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七脉会武,AI特效(1/2)
苏君以为自己已经很会做人、很会说话了,从进入京城机场开始,直到走下青云山的大巴,他都没让领导们的话掉到地上。
但是自从下车的那一刻开始,他忽然有了一种小学生走进大学课堂一样。
当地政府派来的接待人员那叫一个专业,三句话不到就把苏君变成了配角,而且说的还很有分寸,让苏君都找不到生气的理由。
果然啊,业余和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幸好苏君反应及时,将一旁看戏的雷总拉进了话题,两个人联手才勉强不落下风。
他们先是在山腰处的食堂里面吃了一个便饭,给领导准备的东西再贵也要说成便饭。
毕竟便饭、便饭,一听就很便宜。
不得不说,当地政府和剧组的工作做的很到位,请来的厨子手艺非常好,虽然领导们只是给了一个不咸不淡、还不错的评价,但是苏君从那见底的餐盘里面就能看出来领导很满意。
大家吃饱喝足了,跟过来凑数的一些底层人员就在常务和景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四处逛去了,带有头衔的领导们则是坐上摆渡车,在苏君和其他人的陪同下向着山顶,剧组的拍摄场地赶去。
今天剧组的拍摄计划早都定了。
观察团里的领导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到剧组视察,为了让他们有新鲜感和对后面一天半行程的期待感,所以给他们准备的第一场戏一定要够精彩。
情感太细腻的戏不适合拍给观察团的人看,他们此次来的目的是为了看金乌影业和异色特效的新技术,不是来看导演的技法和演员的表演。
所以今天下午的戏份是张小凡和陆雪琪在气脉会武时的打斗戏份。
等到苏君一行人登上山顶的时候,立马就看到了一个宽敞而忙碌的电视剧拍摄现场。
今天的天气很好,山顶上的巨大空间上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即将拍摄《诛仙》中最为精彩的七脉会武情节,主角张小凡与陆雪琪的巅峰对决。
此时的工作人员们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各司其职,为这场视觉盛宴做着最后的准备。
郑晓龙是一个比较老派的导演,所以他在拍摄大场面时从来不用绿幕,更不会拿几个群演糊弄事。
所以拍摄现场没有树立特别巨大的绿幕,这里的自然景色非常好,后期的一些特效大部分用最新的特效软件合成,各方面的吊钩都有保障。
“郑导和我们剧组都奉行以人为本的准则,所以在大场面的营造上从不吝惜成本的投入。”
看着眼前数百个身穿古装、熟悉走位的群众演,苏君脸不红、心不跳的开始胡诌。
说别的领导肯定不会接茬,这种“以人为本”的官腔一打,就不怕几位领导不接话。
苏君话音落下,总局的一个主任立马接话,对剧组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表扬。
都说花花轿子人人抬,总局的人开口接话了,工信部的人自然不能落后,各种场面话是一句接一句,见到郑晓龙之间话就没停过。
趁着剧组没有正式开拍,苏君给他们介绍了一下一会儿要用到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
“各位领导,这套系统是一会儿拍摄要用到的动作捕捉系统,当初的研发初衷是为了进军动漫市场,只不过《诛仙》里面有很多特殊的动作需要进行精细表现,所以才拿出来用一用。”
苏君将一行人带到一些十分复杂精密的仪器旁边,一本正经的开始介绍。
“先进动作捕捉系统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高科技手段,能够精确捕捉人体动作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复杂设备。”
“首先是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会被安置在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如头部、四肢关节等。”
“一般采用惯性测量单元(IMU)或光学标记点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置、角度、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通过多个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这些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再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来精确计算出每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从而获取人体的动作数据。”
“其次是数据处理单元,这方面是我们最近才取得突破的。”
“它就像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大量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