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157章 加封镇海王,商业战争

第157章 加封镇海王,商业战争(2/2)

目录

可到这时,股票价格开始猛跌,一日之内跌了六十钱,并且还在下跌,晋商见之,顿时慌乱抛售。

大量抛售下,股票价格直线下降,又降到四十钱左右,直到此刻,应天府处处都是哀嚎之声,股票在手,完全卖不出去。

晋商一看此状,只得断臂求生,将手中股份全部卖出,以平均每股四十钱的亏损将股票投回了市场。

此举直接让晋商亏损达到上百万贯,而朱高燨也见好就收,将事情上报朝廷要求处罚彼等扰乱市场的行为。

朱棣听得原委,顿时大怒,当日让锦衣卫抓捕了晋商达三十余人,全部关入诏狱,同时下令交易所整改。

这个消息第二天就上了大明日报,应天府百姓见晋商是幕后真凶,便是唾骂不已,见着晋商就是一口唾沫。

而这个举动也让民间对远航公司的信心重新拾起,开市之后,商贸公司的股价开始回升,在朱高燨的有意引导下,最终稳在了一百钱出头。

到了这里,一场金融风波正式结束,而大明商贸远航公司则是得到了上千万贯的资金。

除了几个股东的变现之外,商贸公司再度开启船队组建模式,不仅开始购买商船和货物,还出资一百万贯,开始建设独属于公司的船坞。

大量的资金洒出之后,又带来了应天府商业上的活跃,一时间,百姓只觉原本难以售卖的货物此时只要上架就能销售。

那些凭借手工生存的百姓欢天喜地,大量士绅则是看到了其中利益,加紧建设起了各种工坊。

一时间,应天府周边显示出了一副欣欣向荣之态,而此时,大明朝一年一度的税收统计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

经过两年的变法,永乐十五年,大明朝的国库粮食收入再次突破了三千五万石,并没有一众阁臣想象的变法之后会减产的现象。

自从年初开始,应天府周边郡县就已经开始使用化肥,这种化肥是建设化工厂的副产物制作而成,价格不高,就连百姓也消费的起。

大量化肥投入和玉米种子的普及,使得应天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光是一个府,收成就达到了千万石之多。

更别说跟临近的松江府、苏州府等地,每一地的粮食收成都首次超过或者接近千万石。

就连杭州府等地的粮食,也破天荒的增产了半数,整个浙江贡献的税收达到五百万石以上。

这些丰产的粮食,最直观的就是反应在税收上,让朝廷收取的粮食总量上升了六分之一之多。

但丰产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粮价再度降低,年初时一石粮食约莫四百钱,到了年末,直接降到了二百三十钱。

当然,粮食降价是好事,这意味着百姓不必再为吃饭发愁,而大明朝此时也不再需要卖粮度日。

因为商业的繁荣,使得大明永乐十五年的商业税收再度增加,从原本的可有可无,到了现在,一年收税便能达到八百万贯。

这八百万贯虽然不多,可比起之前几十上百万贯,已经算是长足的进步了,完全可以称为支柱税种。

同样,也由于商业的繁荣,此时大明朝的户部过得极为滋润,就连一天天愁容满面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也挂满了笑容。

而就在这种气氛之下,朱高燨再度启程返回琼州,但在返程之前,朱棣却下达了一纸诏令,内容不多,就两件事。

一则将高丽所献的秀女赐给朱高燨,二则因功加封朱高燨为镇海王,除琼州之外,增加交趾作为其辖区!

这一道圣旨下达之后,满朝文武都是大惊,朱高燨本就已经位极人臣,如今圣旨一下,大明还有那个王爷能与其一较高下?

于是满朝上下议论纷纷,但朱高燨则是浑然不在意,趁着时候还早,顺着东北风,便与大明商贸公司的商船一道南下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