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武将之柱崩塌,军功爵制的问题(2/2)
但是赢辰所行之道,跟儒家的‘贤人君主’相差太远了。
分明是以法家来行百家之术,若是赢辰上位,儒家真的有出头之日吗?
对此,淳于越深感怀疑。
而扶苏儒家这边又投入了太多资源,无论如何淳于越是无法割舍的。
天幕的画面,依旧在继续,主播的声音再次响起。
“诚然,诸位以为『昭武革新』到此为止了吗?”
“不不不,这还不是『昭武革新』的全貌。”
“为防君权过盛,无人敢谏,昭武大帝更在门下省特设『谏院』!”
“谏官可独立上奏,封驳诏书,甚至…当面廷斥君王之过!”
“而这,恰恰是对始皇帝时期,最大的拨乱反正!”
此言一出。
章台殿,群臣剧震,想不到天幕的矛头,居然直指始皇帝。
嬴政面沉如水,心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但实际上早已经酝酿雷霆怒火,他倒是要看看天幕为何会那么说。
为何昭武帝的举措,是对于自己统治时期的拨乱反正。
而天幕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答案。
“历代皇帝当中,始皇帝的勤政大概是出了名的。”
“秦实录有云: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就意味着,需要嬴政亲自处理所有政务。
而他还每日用‘衡石’来称量竹简重量,规定每日都要完成一定数量,否则不休息。
严格自律,不耽于享乐。
用现在的话来说,嬴政不单单是「工作狂」皇帝,该休息的时候也会享受生活。
“皇帝勤政对吗?对也是对的,但错也错的离谱。”
“始皇帝事无巨细,皆决于上』的行事准则,看似勤政,实则破坏了自孝公以来,宗室、外戚、功臣三权平衡的默契!”
“而文臣这一柱,在无法制约帝王的情况下,导致大权落于李斯之手。”
“始皇帝在位还好,而皇帝驾崩,那就意味着大权归于的是丞相,而不是皇帝。”
“李斯大权独揽,以至于‘沙丘之变’发生,『文臣』一柱因此崩塌。”
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天幕的言论,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抽打在嬴政的脸上。
自己引以为傲的勤政,居然被天幕批驳的不值一提。
更是将李斯坐大、大秦险些二世而亡的源头,直接归咎于他自己。
这,如何让嬴政认同。
哪怕嬴政再怎么不甘心,但是天幕的话语,依旧是像是一根刺一样,刺入他的心口。
“『文臣』崩塌,那么『武将』又是如何崩溃的呢?”
天幕的画面开始推进,来到了军功爵体系的诞生开端。
“我们都知道,因为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的军功爵体系,而从天下一统开始。”
“大秦的军功爵制,就开始逐步走向‘崩塌’的边缘。”
“因而大秦一统天下,在始皇帝统治末期,大秦就已经呈现末世的景象。”
这一番话语,如同惊涛骇浪一般,更是吓懵了王翦还有蒙武两位军方的代表。