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正月十五,祀天称王!(1/2)
“文若。”
“大势不可违。”
曹操眸子半阖,叹道:“大兴已经走到这一步,宁有道不受朝廷官职,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喏。”
荀彧苦涩道。
郭嘉沉声道:“主公,听闻韩遂,马超也派人出使大兴,以马云騄,阎行二人为主,是否有结盟大兴之意?”
曹操摇了摇头,淡漠道:“大兴,永不结盟!”
“喏。”
郭嘉恭敬道。
曹操凝视幽州,沉声道:“此辑报发出,也不知刘玄德如何想。”
“他吗?”
满堂文武尽皆沉默。
幽州。
广阳郡。
蓟县,太守府中。
刘备与其麾下文武亦是脸色铁青。
他们这些人中,有刘虞,公孙瓒旧部。
同样,也有刘备自己的众多旧部,皆是对这份辑报抱有敌意。
“奸贼。”
“大奸贼。”
张飞怒发冲冠,拍案怒斥道:“什么天意不在汉,还什么四州无主,他们这是将大汉置于何地。”
“主公。”
简雍起身说道:“大兴文武合奏此表,不是为了劝说宁有道,而是让天下人知晓,大兴文武齐心,百姓所向,要在正月十五祀天称王了。”
“不错。”
孙乾叹道:“而今,我们说降黑山军不成,反而让张燕心属曹操,又有大兴如此做法,天下真的崩裂了。”
“兄长。”
关羽怒目而睁,说道:“我等当发布檄文,号召天下忠诚之士讨伐大兴,以拱卫大汉王权。”
“不可行。”
“大势不可违啊。”
刘备叹息一声,说道:“南地已经不复王权,百姓心中只有大兴,曹孟德更不可能对大兴用兵,我等发布檄文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关羽拍案道:“那我等就眼睁睁看着他称王吗?”
“不错。”
刘备转头看向南地道。
“大兴。”
“当诛。”
众文武满是无力的大喊。
只可惜,天下大势已经明朗了。
南地承平,中原凋敝,北地混乱不堪。
饶是现在大兴称王立国,天下也无人可阻,无人可驳。
正月初七。
大兴城外,平原之上。
荀攸领大军与益州文武班师而回。
不过,面对他们的则是一份份策书与述职信。
“先生。”
徐庶看着自己的策书有些坐立难安。
“不慌。”
荀攸缓缓合上自己的策书,沉声道:“你先令各郡太守前往吏部述职,而后再去军议司述职,大兴要祀天地,军政自然要充实,我也被革出兵部了。”
“什么?”
瞬间,众将凝望过来。
荀攸安抚道:“日后,某为军议司丞,只执掌军议司,子敬贵为内史令,都统六部内政,故而军政已经分离,不过还是犬牙交错,等你们述职之后自会明白!”
“喏。”
众将躬身道。
“先生。”
刘巴出列作揖道。
荀攸斟酌再三,复杂道:“你们三人,随我去大兴宫见过主公,至于能否将法正,张松留在大兴,我也不敢保证,军议司不插手内政。”
“喏。”
刘巴躬身一礼道。
大军入营。
众将前往军议司,兵部述职。
而荀攸,则是在王虎引领下进入大兴宫。
刘巴,法正,张松,三人看着伟岸而厚重的宫宇,眼中满是敬畏。
大兴宫。
长平殿中。
宁辰桌案上文书累积如山。
各地太守述职之后,奏表民生文书皆在此地。
“主公。”
荀攸等人入殿躬拜。
“此行辛苦。”
宁辰合上文书,踏步走下上位,笑道:“益州初治,却让各地太守回城述职,想必你在安抚内政上,也是下了苦心。”
荀攸恭敬道:“还是元直这个刺史为重,攸只是辅助而已。”
“不必自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