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病秧子的修行六千年 > 第286章 奉命修行

第286章 奉命修行(1/2)

目录

有日。

清晨第一缕日出自长寿山打落在三里村村落里面。

微风吹起,不远的三里村,身后全是绿油油的稻田,千层波浪,一望无际。

陈河心情大好,领了一家人在田边小路上闲逛。

“哟,河叔,今日怎的不出海打渔?”

水田里面的陈二牛抬起头,招呼着陈河一家人。

他是陈家四房家的孩子,和陈东林乃是一辈,家中水田最多,他们一大家四兄弟,也是三里村最勤劳耕种的一家人。

“你婶婶现在久坐不得,一起去田上逛逛!”

陈河脸上带着热切的笑意,回应着陈二牛的话:“叔还好吧?”

“老毛病了,劳烦河叔挂心了。”

陈河笑意盈盈,走在路上一阵神清气爽,马上就到仙树约定好的二月之后。

刘玉芹虽然未有显怀,但是按照以往经验,老四也是一年之后的事情。

若以后一大家子都入了修行之道,那海上的事情便可以搁置,照顾好两亩田地便可。

院角那间矮屋的木门被陈河轻轻推开时,晨露正顺着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响。

实际上这间木屋的窗户就正对着仙树。

屋里没什么花哨摆设,就一张老榆木案几,案头摆着只粗陶香炉,炉里插着三炷半燃的艾草香,烟气袅袅缠着屋梁打转。

案几正中,蹲坐着块半人高的石头——灰扑扑的,表面坑坑洼洼,看着跟后山随便捡来的顽石没两样。

“又来瞧啦?”

刘玉芹拎着布巾进来,踮脚擦了擦案几边缘的浮尘。

“今日时间到了,山石用来假装供奉,实际上这香火,都是属于仙树的。”

“你妇人家不懂,老是念叨着在仙树面前弄这些东西。”

“仙树以后肯定长为参天大树,要远远高过咱们的屋子,而今就暂时这样摆设,莫要夺了仙树日华。”

“待到未来,咱这家就是我陈河家的祠堂!”

陈河香炉里添了把新艾草,一边期待仙树像二月之前再次降下什么口语。

他身后,三个半大的孩子扒着门框探头探脑。

最小的丫头陈念伸手想去摸石头。

被二哥陈东林一把拉住:“娘说了,这是护家的仙石,碰不得,若让别人看了去,会以为父亲找回来的这块山石是假的!”

这话没说错。

自打两个月前齐尘在院子里面生根发芽,陈河就把矮屋收拾出来,半夜里去长寿山里面胡乱找了一块石头。

对外只说是从长寿山请的镇宅石。

还要求大家必须表面对石头恭恭敬敬。

可三里村的人谁不知道?

陈家世代打渔,陈河更是出了名的不信鬼神,如今却天天往这石头跟前跑,难免惹来闲话。

前几日祠堂祭祖,大房的三叔公就拉着陈河念叨:“老二家的在外面混出些名堂,你也别学那些虚头巴脑的。好好打你的渔,侍弄你的田,比啥仙石都管用。”

陈河当时只笑着应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那石头算个甚,木屋外面的仙树才是一家人的目的。

陈河将艾草香插稳,转身时眉头已皱成川字:“都听好了,今日寸步不能离院子。”

他指着窗外的仙树,树干上还凝着晨露,“谁也不许大声说话,不许碰那些新抽的枝桠,连咳嗽都得捂着嘴。”

刘玉芹忙拽住要往仙树面前凑的陈念,往她手里塞了把绿豆:“剥着玩,动静轻点。”

陈东林和陈长云则搬了竹凳守在院门内,眼睛瞪得溜圆,连院墙上飞过的麻雀都惊得他们直起身子。

陈河抓起门后的竹扫帚,慢悠悠晃到院门口坐下。

刚坐下没半盏茶,西头的五婶就挎着篮子过来:“河哥,借你家的筛子用用呗?新收的绿豆该过筛了。”

“筛子被二牛借走了。”陈河头也不抬,扫帚在地上划着圈,“他今个在东头晒谷,你去那边找找。”

五婶嘟囔着走了,他才松了口气,后背已沁出层薄汗。

日头爬到头顶时,祠堂的三叔公又拄着拐杖晃过来,想拉他去看新打的渔船。

陈河只说刘玉芹身子不适,需得在家照看,三言两语把人劝走,转身见刘玉芹正踮脚往院墙上望,忙摆手让她回去。

院子里静得能听见稻叶摩擦的沙沙声。

孩子们剥绿豆的手越来越慢,陈念的眼皮开始打架,被陈东林悄悄拧了把胳膊。

刘玉芹数着树干上的新叶,从七片数到九片,两月的时间已经多至四十片,日头已斜斜挂在长寿山尖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