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调解矛盾(1/2)
初冬的四合院飘着淡淡的煤炉香气,沈星晚站在廊下,看着工人挂起红灯笼——灯笼是她特意从非遗工坊定制的,红绸布上用苏绣绣着“团圆”二字,烛火透过纱面映出暖融融的光。她穿着件米白色的羊绒衫,是用自家研发的可水洗羊绒制成,外面套着件藏蓝色的对襟马甲,领口别着枚铜质的“老友”胸针,胸针背面刻着“岁月情深”,冰凉的金属贴着被炉火烘得微热的肌肤,却压不住心里的忐忑。
“沈姐,张总他们到门口了,可……李总跟他走的不是一个方向,看样子还在赌气呢。”管家老吴匆匆跑过来,他穿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份宾客名单,语气里满是担忧,“昨天我去送请柬,还听见李总跟助理说‘除非他先道歉,不然我绝不跟他同框’,您说这饭能吃安生吗?”
沈星晚心里轻轻一沉。张总和李总都是她创业初期的伙伴,当年三人一起跑过供应链、熬过资金链断裂的难关,后来却因为一场合作闹了矛盾——张总觉得李总在项目里故意隐瞒利润,李总认为张总越过他对接客户,两人吵到最后互删联系方式,连行业峰会都刻意避开对方。这次组织“和解晚宴”,她磨了半个月才说动两人出席,可看这架势,矛盾根本没缓和。
她跟着老吴走到门口,果然看到张总和李总分别站在胡同两端。张总穿着件黑色的羽绒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提着个精致的礼盒,脸色绷得紧紧的,显然不想先低头;李总则穿着件深灰色的呢子大衣,戴着副金丝眼镜,手里攥着个公文包,眼神里带着几分疏离,连目光都刻意避开张总。
“张哥,李哥,这么冷的天,快进屋暖和暖和!”沈星晚快步走上前,故意站在两人中间,笑着拉起他们的手,“我特意让厨房炖了您俩最爱喝的羊肉汤,再晚一会儿就要凉了。”
张总的手有些冰凉,指节因为用力攥着礼盒而泛白,他被沈星晚拉着,却还是没看李总:“星晚,我是给你面子才来的,至于某些人……”
“某些人也不是来跟你吵架的!”李总立刻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几分,“要不是看在你当年帮我垫过货款的份上,我今天根本不会来!”
周围的邻居都探出头来看热闹,有位大妈笑着说:“这不是张总和李总吗?当年跟沈妹子一起创业的老伙计,怎么还跟小孩似的闹别扭?”另一位大爷也跟着劝:“都是几十年的朋友了,有啥过不去的坎?快进屋好好聊聊!”
沈星晚赶紧打圆场,半拉半劝地把两人请进正屋。屋里已经坐了不少老朋友,有当年一起踩缝纫机的女工,有帮她跑运输的司机,还有给她当会计的老陈。大家看到张总和李总,都热情地打招呼,可两人还是各坐一边,谁都不说话。
“沈姐,您这招能管用吗?我看他俩这架势,吃着饭都能吵起来。”坐在旁边的林薇小声问,她穿着件浅粉色的毛衣,手里拿着个热茶杯,眼里满是担忧,“上次在行业会上,就因为有人提了句‘张李合作’,他俩当场就翻了脸,还是您给拉开的。”
沈星晚笑着摇头,从柜子里拿出个旧铁皮盒——盒子是当年装纽扣的,上面还印着“红星制衣”的老logo,里面放着一盘泛黄的录像带。“别急,我有秘密武器。”她把录像带递给放映员,“这是1998年咱们在粮仓赶订单时拍的,那时候条件苦,却比现在热闹多了。”
晚宴开始后,沈星晚先端着酒杯站起来,看着满桌熟悉的面孔,眼眶微微发热:“各位老兄弟、老姐妹,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咱们重温当年的日子。当年咱们在粮仓里踩缝纫机,一顿饭就两个馒头加咸菜,下雨的时候还得用塑料布挡着漏雨的屋顶,可那时候咱们一点都不觉得苦,因为咱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把日子过好,想把事业做起来。”
她刚说完,放映机就开始工作,墙上渐渐出现模糊的画面——1998年的粮仓里,十几台缝纫机摆得密密麻麻,张总穿着件蓝色的工装,正帮李总修理卡住的针头;李总则拿着个馒头,掰了一半递给张总,两人头凑在一起笑着,脸上还沾着面粉;沈星晚坐在中间,手里拿着件刚缝好的棉袄,对着镜头比了个耶,眼里满是青涩却又坚定的光。
“你看你那时候,还跟我抢最后一根火腿肠!”张总突然指着屏幕,忍不住笑出了声,语气里的僵硬瞬间消散。李总也跟着看向屏幕,看到自己当年的样子,嘴角也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你还好意思说?当年你把客户订的棉袄做错了码,还是我帮你熬夜改过来的,结果你倒好,转头就跟星晚说我‘多管闲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