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华娱2006起风了 > 第199章 公众认知

第199章 公众认知(2/2)

目录

这番话经由媒体翻译转载,立刻在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猜测和讨论。

“所以最初属意的是刘艺菲?”

“那为什么后来没成?是档期问题还是被抢了?”

“华谊搞这么大阵仗,肯定不会答应白白给别人做嫁衣啊。还不是抬出来给自家的艺人升咖,这都不用想。”

贴吧里。

一个讨论《功夫之王》的热门帖子下。

“嚯,现在这些试镜的女明星,岂不是都在捡刘艺菲不要的?”

“楼上你还别说,现在刘艺菲还真有这个资格。你看看人家工作室成立后的成绩。高奢代言,国际大片,公益项目,前两天华纳公布她新专辑的数据你没看?”

底下很快有煦风星辰成员热心的贴上了一份数据。

[线下实体唱片发售34天,销量241万张。]

[线上9.9元纯数字版上架24天,销量42万张。]

[线上实体兑换版,销量达到190万张。]

相比起《功夫之王》还在预热的演员名单,这份华纳唱片统计出来的惊人数据在这两天里迅速传播开。

特别是作为首张数字专辑,其在线上平台的销量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也远远低估了粉丝们的购买力。

音乐圈各大公司纷纷开会研究华纳这个线上战略,把线上销售添加进自己公司的营销计划里。

这份极具含金量的销量不仅让粉丝与有荣焉,更是大大加深刘艺菲在大众心中的业内地位。

已经有人认为,刘艺菲综合成绩不输‘四旦双冰’,甚至作为工作室老板,身份地位还高出几人一头。

这必然引起了‘四旦双冰’粉丝的不满,拿着她没有电影实绩这一点打压。

但争论的永远是少部分粉丝,在沉默的大多数眼中。

刘艺菲不仅在电视剧、音乐领域已经‘打通关’,作为伴侣的刘启峰也再为她补足最后的‘短板’,她自身还热衷公益事业。

这让她无论是在焦点访谈这类权威官方层面,还是从不关注追星的大众路人心里都极具份量。

导演罗伯·明可夫这句失言,于是不经意引发了各种阴谋论和看热闹的讨论。

那些被‘溜’女星的粉丝也找到了宣泄口,嘲讽华谊和《功夫之王》项目炒作手段太过明显。

王忠磊气得在办公室大骂,却还得硬着头皮公关,试图将话题引回“广泛遴选,慎重决定”的套路上,强调对每一位参与试镜的女演员的尊重。

这阵风,不可避免地吹到了正在拍摄《时间之痕》的剧组。

休息间隙,刘艺菲刷着手机看到相关新闻,只是淡淡地挑了挑眉:“这位明可夫导演,是不是也看不惯华谊?”

刘启峰正在看监视器回放,头也没抬:

“好莱坞式的话术而已。要是换成在国内,他肯定是另一番说辞。反正就是把责任甩给别人,将来女主人选观众如果不买账也不管他的事。”

刘艺菲点点头,她对这部所谓的中美合拍早就没了最初的好奇。

八卦了一句两人很快把新闻抛到脑后,关注起眼前倾注心血的电影。

剧组在灾区的拍摄并非一帆风顺,时常要应对余震的担忧、天气的变化以及协调大量临时加入的当地民众演员。

但也正因为带上一丝特殊的使命感,整个团队都憋着一股劲不敢松懈。

……

横店影视城。

《射雕英雄传》片场,尽管剧组已经正常复工,但唐人的负面效应还在持续阵痛。

收视的压力、演员状态、剧组新招人员的协调等等因素,都像巨石压在导演李国立的心头。

下午,一场戏份拍完,李国立独自坐在监视器旁看素材。

这时,他的助理悄悄过来,低声道:“李导,微风影业的那位陈芷希小姐来了,说是想约您吃个便饭。”

李国立动作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这已经是对方第二次特意从京城飞来横店了。

上一次,对方就挖走了唐人包括吴锦源林玉芬在内的一行骨干。

这一次……他知道,对方是带着更明确的意图而来的。

两小时后,距离剧组不远的一家饭店包厢内。

陈芷希微笑着给李国立斟上一杯热茶:“李导,拍戏辛苦,冒昧打扰。”

李国立哪能猜不出她的来意,他看着眼前这个干练沉稳的年轻女人,叹了口气:“陈总监,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

“李导误会了。”

陈芷希笑容不变,语气温和:“我今天来并不是要让您为难。”

她顿了顿,观察着李国立的脸色,继续道:“我只是想向您探讨一下我们微风影业未来的一个新计划。不是《仙剑三》,而是另一个古装、仙侠题材的项目。

“刘导认为,这类题材需要既有深厚功底,又能理解年轻观众审美,还能精准把控故事内核的导演。”

“您是极少数能同时做到这几点的导演之一。”

李国立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所说的未来计划,显然和唐人现在的处境对照鲜明。他带着一丝感慨:

“刘导和陈总监……真是太过抬爱了。”

随后,他也顺着对方的意思,不再猜测对方的来意。而是带着好奇和她聊起这个仙侠项目。

当二人用完餐从饭店出来时,外面已经入夜。

正准备各自别过,这时,对面几步远的饭店走出一行人和他们不期而遇。

“李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