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洛阳城里无好宴(1/2)
或许……
事情真的还有转机?
拓跋玉看着许闲那张古井无波的脸,混乱的脑子里,却鬼使神差地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疯狂滋长,成了他溺水时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那夜起,拓跋玉变了。
......
“那里便是洛阳。”
拓跋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指着城墙上那些与士兵一同巡逻的僧人,“许大人请看,那些僧人并非寻常武僧,他们来自皇家寺院,在北魏,佛门的势力,有时甚至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许闲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城墙高逾十丈,通体由黑色的巨石垒砌而成,冰冷,肃杀。
披坚执锐的士兵与手持禅杖的僧人交错巡逻,构成了一副诡异的画面。
“据传闻,那位太子殿下近年来极力拉拢佛门,而我的祖母,一向对佛门多有忌惮。”
北魏女帝元明月,通过“玄武门继承法”上位的传奇女性,铁腕统治了北魏长达三十年。
她一心汉化改革,重用汉臣,甚至连姓氏都改成了汉姓。
而太子拓跋焘,作为她的长孙,监国十多年,必然有所怨言。
还有盘踞在朝堂之上,势力根深蒂固的各大门阀世家,以及一个特殊的存在——佛门。
北魏以佛立国,佛门的势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能与皇权分庭抗礼。
拓跋玉的回归,没有在城门处激起任何波澜,仿佛一颗微不足道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沉入大海。
没有欢迎的官员,没有迎接的仪仗。
只有一队禁军,等候在此。
为首的校尉,面容冷峻,对着拓跋玉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不带任何感情。
“殿下,陛下有旨,您一路舟车劳顿,先回旧府安歇,待陛下传召。”
说完,他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身后的禁军士兵,不动声色地上前,将许闲一行人的车架“簇拥”在了中间。
拓跋玉的脸色,瞬间变得灰败。
旧府。
那是他幼年时居住过的地方,偏僻,冷清。
这哪里是迎接,分明是押送。
一行人被禁军“护送”着,穿过洛阳城的主街。
街道宽阔,却行人稀少,气氛沉闷,与大金陵城的繁华热闹,判若云泥。
最终,他们在一座看起来颇为老旧的府邸前停下。
府门被打开,一股陈腐的霉味扑面而来。
当他们踏入府邸,身后的朱漆大门,便“吱呀”一声,沉重地关上了。
紧接着,门外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甲胄摩擦声和脚步声。
重兵,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拓跋玉身体晃了晃,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倒在地。他看着庭院里半人高的荒草,脸上血色尽失。
这里,也许将会成为他一生的牢笼。
他就不该信那个姓许的!
什么“谁想要你命”,现在哪个人不想要他的命!
“完了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杜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子里团团乱转。
“咱们这下成了瓮中之鳖了!出又出不去,这可怎么办!”
沈璃的手,紧紧握住了秋水剑的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整个院子里,只有一个人,与这紧张绝望的气氛格格不入。
许闲。
他仿佛没看到门外那些虎视眈眈的士兵,也没感受到拓跋玉那份深入骨髓的绝望。
他安顿下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找来吓得瑟瑟发抖的府邸老仆,然后拍了拍杜仲的肩膀。
“杜兄,别转了,晃得我眼晕。”
“去,让厨房弄点好吃的,我饿了。”
杜仲:“……”
沈璃:“……”
拓跋玉:“……”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表情看着他。
都什么时候了!
还想着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