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 133章 加班

第 133章 加班(1/2)

目录

庆功宴热闹得很,警察们讲起破案经过,军属们听得入神。

刘大姐带头给叶昭敬酒:“咱们院儿出了个模范,以后孩子们都有榜样了!”

叶昭举着茶杯站起来。“都是分内的事。”他话说得简单,耳根却有点红。

沈秀兰在厨房下火锅料,听见外头一阵阵笑声。

她捞着羊肉卷,忽然看见叶昭站在门口。

“局长问你呢,”他小声说,“能不能再加一桌?他夫人带几个家属也想过来。”

沈秀兰点头,手上没停。“刘大姐,能再摆一桌不?”

刘大姐正在切萝卜,刀工又快又匀。“早备着呢!就知道得来不少人。”她冲外头喊,“小陈,去库房搬那张圆桌面!”

新来的军属家属里,有个梳短发的年轻女人一直默默帮着洗菜。

沈秀兰后来才知道,她丈夫和叶昭一起办过案,上个月调去外地了。

“我叫周晓芸。”女人擦干手,从兜里掏出张纸,“这是我会做的菜,你看店里需不需要人?”

沈秀兰接过纸条,“现在店里确实忙不过来。”沈秀兰收好纸条,“你要不明天来试试?”

周晓芸眼睛一亮。“那我今天先学着!”说着就系上围裙,跟着赵大娘学调火锅蘸料。

宴席吃到下午三点才散。叶昭送走同事,回来帮着收拾碗筷。

沈秀兰在柜台算账,今天这顿庆功宴,除去成本还小赚了一些。

刘大姐带着军属们洗完最后一批碗,围过来商量:“秀兰,我看晓芸她们几个都想留下来帮忙,要不咱们轮个班次?我排个表,保证店里天天有人手。”

沈秀兰翻开新的一页账本。“那得说好工钱……”

“谈什么工钱!”刘大姐摆手,“咱们军属互相帮衬应该的,再说你这店好了,咱们家属就业不是更方便?”

最后说定按小时计工分,可以换店里的餐食或者折现。

周晓芸第一个登记:“我每周一三五都能来!”

傍晚时分,店里安静下来。叶昭换下警服,穿着毛衣在院里修凳子。

沈秀兰把剩菜分类装好,给每家军属都带上一份。

“今天辛苦你了。”叶昭修好最后一张凳子,抬头看她。

沈秀兰把扫帚靠墙放好。“是你辛苦。”她从抽屉取出个红信封,“局里刚送来的表彰奖金。”

叶昭拆开信封,抽出三张百元钞票。他想了想,推回到沈秀兰面前。

“添店里的本钱吧。”

沈秀兰没推辞,收进钱箱。“周晓芸说想长期来帮忙,我答应了。”

“她丈夫是我带过的兵,人老实勤快。”叶昭把工具收进铁盒,“家里两个孩子,经济紧些。”

沈秀兰点点头,在值班表上写下周晓芸的名字。

夜里打烊前,刘大姐又来了趟,送来手写的值班表。

“都排好了,从明天开始执行。”她笑得眼角皱起,“咱们军属联络会以后就在你这儿定点活动了,成不?”

沈秀兰接过值班表,密密麻麻的名字排得整齐。

“成。”她转身从冰柜取出包好的饺子,“带给值班的姐妹,明天早餐。”

送走刘大姐,沈秀兰发现叶昭站在光荣榜前发呆。

公安局送来的奖状挂在墙上,红底金字闪着光。

“想什么呢?”她问。

叶昭伸手调整一下奖状角度。“想起带过的兵。”

他语气平静,“有的转业了,有的还在部队,家属都不容易。”

沈秀兰递给他一杯热茶。

关店门时,周晓芸匆匆跑回来。“落了下饭酱。”

她不好意思地取出忘带的玻璃瓶,却看见沈秀兰在打包剩菜。

“这些你带回去。”沈秀兰递过饭盒,“孩子明天早餐有了。”

周晓芸接过还温热的饭盒,手指紧了下。“谢谢嫂子。”

“明天早点来。”沈秀兰锁上门,“教你调新汤底。”

回家的路格外安静。叶昭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满了军属们送的腌菜酱料。

“局长今天问,”叶昭忽然开口,“能不能把警民联谊会也放这儿办。”

沈秀兰算着需要添的桌椅数。“得加个灶台。”

“我说等你同意。”

沈秀兰在路灯下站住。“你答应了就行。”

叶昭摇头,“家里事你做主。”

他们继续往前走,影子拉得老长。快到院门时,看见小凯蹲在门口喂流浪猫。

孩子抬头看见叶昭警服上的奖章,眼睛一下子亮了。

“爸!你真当模范了?”

叶昭摸摸孩子的头。“集体的荣誉。”

小凯蹦跳着去开门,铃铛响成一片。

寒风卷着雪花拍打在兴兰麻辣暖锅的玻璃窗上,店内却热气蒸腾。

傍晚时分,八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铜锅咕嘟冒着泡,羊肉的香气混着辣椒的麻味在空气中弥漫。

沈秀兰系着深蓝色围裙,额角沁出细汗,正同时照应着三桌客人。

“招娣,三号桌加份冻豆腐!”她朝柜台方向喊了一声,手上利落地给五号桌添上高汤。

十岁的叶妍立即从账本里抬起头,麻利地在本子上记了一笔。

“冻豆腐一份!”她复诵着,字迹工整得像描红本。

小姑娘最近学记账很是用心,沈秀兰特地给她准备了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钢笔。

厨房帘子掀开,王春梅端着两盘鲜切羊肉出来,脸颊被热气熏得通红。

“六号桌的鲜切好了!”她声音有些喘,“秀兰姐,后厨的青菜快见底了。”

沈秀兰擦擦手,从围裙口袋掏出采购单。“我让建国下班捎带些过来。”

她边说边走到柜台旁,拿起电话拨号。电话接通后,她语速很快但清晰:“建国,麻烦带二十斤白菜、十五斤茼蒿过来,店里忙不过来了。”

电话那头应了声,沈秀兰刚放下听筒,就看见小凯背着书包从后门溜进来。

男孩鼻子冻得通红,眼睛却亮晶晶的。

“妈,我来帮忙!”小凯把书包往柜台下一塞,自己熟门熟路找出件小号围裙系上。

上个月刚满十二岁的孩子,做起事来已经有模有样。

沈秀兰摸摸他的头。“先去喝碗热汤暖暖。”

小凯却摇头,眼睛盯着后厨的方向:“赵奶奶说今天的碗堆成山了,我去帮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