我不知道这么说是错的,我真的不知道”
“勿要惶恐,你这句问的极好。”
李玄霸摇着头,又解释道:“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所回答的就是你这个问题啊。”
众人依旧是茫然,李玄霸继续解释道:“他所说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这下雨啊,干旱啊,各类天灾人祸啊,他都不是人所能掌握的,也不会因为在位者的身份而改变,哪怕是尧舜这样的人,也会遭遇祸事,哪怕是桀纣这样的人,也不会因此获罪.这是一个不受人干预的事情。”
“故而,圣人的道理不能祈雨避邪。”
民夫们面面相觑,李玄霸接着说道:“但是,学习圣人的道理,能明白是非对错,能修习道德,虽避不开天灾,却还是能坚定内心,扛过天灾,能知道祸福,择吉远凶。”
李玄霸并没有像先前那人一样,直接开讲春秋,在回答了那位民夫之后,他说起了最基础的仁,儒家的诸多道德,他多以古人举例,说起了一些暗藏寓意的趣闻。
他又说的很是通俗,民夫们都能听得懂他在说些什么。
说起仁,他便讲一讲古代几个仁义君王,说起不仁,他就讲一讲桀纣之类的人。
众人就像是听故事,听的津津有味。
远处的张度等人却有些沉默,方才那个负责讲学的人摇着头,对一旁的张度低声抱怨道:“这哪里算是圣人的道理.就只是讲些趣闻而已,又能悟到什么呢?”
张度若有所思,没有回答他。
当李玄霸讲述了好几个仁与不仁的故事之后,忽有人问道:“君侯,圣人都说频繁的徭役是不仁义的行为,那如今为什么会有如此频繁的徭役呢?难道他们就不听圣人的吗?”
此话一出,曲秋生脸都吓白了,他赶忙看向张度,示意张度去阻拦。
可张度视若无睹,就那么站着,一言不发。
李玄霸回答道:“圣人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的进去,也不能说都是对的,方才我也说了那些专门干不仁之事的人,自古至今,不仁者多,不过,他们往往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徭役,苛刻的税赋,只是很基础的不仁,除此之外,滥杀贤臣,亲近小人,吏治混乱,使奸贼横行,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那一刻,李玄霸仿佛是被刘炫附体,开始疯狂的批判起了‘不仁’,他从多个方面讲述不仁的具体表现,又说起了古代那些做过这样的事的人的结局。
此时,那些民夫们不再低声攀谈了,方才还带着笑意的眼神也变了。
有人握紧了拳头,有人默默流泪,有人明显的有些愤恨。
四周格外的寂静,只有李玄霸一个人的声音,愈发的响亮。
张度等人看着他,恍惚中似是又看到了老师的模样,当初他们听着刘炫疯狂的批判当下,心里是说不出的愤怒,说不出的压抑,说不出的痛苦。
而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些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的庶民们,此刻竟也跟当初的他们一般,那神色,那表情,他们也在愤怒,也感受到了痛苦.
就是一直都感到惧怕的曲秋生,此刻心跳也是在加速。
他不敢听这些,几次都吓得想要捂住耳朵,可李玄霸的话,似是带着某种穿透力,不断的钻进他的内心,尤其是在听李玄霸说起‘地方之上,奸官当道,鱼肉百姓,关卡之中,贼寇守土,劫掠商贾’时,他更是感同身受。
那官员们跟强盗一般,不断的索要,过一次关卡,那些人更是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给扣下.自己本来只是想安安分分的做生意,却被他们逼迫到要变卖家产的地步!!
不知何时,曲秋生自己都没发现,他的眼里也满是愤恨。
当李玄霸说完,周围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